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彭春祥
美女战友,你的邀约我接受
前天,我分别30多年的公安部武装警察干部大队美女战友李红,在微信中语音微我,说她本月上旬末将到河南南阳办事,她邀约了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的部分战友到南阳,与南阳当地的两位战友一起,小范围的聚聚。而南阳离我所在地的湖北襄阳较近,问我有否时间,若时间允许的话,同样邀约我去南阳,与战友们见见面,叙叙旧情。
我稍加考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战友见面机会,我立即反馈信息,接受美女邀约,并迅速着手做聚会的准备工作。
几天以后,我们天南地北的十余位战友,将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具有“南都”和“帝乡”之称、美丽的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共同感怀30多年前,我们同在一个军营的军旅往事,畅谈别后近40个寒暑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诉阔别几十年的战友思念之情,重温军旅途中结下的特殊友谊,还有那逝去不再回复的芳华……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根据当时公安部秦城监狱以“十名主犯”为主体贴身看守和后来公开审判“十名主犯”工作的需要,也为了当时保密起见。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公安部批准,从驻全国各省武装警察部队中挑选一批战士精英骨干200余人,调北京公安部秦城监狱,提拔为干部,成立公安部武装警察干部大队,主要工作是接手原由北京卫戍区担任的秦城监狱重要人犯贴身看守押解等工作。
这支部队的全体构成人员身份均为干部、并以“干部大队”命名,这是新中国成立迄今为止,军队和武警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一支部队。

我此前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湖北省嘉鱼县中队服役,有幸被选中调入北京公安部秦城监狱,服役期尚未满就被提拔为干部,成为公安部武装警察干部大队的一份子。
要说我们这支部队在当时完全是抽调的全国武警中的精英骨干,一点也不为过,这已为后来的实际所证明。
诚如我的老首长、老战友、也是当年我的直接领导--教导员、后曾为石家庄市书协领导的苗杰老兄,曾在他的六《忆秦城》的回忆文章中,对这支队伍做出的评价一样:“秦城公安部武装警察干部大队战友总共才200余人,却出了不少诸如作家、画家、书法家、摄影家、企业家、省长、司局厅长、处长、科长、军级首长、武警总队首长、司令员、师长、团长等精英人物”。
在这些精英中,还有不少军政高级干部至今仍兢兢业业地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
对外界来讲,秦城监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它上世纪五十年代由苏联援建,号称我国第一监狱,是我国唯一一座不属于司法部而属于公安部管理的监狱。里面关押的并非一般人犯。早年是国民党高级战犯,“文革”时期主要是以“十名主犯”为主体的“两个集团”的省部级要员,再后来就是CXT、BXL等重要案犯。当年我们干部大队成立后,全面接管了原由北京卫戍区看护的秦城监狱。
我们干部大队肩负着当时党和人民赋予的特殊使命,历经数载,圆满完成了包括“十名主犯”在内的全体秦城监狱重要人犯的贴身看守、护卫、押解以及对“十名主犯”公审的特殊重要任务,交出了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受到当时中央领导人、军委首长和公安部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任务完成后,我们各自东西,几十年相互无音讯。直到两年前,部分战友慢慢你传我、我传他,一个个相互转告联络,仍未联络齐,仅仅联系了百十人,成立了个微信“秦城战友群”。这次即将进行的相聚南阳,我的美女战友李红就是通过微信群互加好友后,点对点地语音邀约于我的。
岁月如歌,光阴荏苒。转眼间我们已分别近40个暑寒。四十年云舒云卷,四十年花开花散,四十年风霜雨雪,四十年沧海桑田。
昔日风华正茂的青春华少已经演变成饱经沧桑的两鬓霜染,完成了从天真活泼到生活积淀、从青年到中老年的人生跨越和蜕变。无情岁月的磨砺,洗尽了我们的青春铅华和天真烂漫,却洗不去我们存于心底的那份战友间至真至诚的深厚情感。
四十年来,我们虽然各自东西,很少联系,甚至其间很久失去联系,但珍藏于心底的那份特殊的战友情份,始终常被我们想起和惦记。它就像那坛陈年老酒,历久弥香,回味绵长。彼此的相互思念和对相聚的期盼,总是萦绕脑际,成为那驱之不散的一份沉甸甸的牵挂。
其实,想到这次相聚,我的心里虽然有着急不可耐的期待,但同时也不免有些忐忑。因为,我们毕竟分别40年了。
40年,它对于我们不是一个小数字,它能把一个呱呱坠地的男儿,磨砺成两鬓斑白的中年汉子,它也能将一个刚刚出世的女婴,煎熬成满脸沧桑的半老徐娘。
40年,对于我们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意味着40年后的我们,都已经面目全非,当年阳光帅气的活泼小伙和闭月羞花的纤纤美女,脸颊不免生出些许时间刻刀雕琢的岁月印痕,头上难避显现部分生活重担磨砺的华发身影……

此时,让我脑海里能够想到的只有那句歌词:“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2018年5月4日于湖北襄阳
网友评论
羊公碑在 名垂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追怀羊祜的一首五言名篇。其登眺之山名曰岘山,而所凭吊感慨之碑石,便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堕泪碑”。
岘山座落在湖北襄阳城南七里,东临汉水,与紫盖山、万山并称“三岘”,而岘山为之首,故又名“岘首山”。其山虽不高峻雄奇,却因羊祜而闻名遐迩。羊祜非常喜欢山水风光,相传他早年曾登临华山,攀上日月岩南的念岘台,俯览群峰,心有所感,乃挥毫题下“念岘台”三个大字。及其出镇襄阳,每年春秋之季,他都步出襄城,攀跻岘山,置酒咏诗,终日不倦。羊祜还曾在岘山下植柏一株,留作纪念,后人名此树曰“晋柏”(《名胜志》)。
羊祜登岘山时,曾深有感触地对僚属邹湛言道:“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山也。”邹湛答道:“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历史证实了邹湛的预言。羊祜逝世之后,襄阳百姓便在岘山羊祜生前游憩的地方建碑立庙,岁时祭飨。每当游人瞻望羊祜庙前的碑石,无不为之落泪洒涕。接替羊祜镇守襄阳的大将杜预,便将此碑命名为“堕泪碑”。
羊公碑在 名垂岘山
看来你对襄阳很熟悉,我非本地原著民,对此也不清楚,故在度娘上查点资料,发你,班门弄斧了,见谅。
50,1,15节经文,
真实的敬拜
50大能者 神耶和华,已经发言招呼天下,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
2从全美的锡安中,神已经发光了。
3我们的 神要来 ,决不闭口,有烈火在他面前吞灭。有暴风在他四围大刮。
4他招呼上天下地,为要审判。他的民,
5说,招聚我的圣民到我这里来
就是那些用祭物与我立约的人。
6诸天必表明他的公义,因为
神是施行审判的
7我的民那,你们当听我的话,
以色列啊,我要劝戒你。我是 神,是你的� 神
8我并不因你的祭物责备你,你的燔祭常在我面前。
9我不从你家中取公牛,也不从你圈内取山羊。
10因为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
11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
12我若是饥饿,我不用告诉你,
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
13我岂吃公牛的肉呢?我岂喝山羊的血呢?
14你们要以感谢为燔祭献与 神
,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
15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
续23节经文
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
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着我的救恩。
同胞们,请认真仔细的好好看看这篇经文,
不可负言了事。
真神是轻慢不得
他要发恕认何人都担当不起的,
相聚切,见面切,切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