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称"影子"。位高权重的人,会寻觅替身。有刺杀,就有影子,影子必须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影子又必须与真身互为一体,令旁人真假难辨如同孪生。若无真身,影子何在?关于影子的来龙去脉,真身从来忌讳莫深,不愿提及而令真相扑朔迷离。在这段故事里,邓超饰演的镜州便是影子,是沛国大都督子虞的影子,子虞被敌国战神杨苍所伤,体弱多病,但他有夺取收复镜州,取沛王而代之的野心,故而给自己的影子取名为“j镜州”。于是在他的谋划下,他的影子“镜州”便一步步替他将计划实施……
原谅我的耿直,看完这部电影后,个人认为张艺谋导演的审美对得起观众的影票,但是故事感,差一些。
当然,这也不是这一部电影的问题,而是当下文艺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导演长刀在手,技艺一流,却始终遇不见动人的剧本,是观众的眼睛变毒了吗?
我想,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内容创新成为当下非常欠缺的东西。如果说文学界要内容为王的话,那么在影视界则是需要故事为王,没有故事,任何高超的技艺,都是假把式。
在一篇报道中,张艺谋导演也说过这个现象,《影》是以画面美感取胜,而不是靠内容。
我想,谈到电影的内容,多数的导演会缺乏底气,好似每一部电影看到最后,能够触动观众的,还是内容的精彩度。还好,拥有“国师”️之称的张艺谋导演,让我们在画面上过了一把眼瘾,既然都说明不以内容取胜了,我们大可绕过这道梗,来看一看这部电影到底在表述了什么?
和以往大红大绿的电影主色调不同,张导此次采用了简约大气的色调,整个水墨画风,让人好像处在了唐代的“水墨”之中。我们知道,水墨画的大盛是在宋明时期,但是宋朝的水墨多半受当时政治格局的影响,表达的意境多半是“残山剩水”,虽然足够开阔足够美,但是总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感受;而明代的山水,多以抒发内心情感的文人画为主,稍显“局气”。中国的文化艺术,越是往前代推演,越是粗犷大气,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向我们梳理了原始社会到明清的美学艺术发展历程,给了我这样的念想。唐代是一个开放大气姹紫嫣红的时代,而这样的色彩感和张艺谋导演以往作品的气质很像,此次,张导是把这种唐代的粗犷大气和宋明水墨山水气韵糅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一帧帧美到窒息的画面。
这样的艺术设计,和《影》的主旨契合,带着灰度的画面,是影子的颜色,是压抑的人性,是一部戏的整体色调。
与这样的画面设计脱节的,是故事的延续性和厚重感,以及后面情节过于求快导致的情节单薄,就好像快刀斩乱麻般把所有的情节都梳理完,电影的讲述任务就完成了。
影评|《影》:我看到了美,却没有感动整部电影看来,情节是丝丝相扣不拖沓的,每一个事情讲的都很清楚,再加上动人的画面设置,有时候会让人忘记了这部电影的故事性,所以当电影最后的结局的时候,影院满座的观众都慨叹着:就这样就完了,好快啊。
其实潜台词是,故事还是单薄。
电影的题材是一部架空历史片,我们知道剧本描述的是三国时期的故事。有三国,自然让人想起来先前一段时间很火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军师联盟》,虽然电视剧中抬升了司马懿的历史地位,但其中的曹操/曹子建和曹丕的人物设定勾画都是鲜活而有立体的,所以很受观众的欢迎。相比之下,《影》中的每一个人物,人物的立体感有限,情感中的冲突有限,总觉得很节制的在勾画,对人物之间的冲突则是淡化处理,比如都督和镜州之间的矛盾,虽然在过程中轻描淡写,最后才出来爆发,总有一种到了最后紧急刹车的感受。
影评|《影》:我看到了美,却没有感动电影的高潮之一,是风雨山水中的一场打戏。同样,还是画面给电影加分不少,虽然有胡军,有王千源,有吴磊,有关晓彤在其中,简单的人物关系背后,矛盾冲突不够明显,关晓彤扮演的长公主为了报仇,与吴磊扮演的杨平同归于尽,让万众期待的吴磊小哥哥在十分钟内速战速决,挂掉然后领盒饭,实在是不过瘾,如果在胡军扮演的大将军和邓超扮演的大都督之间再设置更多的矛盾冲突,即便是把先前大都督受伤的过程呈现一番,或者加入情感纠葛,都可以让故事显得更为饱满一些,而不是通过一场雨中打斗,便把双方都很珍视的镜州问题解决。
与邓超一人分饰两角,人物饱满度都不太高的情况对比,郑恺扮演的沛王,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情感纠葛是相对饱满的。作为一国之君,他的多面猜忌,他的狠毒与计谋,装疯卖傻等无所不用其极,以为自己会成为掌控棋子的那个人,没想到最后也是一枚棋子,死在了自己惧怕一生的都督手里,这恐怕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了吧。
通过这部电影,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内容以及故事的重要性,再厉害的技术没有好内容和好故事支撑,会影响整部作品的水平和高度。
所以这部电影,我看到了美,却没有收获感动。
所以写作者们,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里,勇敢的写下去吧。
影评|《影》:我看到了美,却没有感动
网友评论
我觉得一个门外汉说一个拿国际大奖拿到手软的导演“不会讲故事”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我更倾向于他不愿意让故事喧宾夺主,而故意将故事大肆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