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扬州慢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6-12 05:39 被阅读0次
夜读:扬州慢2

姜夔创作这首《扬州慢》,时年二十二岁,正可以风流年少的杜牧自况,但面对屡经兵火的扬州,纵有满怀风情也不能不为伤离念乱之感所淹没了。这是以艳语写哀情,可以说是此词的一个特点。作者并非追慕杜牧的冶游,实以寄托当前的哀感,不应多予责怪。

姜夔,号称白石居士,终生不仕,以游历终老。所以姜夔的词多是一种个人身世的感悟。而这首《扬州慢》则是词人一首难得的感怀家国、哀时伤乱的佳作。

一如常故,姜夔在这首词里也用了他常用的小序。小序的好处就在于交代写作的缘由和写作的背景。而这首小序则更明确地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让人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词人写作此词时的心理情怀。

全词分为上下两阙。但两阙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词的上阙,写出了词人亲眼目睹的景象和自身心理感受。写出了扬州城在“胡马窥江去后”令人痛心不已的凋残和败坏景象。词人先从自己的行踪写起,写自己初次经过扬州城,在著名的竹西亭解鞍下马,稍作停留。

走在漫长的扬州道上,词人所见到的全部是长得旺盛而齐整的荠麦。而昔日那个晚唐诗人杜牧对扬州城美景的由衷溢誉(杜牧曾经在《赠别》里写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一去不复返。

自金人入侵后,烧杀掳掠,扬州城所剩下的也只是“废池乔木”的了。人们说起那场战争,至今还觉得心有余悸和刻骨痛恨。一个“厌”字,很恰当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朝廷的昏聩和胡人的罪恶。日落黄昏,凄厉的号角声又四处响起,回荡在扬州城孤寂的上空,也回荡在词人惨淡的心灵间。词人很自然地实现了由视觉到听觉的转移。

词的下阙,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昔日扬州城繁华,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城不朽的诗作。可是,假如这位多情的诗人今日再重游故地,他也必定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心。

杜牧算是个俊才情种,他有写“豆蔻”词的微妙精当,他有赋“青楼”诗的神乎其神。可是,当他面对眼前的凋残破败景象,他必不能写出昔日的款款深情来!扬州的名胜二十四桥仍然存在,水波荡漾,冷峻的月光下,四周寂籁无声。

相关文章

  • 扬州慢•扬州

    青山点画,飘坠杨花,燕忙莺懒芳残。 十里仲春路,疏柳缈覃烟。 情丝傍珠帘散漫,吟成豆蔻,是杏花天。 铿然叶,游丝闲...

  • 扬州慢

    冥风千里,梅香孤逸,冷烟半笼华灯。似飘零月色,入亥夜寒城。便遥想悠笛绝艳,叹今缘吝,前世情峥?黯幽人,独步浮桥,非...

  • 【扬州慢】

    去时弥多,回入死生,相顾无语无言。古佛今犹在,端坐度人天。若非是寻常貌相,不似葛獠,摄取应难。愿如来,长相怜悯,随...

  • 扬州慢

    看二十四桥依旧,昏火映灯红,水雾迷蒙,芦笛萧管,光影亦溶溶。又至那年烟柳,萧瑟渡孤鸿,伊 人昔年祝相逢。空对无语,...

  • 扬州慢

    苍松悬壁 叠石通幽 参差亭台池楼 乱万山雪霁 忆紫峦雕秋 怕万里江天入眼 江国一处 各自成愁 垂纶子 独钓何欢 竿...

  • 【扬州慢】

    初至维扬,瘦西湖里,柳堤水色相宜。 塔白晴日好,画舫曲依稀。 醉烟处、鹂莺竞舞,小金山里,梅岭谁知。 古碑文、昔笔...

  • 【扬州慢】

    重遇娑婆,未空四大,山山水水多程。有风烟无尽,思过衍还惊。如业海无些隐患,流连生死,谁欲闻经?至空门,长行三昧,应...

  • 扬州慢

    【扬州慢】逢假期,无处去,久听太白烟花三月之句,便有此去广陵之意。既去广陵,岂能无记,T字火车内,乱填扬州慢。 武...

  • 扬州慢

    2018年5月4日 01:12 江左名都,华西佳处,值机意驻初行。 过轨道十里,尽楼宇林林。 自千厮过江去后,洪崖...

  • 扬州慢

    第一站是扬州的双博馆。我们首先来到一楼西大厅临时展厅,这里展示了在邗江出土的隋炀帝杨广陵墓的文物,这些文物精美无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扬州慢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wt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