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之辩

作者: 风信子也 | 来源:发表于2016-10-25 06:24 被阅读0次
谁的花朵

且伴且随——家有初中生日记(14)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阴

下雨的秋日,天黑得格外早,周五的傍晚尤是。当我们下班匆匆赶路接上女儿时,她已在学校旁边昏黄的小弄堂口等了半小时。也许她已经习以为常,当我问她等得急不急时,她语气平静地回答:“急有用吗?”

急没用。但我们不可能不急。准点下班,快速启动,盼每个路口都是绿灯,盼每条路都很通畅。然而,城市里弥漫着归家的气息,免不了处处拥挤。

急没用。但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学生和家长都从容些呢?父女的辩论由此引出,一路激辩,到家也没有收住。

父:你们放学后不能在教室里多呆会儿吗?这样既可以做做作业,也更加安全。

女:不能。放学就要求静校,教室里有监控,要截屏的。

父:那不能象小学一样,设一个滞留教室,让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去那里吗?

女:已经是初中生了呀。而且我们的老师都很忙的,放学后还有很多事要做,哪里抽得出老师去管滞留教室。

父:每天一个老师轮流总能排得出吧?

女:老师也要回家呢。放学总归是家长等孩子,不能是老师等学生。

父:学校对学生的安全要尽责任,要考虑特殊情况的学生。学生在校门口等总是在教室里等更安全,还能做点作业,效用可以最大化。

女:放学了就是家长的责任。家长不能把责任推给学校。什么叫特殊情况?六点钟、八点钟家长都不来接,学校也要管到六点钟、八点钟吗?

父:严格来讲,学生是学校的客户,就要负责到底。我们如果有客户在,没走,我们也就不能下班。而且我们只要适当延长一点时间,比如半小时、一小时,让大多数家长下班后能够正常接就行。

女:学校也只管大多数情况。大多数家长都能放学时间等着接孩子。放学后就要离开学校。

父:制度规定是这样,但是学校能不能更多讲一点人情味。总有一些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情况不能按时离校,提供一间教室不是就可以解决了吗?

女:这样的孩子也不算多。而且留下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父:所以你们学校一刀切,放学后就全都赶出来,以为这样就没有责任了,是吧?在学校里能发生什么事,肯定是在学校门口不安全。

女:静校是规定。学校就这样要求。

父:你不能这么单线思维。学校还要想想如何尽社会责任的问题。学校是纳税人的学校。

女:你也要替学校、替老师着想。学校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事。

……

辩到最后,父女俩谁也没说服谁。

放学之后,学校为接送孩子有困难的家长留一段缓冲期,给孩子一个庇护地,让孩子不至于在风雨里独自等待,不至于让焦虑伴着黑暗而来,真的是家长过分的要求吗?这样当然会增加学校和老师的工作量,但换来的心安、平安难道不值得吗?学校在教给孩子规则之外,同时也教给孩子们更人性化的东西,不是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吗?

一刀切看似清晰公平,其实也是简单粗暴。我们越来越强调责任的明晰,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却容易忽略你我总是相互联系的,也容易导致相互推卸责任。在整个争论中,我看到我的孩子始终站在学校的角度,为学校考虑,宁可自己等候。那学校是不是也可以为即使是少数的孩子想一想,多一些关怀呢?为晚归的孩子安排一个更有利孩子的解决方案,就算不是学校的责任,也一定能为社会带来一份温情。

相关文章

  • 责任之辩

    且伴且随——家有初中生日记(14)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阴 下雨的秋日,天黑得格外早,周五的傍晚...

  • 说服的艺术~类型分析

    事实之辩,是不是的问题,概念和统计理论 价值之辩,好不好的问题 政策之辩,应不应的问题,损益比的权衡 哲理之辩,是...

  • 思考

    辩论 孩提落地 父母辩之 子女不改 称此为 屡教不改 老师辩之 学生不改 称此为 不听教诲 领导辩之 员工不改 称...

  • 《庄子修心课》第三十二课——大道不称

    《齐物论》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 “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

  • 《庄子修心课》第三十二课:大道不称

    《齐物论》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 “圣人怀之,众人辩之...

  • 《逍遥游》自学课之基础知识部分

    1.此小大之“辩”也,“辩”乎荣誉之境,而御六气之“辩”,默写时要注意原文均是言字旁的“辩”,均为通假字。前两个通...

  • 8.14日接续《逍遥游》

    1.此小大之“辩”也,“辩”乎荣誉之境,而御六气之“辩”,默写时要注意原文均是言字旁的“辩”,均为通假字。前两个通...

  • 读《庄子》,问何为辩?

    读《庄子》,问何为辩? 文/燕赵北羽 庄周者,不辩之辩,天下名辩也。以其“辩无胜论”为引,试玩味之: “即使我与若...

  • 庄子之齐物论,32课,大道不称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 “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

  • 第三十二课:大道不称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 “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责任之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hr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