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对于对方的付出的理解能力,认识能力。自己的对于对方的爱的付出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于付出爱的理解。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有关于对对方的爱的付出的理解能力,认识能力,以及自己对于爱的付出能力,表达能力。这是恋爱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能力学习和掌握。从这个角度说,每个恋爱指标,我都可以命名不同的恋爱能力,每一个维度的恋爱能力都需要提高,这样整体在恋爱活动中面对问题才能很好的协商解决,进而获得恋爱的幸福。如果有一定思考力的人,也会知道,这些恋爱能力的提高,对于进入婚姻的伴侣而言,都是弥足珍贵、不可或缺的,会对婚姻生活的幸福都起到核心重要的作用。
说到这个对于付出的理解,我要特别说明一个常见现象,即爱的付出的质量问题。换句话说,是不是所有付出都是在有效的输出和表达爱,且对方能够感知到、被作用到这些爱?
这是我们在恋爱中、甚至是当今中国的亲子关系中,都常常混乱不清的概念。即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以爱的名义,以为自己是在付出,实际上,也许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但是他忽视了爱的作用对象的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忽视了被作用方的真正需求和感受,自以为的把自己认为的对方可能的需求当成是对方真的需求,从而朝着这个可能错误的目标而付出爱。
这实际是一种低质量的付出,“出力不讨好”的付出,自以为“委屈”的付出,但实际上从我的角度来看,就是“爱无能”的一个维度表现,忽视对方的真实需求,而假想一个对方的需求,去满足对方,结果对方不接受。
还有一个常见的付出经典问题,就是我们的付出到底想换回什么?常见一个流行语,“爱一个人,付出是不计较收获的。”这实际从人际交往的规律角度而言,是极大错误的。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有一个社会交往的规律,叫社会交换规律,即我们会追求社交中的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和公平。
它是说我们在一般社交关系中,虽然不会细致去计算,但是我们思维中,大体会保持一个付出与收获的平衡状态,即我们对他人付出多少,我们希望对方能够回馈给我们等价值的收获。而通常又为了维持我们的这种社交关系,我们又不会要求绝对公平,通常自己稍微多付出了一些,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因为这样有利于他人继续与我们保持一个相对友善持久的关系。
恋爱和婚姻关系,实际本质也是一种人际关系。而且这种人际关系,区别于任何亲子、朋友、闺蜜知己、亲戚、同事、同学、一般社会陌生他人,他比任何人际关系都会更亲近,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即我们会在伴侣面前,展现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最为真实的一面,优点、缺点;穿着打扮好看的一面、穿着随意的一面;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都可以毫无保留的跟对方表达和探讨,不管是黑暗的,还是积极的;等等。试问哪一种人际关系,能够做到上述这点?
也许有人会说,亲子关系啊,跟父母就可以做到啊。真的是这样吗?当你19岁进入大学,或者进入社会中,跟家庭的关系慢慢脱离,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意识和选择,你真的还会跟父母时常在一起吗?首先,你们的交往时间就有了极大的限制,这会导致你们信息的沟通和传达,不会那么频繁和及时。
由于进入大学或者社会,开始有意识的独立思考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会逐渐形成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而这些态度可能跟自己的父母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这实际是正常的,因为这取决于我们的经历、自己内心的意愿、自己的性格特点、等等一切的综合,而这些可能都跟我们的父母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听到成年后的青年(18/19岁后)会说,“我不太喜欢跟父母说太多生活的细节,因为我觉得他们并不能理解我的想法。”这是正常的。我们可能会更多的与我们认为谈得来的朋友一起交流更多的想法,或者就是跟自己对话,如果有了伴侣,我们也会跟伴侣去交流我们的想法,感受。
那如果跟父母关系好的人呢?那是不是这种关系可以替代或者等同于恋爱的人际关系特点了?不是。我刚有提到,当我们步入成人阶段,我们会有自己的社会任务,阶段目标,或是学业,或是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我们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都会极大的缩减,而不断的去积累我们个体化的经验和是经历,这也是个体发展的一个阶段特点,完成我们个体的人格和思想的独立和发展,独立于父母,独立于群体,独立于社会。
我们不可能遇到任何事情,都去找父母,这不符合这个阶段的青年的成长发展方向,也不利于他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这是人自身的一种心理特点,他们自己也会有意识的去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己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不想过度依赖于父母的经验和观点。
且,跟父母关系好的人,不一定就是什么都要跟父母讲,当然可以什么都讲,但是更多的是一种相互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任何观点和看法都要跟父母的一致。
这里说一点亲子关系问题,就是子女成人,实际父母对孩子的一个视角和态度要有很大的转变,要有发展的视角看待子女。要当成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来看待,就像父母对待他们自己的朋友、同事一样,基本的尊重都要有(这是第一位重要的)。而不能因为天然的血缘亲子关系,就以为可以继续操控一个成年人的生活和行为、思想,这是非常错误的教养思维,也会带来极大的亲子关系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