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卑与超越

作者: eba06451330e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20:22 被阅读2次

    一、 自卑情结的来源

    1. 你如何解读自己的生命意义?

    人类总是生活在“意义”之中。何谓意义?

    例如当我们提起“木头”,事实上想到的是我们可以用来做家具、生火等的一类东西,为了便于区分和交流,我们将它们命名为“木头”。

    任一事物,被人类看见或感知后,或者通过想象出现在人的意识中(例如魔法等虚构物),它就与人有了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人赋予它的意义。

    所以说我们都是通过自身所感知、理解、归因的意义来体验现实——这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经过解读的某物。人生亦如此。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

    ① 为了与地球资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须进行工作;

    ② 为了以自己孱弱的躯体对抗生存环境中各种危险而必须与其他人类配合、相处;

    ③ 为了繁衍后代而必须面对和处理两性关系。

    进而发现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主题中:职业、社会与性。通过面对这三类问题的反应,就能看出一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解读是什么样的。而自卑情结的产生,也往往因为解读出了问题。

    2. 易引发自卑的童年经验

    个体心理学认为经验本身无法决定成败。我们并不因经历本身所带来的冲击而受伤,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我们“受到创伤”。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某些经历的确更容易使人们自动陷入“受伤”的感觉中。

    五岁前儿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牢固的行为模式,能够开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应对问题和任务,阿德勒将之称为“生活方式”。他们已经形成了个人最为根深蒂固,也最恒定的概念,知道能对世界和自身期待些什么。

    在这一时期,如果一个孩子存在生理缺陷,那么他将很容易经受苦楚和陷入对自身缺陷的过度关注中,除非有某位亲近之人的引导,否则他们很容易过度重视缺陷,而忽视自身拥有的其他与常人无异甚至优于常人的地方。

    第二种情况就是被溺爱。这令他们认为自己的意愿就是金科玉律,当他不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其他人不再优先照顾他们的感受时,巨大的失落感会让他感觉遭到了全世界的背叛。被宠溺的人长大后可能戴上冠冕堂皇的良善面具,或者变得非常“可爱”,却只是为了伺机左右他人,而不是与人平等协作。

    第三种容易带来错误观念的童年经历就是被忽视,这样的儿童无从得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们总会高估困难的程度,同时低估自己获得他人帮助与善意的能力。

    3. 家庭的影响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便是让孩子在生命之初便体会到信任“他人”的价值。

    (1)母亲

    从出生的那刻起,在若干个月里,母亲都扮演着婴儿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他们几乎完全依赖母亲。

    这是他们一生中合作能力第一次得到发展,母亲是他们最早面对的“他人”,是他们在自身以外第一次关注“别人”。

    母亲如何与之相处,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爱与信任至为重要。为母之道并没有特别的诀窍可言,一切都来自兴趣与练习。

    值得一提的是,让母亲能有更放松的心情去照顾孩子,也与社会是否给予母亲地位以足够的尊重有关。

    一位对自己的角色感到不满的女性,其生活目标会专注于争取个人的优越,而照顾孩子显然需要花费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孩子就很容易被视作累赘或麻烦而被草草应付。

    (2) 父亲

    作为被婴儿信任的第一个人,母亲需要在得到信任后,将孩子的兴趣扩展到包括父亲在内的其他人身上。否则孩子就会过度紧张与母亲之间的联系,认为母亲是自己一个人的,对于他今后发展社会兴趣会有阻碍。

    父亲需要注意的是,家庭中并不需要的一个权威的存在。父亲的只要证明自己是妻子的好伴侣、孩子的好伙伴和社会的好成员就可以了。即便父亲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也应当明白这是家庭劳动分工的结果,避免自己成为家庭的“给予者”,而其他成员被动成为“接受者”。尤其是不应让妻子陷入“害怕自己处于劣势后而被操控”的担忧中。

    (3) 父母关系

    如果父母的婚姻不愉快,孩子就会危机重重。儿童最初看到的他人合作就是父母间的合作,如果他们本身的合作就很薄弱,自然很难指望他们教会孩子如何合作。如果孩子看见父母之间的分歧,他们也会很熟练地利用这些分歧挑起父母间的争夺。

    但如果父母之间过于卿卿我我,孩子有时也会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并开始在父母间挑起矛盾。

    假使父母在各自专业领域内非常成功,也不应在家庭中过多渲染,否则孩子会觉得他们永远无法取得可与之相媲美的成就,他们将变得怯懦,对生活缺乏兴趣。

    (4) 家庭顺位

    所有长子女都有过一段独生子女时光,直到第二个孩子出生,他们不得不面对突然改变的全新生活环境。丧失地位的经历会促使他们成年后具有保守主义倾向,为自己打造稳固、良好的地位。他们可能会利用权力,过分夸大规则和法律的重要性。

    次子女一般天生就比老大更适应合作,但自始至终,在他们前面都有一个领跑者。他们即便长大成人,离开家庭圈子后,也多半仍会善于利用某个领先者——挑选一个较有优势的人来与自己比较,然后努力试图超越他。

    幼子女往往是家里永远的宝贝,由于有太多的竞争对手,他们却往往受了太多的刺激,发展得特别好,比其他孩子进步都快。最小的孩子往往成为家庭支柱的现象因此并不少见,但老小却是除了长子女以外,问题儿童的第二高发群体,原因多出自整个家族对其的纵容、宠溺。而且老小也常常受困于严重的自卑感,因为身边的每个人都比他们更大、更强壮、更有经验。

    独生子女则很容易被母亲娇惯,从而与父亲产生竞争感。他们都想超越父亲,也都很享受与年长者的相处。

    4. 学校的影响

    关于学校,与教授知识和谋生手段相比,我们更需要的是能引导孩子们为人类造福的教师。

    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可能已经在家庭生活中受到挫折,当他们第一次跨入校园,则面临的是一次社会生活的新考验。这是一次在成长过程中会暴露所有弱点的考验,他们必须在较以前更为广阔的领域与他人展开合作。

    教师的影响不容忽视,他们的作用与母亲类似——在新的环境中与孩子建立起纽带,赢取他们的关注和信任,进而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

    很多时候,孩子自小累积的问题都是反映在课堂表现上:成绩差、不守纪律、顽皮捣蛋……教师却只是针对这些表面现象给予批评、惩罚或者治标不治本的“鼓励”。最终,让孩子们体会到自身价值的不是学校班级,而是问题少年组织。

    现行体系下,学校的另一问题是更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而非“合作”意识,不管孩子们在竞争中处于领先还是落后地位,这都会让他们过度关注自身而枉顾他人。

    而学校的评判体系也容易让孩子们走入自我设限的困境。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IQ测试分数低,可能就会丧失希望,认为自己与成功无缘。

    而我们在教育中本应该做的是尽力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和学习兴趣,破除生活中他们给自己的能力加上的重重限制。对于遭遇生理缺陷的儿童,尤其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智力或性格不会因此也存在缺陷。

    5. 自卑感与优越感

    孩子在上述的各种困境中很容易引导自己错误地解读了经历的意义,从而产生自己不好、不行、不被需要、不被爱的认知,并因此引发自卑。

    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这种被压抑的感觉会迫使他们采取某些行动。

    这时候,他们往往不去真正克服困难,而很容易因便捷选择一些直接“凌驾于困难之上”的途径,力图说服甚至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

    例如他们感到自己软弱,就不是去锻炼自己去变得强壮有力,而是创造出一些令自己感觉强壮的情境。比如上班时感觉应付工作很困难,下班后就在家里成为一个暴君,以此来确认自己很重要。

    然而无论他们怎么欺骗自己,都不能真正消除自卑感,生活仍旧是老样子。像这样,在个人的心理假面下,永远存着这么一股自卑暗流的情况,就可以称之为“自卑情结”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过度的自负往往就是自卑”的道理,伴随自卑出现的,常常就是人们为了“解决”自卑而争取优越感的补偿性举动,它们并不真正解决问题,却令人说着早被看穿的谎言,徒增尴尬。

    作者提出自卑本是促使人进步的动力。因为自卑会催生人制定发展自我的“优越目标”,如果一个人确定了自己的优越目标,他的生活方式将不再有偏差,一切行动都将切合这一目标。

    而让我们得不到发展,甚至更深地受困于自卑的,是我们对优越的解读出现了偏差。这让我们无法直面真实的生活问题,转而忙于与虚幻的影子战斗,并以此来肯定自己的力量,从而获得微弱飘摇的些许自我安慰。

    6. 推断自卑情结来源的两种途径

    (1) 早期记忆

    询问人们他们记忆中自己人生最早的画面是什么,有助于帮助我们发现他们自卑感的来源。

    在这里必须重申的是,经验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如何看待它们的。

    要了解个体理解生命的特有方法始于何时,以及要揭示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形成对生命的态度的,早期童年记忆格外有用。

    而之所以强调最初记忆,则因为记忆的特殊性在于每一件被记下的事情,被还原出来时,往往都经过了意识的筛选,经历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我们赋予这经历的意义是怎样的,它体现了个人的判断。

    而最初的记忆则存储了个人对于自我及环境的最初基本判断,也是个体自觉的起点,直至这个时候,人们才开始书写自己的人生传记。

    在这些“最初记忆”中,我们能够发现许多事情:一个人在儿童时期是被溺爱还是被漠视?他接受到多少关于与他人合作的训练?他最喜欢与什么样的人合作?他遭遇了怎样的难题,又是如何应对的?

    解读的方式则因人而异,试看以下案例:

    客户:当我三岁时候,我的父亲……

    阿德勒:父亲在一开始就出现了,我们可以假设,相较于母亲,这个女孩对父亲的兴趣更大。

    在最初的生涯里,孩子总是与母亲最亲近,而对父亲的兴趣通常出现在成长的第二阶段,如果对父亲的兴趣过早出现,则说明母亲令她失望。由此可以推断,或许有更小的孩子出生了,夺取了母亲的注意力。

    如果在接下来的叙述中能找到一个弟弟或妹妹,那么我们的推断就是正确的。

    客户:父亲给我们买了一对小马。

    阿德勒:家里不止一个孩子!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客户:他拉着它们的缰绳,把它们牵进屋子里,我的姐姐,她比我大三岁……

    阿德勒:我们得修正之前的推断了。也许姐姐更得到妈妈的喜爱,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个女孩会提到父亲和作为父亲的礼物的两匹小马了。

    客户:我姐姐拿起一条缰绳,牵着她的小马骄傲地走到街上。

    阿德勒:这里,姐姐呈现了一个胜利姿态。

    客户:我自己的小马紧跟着她的小马,走得太快了,我几乎跟不上。我被拖倒了,摔了个狗啃泥。

    阿德勒:热切的期待,却得到了个耻辱的结果。姐姐赢了,她占据了上风。

    客户:虽然后来我比姐姐骑马骑得好多了,但这丝毫不能减少当时的失望感。

    阿德勒:到这里,我们所有的假设都得到了证实。我们能够看到姐妹间存在着竞争,年幼的那个总是觉得:“我总是落在后面,这不行,我得赶上去,超过其他人。”这名女孩的记忆强化了她的态度,它在对着她低语:“如果有任何人比我优秀,那我就会遇到危险。我必须永远是第一。”

    (2)梦境

    要解析梦境,阿德勒认为我们要现有这样的意识:认识到性格是具有一惯性的,以及个体的思想、言辞、行为所具有的统一性。

    他认为梦境是对生活方式的强化。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紧张感,并且确定已经为我们的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那么我们的睡眠就不会受到干扰。梦也是一种对于平静睡眠的干扰。

    只有在不能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法时,现实压力就会延及睡眠,一直提醒我们所面临的的困难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才会做梦。

    因此,梦的意义就在于为个人的生活方式提供防护,以此对抗常规认知的压力。所以,如果个体正面临着一个他不愿利用常识来解决的问题,那么他就会借助于梦所唤起的感觉来肯定自己的态度。

    同样的道理,在梦的组织构建过程中,我们所选择的素材也都是能巩固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在面对特定问题时揭示出我们的生活方式会选择的道路。就这样,梦境事件的选择,本身就喻示出了个人心中处事的方式和倾向。

    案例:常见的梦境分析

    ① 飞翔的梦

    它们常常给人留下一种轻快的心情,让人充满勇气,带人们走出沉郁,变得激昂。在它们所描绘的场景中,困难被克服,优越感来得轻而易举。这类梦中都包含了一个问题和一个答案。问题是:“我该继续还是停下来?”答案是:“前面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阻碍。”

    ② 跌落的梦

    很少有人没做过跌落一类的梦。这很值得注意。它所体现的是更趋于自我保护的心态,比起努力克服困难来,更加害怕失败。就像我们常教小孩子:“不要爬那么高!”、“离火远一点!”这是一种警告和预防,这些警告务求让人远离危险,但也可能让人变成懦夫。

    ③ 考试的梦

    年纪很大的人也会做考试的梦,甚至有人会梦到多年前早就成功通关的科目。对一些人来说,这个梦的含义是:“你还没有准备好面对即将来临的问题。”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含义却是:“你以前已经通过了这个考试,所以现在也一样能考过。”

    ④ 不能动弹或赶不上火车的梦

    人如果一再梦到自己不能动弹或是赶不上火车,其中的含义通常都是:“如果不用自己出手问题就能消失,那我会很高兴的。我一定要绕个弯,一定要多迟到一会儿,这样就不用面对这个麻烦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自卑与超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zc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