





肺主皮毛,皮毛的营养来源于肺。肺主宣发,一是宣发卫气,二是宣发津液。
卫气源自脾胃,须经肺的宣发方能布达皮毛发挥功能。故《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灵枢·本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卫气循行于肌表皮腠之间,能够温煦肌肤,调节汗孔,抵御外邪,促进代谢。因此,皮肤的功能大部分是卫气的功能,功能的完整性是皮肤美容的先决条件。
如果肺气不足,或者肺气郁闭使肺失宣发,就会引起卫气虚弱或卫阳郁滞而至皮肤功能失常。胃气虚则皮毛肌肤失养,肌肤不温,易生冻疮,汗出异常,皮肤抵抗力差,反复感染,易招风邪而瘙痒过敏,皮肤干枯;卫阳郁滞化热易生斑、疹、疮、疡等皮肤疾患。
肺宣发津液至皮毛,这对于保持皮肤充足的含水量有重要意义。皮肤缺水是皮肤干燥、衰老、产生皱纹的重要原因,正如《素问·痿论》所云:“肺气不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则皮枯毛折。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当皮肤缺水,干燥起屑,产生许多细小皱纹、皴裂或唇焦时,因注意清热润肺,养阴生津。
脾对美容来说,首先是作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对五脏六腑、全身健康的深刻影响;其次,脾和形体肥瘦、肌肉虚实、肌肤弹性、面色唇色直接相关。
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脏腑强壮,这是形体容貌美的基础,可表现为体重适中,肌肉结实,四肢有力,肌肤充盈饱满,面有光泽,口唇红润。
长期的脾胃功能失调均会有损美性改变。如脾胃积滞化热可见皮肤油腻粗糙、形体肥硕、便秘、口臭、体臭、痤疮、酒糟鼻、皮肤容易过敏等;如脾胃虚弱,生化乏源则可见皮肤干枯、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四肢乏力,肌肉松弛下垂,口唇色淡无华。
脾主运化水湿,参与水液代谢。对皮肤来说,畅通的水液代谢,充分的水液供应可以使皮肤充盈饱满,又无虚浮胀满之象。皮肤对缺水和水液停留均很敏感。如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痰湿内盛可致形体肥胖臃肿,神昏嗜睡,胸闷多痰,打鼾,面色黄白不泽,面部虚浮郁胀;如恣食肥甘,伤胃损脾,湿热内蕴又常常是引发多种皮肤病的原因,如斑秃、脂溢性脱发、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毛囊炎、湿疹等等。


肝与七情、月经、爪甲、眼睛、筋等有密切关系,并以此影响美容。
肝主条达,疏泄情志。情志条达则七情平和适度,神态安详,眉目舒展;肝气郁结,七情不畅则使人郁郁不乐、愁眉苦脸或烦躁易怒。
肝藏血,调节血量,濡养双目、爪甲、筋膜,参与月经形成。肝血充盈则双目明亮,视物清晰,爪甲红润饱满,关节活动灵敏,动作敏捷;肝血不足则面色发白,目涩无神,视物昏花,爪甲干枯薄脆,体态衰老,关节屈伸不利,动作迟钝。肝气疏泄有度,血海施泄有时,冲任畅通,经候如常;如肝失疏泄则月经不调,常可继发月经前后损美性变化,烦躁易怒、月经疹、痤疮、黄褐斑等。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化互生,故曰“肝肾同源”。肝肾精血对形体肌肤毛发起着濡润作用,并维持阴阳平衡。肝肾不足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可见形容憔悴衰老,面色晦暗,发毛脱落,听力下降、视物昏花、腰膝酸软、体态不灵活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可形成中老年人损美改变的常见病机——火燥相结,表现为形体消瘦,皮肤晦暗干燥,头发脱落干枯,心烦失眠,易生黑眼圈,黄褐斑等。

肝胆湿热熏蒸可见带状疱疹,面如蒙垢不洁,面色黄染;湿热下注可致妇科带下诸病等。


肾藏精,乃先天之本,寿命之根。肾中精气的消长盛衰是人体生长壮老巳的内在根据。小儿天真活泼,青少年热情洋溢,中老年稳重干练,老年人从容平静,是各年龄阶段特有的生命美,生命美的根在肾。但在生命过程中衰老也会带来一系列损美性改变,抗衰驻颜也是美容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肾中精气的自然衰减,五脏功能下降,并随之出现一系列生理性衰老的改变:驼背弯腰,活动不灵敏,皮肤松弛,皱纹横生,肤色转暗,缺乏光泽,头发发白稀疏脱落,牙齿松动脱落,视物昏花,听力下降,记忆力下降,以致最后老态龙钟,丧失人体外在之美。因此生命衰老之根也在肾。
心、脾、肝、肺等脏腑疾病引起的损美性改变,可能由于及时正确的治疗和调养而恢复,但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一旦发生则难以逆转。因此,应通过后天的内调养生保健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等适当的形神调养,以后天养先天,延缓肾精的衰减速度,从根本上延年抗衰从而驻颜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