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古代文化
【史记成语(十二)】冲突——宽容与纵容

【史记成语(十二)】冲突——宽容与纵容

作者: 公子小眠 | 来源:发表于2017-12-30 23:57 被阅读160次

[成语]:犬牙相制

[释义]:指地界接连,如同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互相牵制。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二矣。”

        吕后可以说是历史上大规模把持朝政的第一位女强人,他背弃了当年刘邦定下的“白马之盟”,不仅将自己的弟侄大批封王,而且打击刘氏宗亲势力。后来周勃、陈平等元老宿将秉承“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理念起兵诛吕,拥立了当时的代王刘恒为帝,就是那位在“二十四孝”中以亲尝汤药闻名的汉文帝。

        宋代的王安石的诗作里这样写汉文帝:“轻刑死人众,丧短生者偷。仁者自此薄,哀哉不能谋。露台惜百金,灞陵无高丘。浅恩施一时,长患被九州。”我们有必要分析分析这其中的政治背景与玄机。

        当时刘恒对是否要接受陈平等人的迎立颇有疑虑,是他的手下中尉宋昌说服他放心进京。理由有如下几条:

(1)当初秦朝政治混乱,诸侯豪杰纷纷起事,自以为能得天下的人数以万计,然而最终登上天子之位的是刘氏,天下豪杰已经不再存有做皇帝的希望;吕氏专权造成汉朝统治层动荡,但并未影响整个统治体系,所以刘氏的影响力始终存在,这是刘恒可以继位的大前提。

(2)高帝封刘氏子弟为王,封地象犬牙一样彼此交错,互相制约,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宗族坚固,有如磐石,天下人都为刘氏的强大而折服;刘邦用的是分封和郡国并行的体制,很多人认为血缘宗亲的诸侯可以拱卫京畿,实际上这一点往往为统治埋下极大隐患,宋昌这样说是基于刘氏几位宗亲在消灭吕后势力时比较团结,似乎还没有到反目的地步,但已经是一厢情愿的体现。

(3)汉朝建立以后,废除了秦朝的苛虐政令,与民商定新的法令,对百姓施以恩德,人心安定,难以动摇;这一点其实才是根本,从刘邦到刘恒一直信奉黄老之学,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平民百姓最看重这一点。

(4)吕氏把持朝政,独断专行,然而太尉周勃凭朝廷一支符节进入吕氏把持的北军,只是一声呼唤,将士们就都袒露左臂,表示要辅佐刘氏而抛弃吕氏,最终消灭了诸吕。这是天意所授,而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现在即使大臣们想要作乱,百姓也不会听他们驱使;这理由说白了是安慰刘恒的,毕竟刘邦时期残存的元老重臣势力仍在,他们对刘氏的感情基本值得信赖。

        为了稳定人心,笼络王公贵族,文帝大肆封赏,“益封太尉勃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灌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朱虚侯刘章、襄平侯通、东牟侯刘兴居邑各二千户,金千斤。封典客揭为阳信侯,赐金千斤。”“列侯从高帝入蜀、汉中者六十八人皆益封各三百户,故吏二千石以上从高帝颍川守尊等十人食邑六百户,淮阳守申徒嘉等十人五百户,卫尉定等十人四百户。封淮南王舅父赵兼为周阳侯,齐王舅父驷钧为清郭侯。”“立赵幽王少子辟强为河间王,以齐剧郡立朱虚侯为城阳王,立东牟侯为济北王,皇子武为代王,子参为太原王,子揖为梁王。”

        “犬牙相制”的诸侯王封地确实形成了,可是并非想象中所谓的坚如磐石。相反,先是济北王刘兴居反叛,原因是文帝曾许诺封他为梁王,后来只从齐国割了一个郡封给他。后来淮南王刘长又密谋叛变,原因是刘长平日骄奢淫逸、飞扬跋扈,文帝还大加宠幸,使其野心膨胀酿成恶果。其实,“七国之乱”的祸根也是这时候种下的,吴王刘濞的太子和文帝的太子刘启下棋,吴国太子脾气暴躁惹怒刘启,刘启抄起棋盘砸向对方,不想失手将对方砸死。文帝只好派人将吴国太子尸体运回封地,这更刺激了早就壮大实力、暗中招兵买马的吴王刘濞,在文帝去世后三年,刘濞就纠集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淄川国、济南国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

        汉文帝刘恒能够听从少女缇萦的建议废除肉刑,还能意识到“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可谓是古代以德治国的典范了。但是王半山“浅恩施一时,长患被九州”的评价同时反映出了汉文帝缺乏政治预见、一味纵容宗室,最后酿成战乱的一面。

        要知道,宽容并非纵容。

相关文章

  • 【史记成语(十二)】冲突——宽容与纵容

    [成语]:犬牙相制 [释义]:指地界接连,如同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互相牵制。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

  • 宽容与纵容

    对无意冒犯者原谅,叫宽容; 对故意作恶者避之不及而不予回击,叫纵容。 一字之差,天壤地别。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

  • 宽容与纵容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宽容,而非纵容。 什么是宽容?宽容就是接受孩子的孩子气的一种态度,就是认可“孩子总归是孩子”。...

  • 宽容?纵容?

    很长一段时间,似乎对周围的世界很无语,所以选择了默默。 能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很少,悲伤成了情绪的主旋律。 比如,继...

  • 宽容要有限度,过度宽容便是纵容。

  • 面对真实的自己

    摘自李雪的爱与自由 网友问:在孩子的养育上,宽容和纵容该如何区分?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宽容而不是纵容? 李雪答:...

  • 善良与软弱 宽容与纵容

    善良是否等同于软弱?一个人可以不软弱,但不可以不善良。但善良过度,就会被人理解我软弱可欺。无论你潜在多少强大,那些...

  • 宽容的另一副面孔

    宽容,是对错误的纵容。

  • 典故学习之50:斗粟尺布:dǒusùchǐbù

    斗粟尺布 :dǒu sù chǐ bù 【解释】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成语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

  • 宽容但不纵容

    这两天班里接连发生了2次学生家长反映学生间矛盾的事。第一起是女生A家长发微信,投诉男生B把她家孩子手弄破了。第二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成语(十二)】冲突——宽容与纵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vn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