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时,太阳微微探出了头,大地被染上一抹橙黄色的光。马路上依然熙熙攘攘,可是完全看不到春节的气息,行人步履匆匆,身旁的车辆疾驰而去。
大家都没有时间去感受春天的气息,都没顾得上感受暖暖的晨阳。每个人都在跟时间赛跑,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快乐的音符。快八点了,快迟到了,快来不及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焦躁,是厌烦,是疲惫。
我的身旁是一对看上去焦急万分的母子,那个男孩大约十岁,估计是三年级吧!
男孩穿着厚厚的棉袄,背上背着沉重鼓囊的书包。他脸憋得通红,伛偻着瘦小的身子,像一个驼背的老人一样喘着粗气,小跑步地跟着母亲的步伐。
他母亲穿的黑色高跟鞋,脚步铿锵有力,蹬蹬蹬地脚步声,清脆而响亮。
小孩尽管小跑步,还是跟不上母亲的步伐。母亲看不到儿子身影,驻足而立,看着孩子蜗牛般的速度,实在忍不住地边跺脚边嘟囔:“哎呀,你快点,要迟到了,老早就叫你,就是起不来……”
男孩嗫嗫诺诺:“昨晚做完作业都快十一点了,太困了.......”可是今天才大年十三,学校还没有开校,这个孩子干嘛去呢?哦,原来是去补课,白天名师指导,晚上题海奋战。
这样的身影,这样的情形,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孩子们上学的路上没有笑容,没有欣喜,只要苦闷,上学真累。
大人们听到孩子们的抱怨,总是理直气壮地说:“孩子嘛,不学习干什么?要想好成绩,不做题怎么行?”
我有时候在想,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难道就是重复做题,重复刷题?教育的本质,难道就是为了分数?教育的本质难道就是为了考试?
我觉得教育的本质一:学会如何学习?
我们都知道,进入社会以后,如果我们不学习,不思考,不精进,不迭代,我们可能就会原地踏步,甚至被社会淘汰。
老师不可能永远在我们身边,只有我们学会如何学习之后,才可以自学成才,茁长成长。
出入社会以后,虽然也有相关的培训,相关的课程,可是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会自己看书、理解、思考、运用、总结,这些绝对不是反复刷题出来的结果。
教育的本质二:学会如何思考?
反复刷同样的题,往往会限制孩子的思维。
国外的教育没有堆成山的作业,没有名目繁多的补习班,只有鼓励孩子多玩、多探索、多参与社会服务。
这应该就好比人体的微量元素,我们持续增加某一个元素,别的都是处于原始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身体发育不良,出现让我们手足失措的现象。只有我们多参与到不同的活动中、实践中,才能增加扩大的范围,增加思考的深度,让我们每一个脑细胞都活跃起来。
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问父母,草为什么是绿的,花儿为什么是红的,白云为什么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父母给我们的答案是,这个要等到你上学之后,就会明白了,老师会教你的。
可是,我们现在都就业了,这些问题弄明白了吗?上学的时候忙着做题,工作之后忙着考职称,升职位,这些问题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我们的战友提议,假期与其刷题,不如去旅行。
旅行可以增加我们的眼见,拓展我们的视野,同时,我们也会进行思考。为什么这里只有草原没有高山?为什么这里的水五彩斑斓而不是我们平常见到的浑浊不堪的脏水?这里的历史人物有怎样的经历?
这些无形之中都会增长我们的见识,增加我们的思考频率,里面涉及的有语文、地理、历史甚至有物理和化学。
教育的本质之三:人格健全、知识结构完整、求知欲、创新能力、探索能力。
读者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一、二和三的内容差别这么多?是因为这是现在大家的惯常做法。
我们现在的教育最注重的就是学习,而人格健全、知识结构完整、求知欲、创新能力、探索能力这些都是家长和学校比较忽视的,因为这不是考试的内容,暂且可以忽略。
可是我们却遗忘了一件事,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无论什么身份什么职业,都是活在社会中的。
社会欢迎什么人?有社会责任感,有道德观,有创新能力,有奉献精神,有价值观的人......
成绩再好,不会变通;你分数再高,孤傲自居;你学历再牛,没有创新能力,终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许还会被社会抛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