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单身的在考虑要不要租个对象回家,已婚的在争执,到底是回婆家还是回娘家。
我们家倒不存在这个问题,娘家婆家都不回,就呆自己家,我觉得在哪过年这回事儿,只要双方父母不强求,那夫妻双方达成一致就好,只要大家都开心,真不用套太多的枷锁在身上。
我家在西安,回娘家的车程是八小时左右,回婆家四小时左右,比起那些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辗转好几个城市坐几十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家的人,我们离家足够近回家也足够方便。
那为什么不回娘家?
娘家在大陕北,冬天温度低,爱刮大风,夹着沙子的那种,去年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回去过年,结果他感冒咳嗽,反复发烧到四十度,除夕前一天才好转,爸妈操了不少心,也给他们添了很多麻烦。
所以,今年的计划是年后天气暖和了再回去,况且月初爸妈来西安呆了十来天,想念倒谈不上,那就祝他们在家里和弟弟、弟媳妇,还有小侄子一起开开心心的过大年,每年年三十都是小侄子的生日,又增添了几分热闹。
又为什么不回婆家过年?
在大部分人眼里,儿子媳妇回婆家过年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更像是圣旨,我们家没有那么专治。
婆家在大陕南,冬天家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虽说温度是比陕北高很多,但对于整个冬天都在暖气房里度过的我们,着实不习惯,尤其有个睡觉爱蹬被子的小盆友,太容易生病。
婆婆在我家呆了几天才回去没多久,也算不上好久不见,最近看大家都在圈里刷回家过年,我跟老公说,要不问问婆婆,老家冷不冷,天气怎么样,再决定要不要回去。
结果婆婆在微信上回复他,阴天,不是很冷,你们自己看要不要回来!
我开玩笑说,正常的妈妈不是应该要求必须回家过年嘛!会说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要走亲戚什么的,不回家过年没意思什么的,各种叨叨各种吧啦吧啦!你这估计是个假妈。
哦啦!不用回了。
其实我挺满意婆婆这样的回复,我们之间的相处方式一直是这样,简单,相互尊重,没有客套,很多事情她会给出建议,但不会干涉太多更不会帮我们做决定。
婆媳之间,明确界限才不会有太多矛盾。
对我来说,我并不喜欢带着小盆友大冬天出门,加上家里已经置办了一堆菜肉蔬果,就决定不回去了,年后抽空去北京看婆婆她一定更开心(婆婆在北京上班)。
最近日子过得太慵懒,每天都睡个大懒觉,然后宅在家里折腾美食、各种吃、看电视、和小盆友玩,我们家奶爸放假了,我也更懒散了。
唯一遗憾的大概是天气不好,要不然一家人出去溜达,逛个公园看个花灯,总之我还是喜欢日子简单随意点,仪式感是挺重要,但太重视仪式感就会活得太累。
每年临近年关,都会有一大波人,一边使劲抱怨现在过年没意思,一边又各种怀念小时候。
比如下面这段:
小时候年是炕头的一缸豆芽 ,现炸的一锅麻花,年是父亲买的肉,母亲蒸的馍,全家的新衣服,年是揣在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几块钱,那劈劈啪啪火花四溅的一挂鞭炮。
小时候年是期盼是幸福,长大了年是超市里的拥挤,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饭菜,谁都吃不了多少 ,是每天的奔波 ,生活越来越好,可那份快乐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乍一看好像挺有道理,可是我们明明更喜欢吃山珍海味火锅烧烤和叫不出名字的热带水果好吗!真的再像小时候那样过年,肯定也会有一大波人怀念现在,比如 wifi、ipad,飞机、高铁,或者是可以提前订好的丰盛的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
我小时候过年就希望能吃到麻辣条和干脆面,甚至那时候的愿望就是长大后能嫁给卖辣条的,每年爸妈开始办年货时,就和弟弟再三嘱咐他们,一定要记得买麻辣条和干脆面啊!
如今呢!它们变成了我们口中的垃圾食品。
是的!就是因为生活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富,让我们感受不到新衣裳、年夜饭带来的喜悦感,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一点,这就是所谓的年味变淡。
时代在变,仪式感也在变。
仪式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或更好的方式来实现,就像结婚,现在更流行旅行结婚,方便快捷也更适合这个时代。
过年也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旅行过年,带着孩子和老人,去没有去过的地方,吃没有吃过的美食,了解不同的民族风情,享受时代进步带来的便捷和服务,在一起过年比在哪过年更重要。
都说回家的路是最美的风景,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没错!但父母之所以重视过年,是因为只有过年子女才有可能回家,他们才有可能见到想见的人,他们可能积攒了整整一年甚至不止一年的想念,都聚集在过年,所以他们眼巴巴的盼着我们回去。
于是我们长途跋涉,有可能七天假在路上就要耗费三四天,不累是假的,春运真的很可怕很耗费体力。
以前上学的时候,每次寒暑假都想回家又害怕回家,因为真的太累了,从西安坐火车到银川,再坐汽车到县城,再倒车到镇上,再回到村里,一波不止三折,回到家要睡两天才能缓过来,站票就更惨。
因为家里有重要的人,有热腾腾的饭菜,有满满的思念,所以我们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们说再累只要看到父母也值了。
奶奶有五个女儿三个儿子,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都是老两口两人过日子,只有到过年,所有的女儿女婿、儿子媳妇和外孙家孙们,都会集中在初二初三这两天来拜年,一大票人呆一两天之后就返程,匆匆忙忙。
在我看来,这种热闹和冷清之间的急速转换,会让老人更孤独,过年变成了短暂的团圆,然后又变成父母遥遥无期的想念。
希望常回家看看不只是唱唱,也不仅仅是过年才回家看看。
相信,比起过年回家,父母更希望我们经常回家。
这个春节,第一次,只有我们一家三口过,唯一的区别,大概是年夜饭要我们自己做,作为美食家和最佳拍档,这个真难不倒我们。
我也会给家人包红包,会在平常抽空多回家,我更希望明年的春节,以后的春节,都能带着双方父母旅行过年,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最近被bbc的纪录片《中国新年》刷屏,中国春节在外国人眼中满满的感动和新鲜,而身在其中的我们却越来越不满。
仪式不能变成形式,有多少人回到家依然是低头族,基本和父母不沟通还说没有共同语言,还抱怨过年无聊没意思。
珍惜吧!世界上最大的聚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