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请接上一回)
(二)、学校环境的化育作用。
虽然直接参与活动更亲切,更生动,具有情境性和贴己性,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直接经验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在学校里,人类经验被抽象化为文字和符号,教育就容易由经验转向对符号本身的关注。经验就丧失了贴己性,文明也不能被真正传承。怎样才能让经验充满活力地传递下去呢?杜威主张让学校具有社会生活的情境。当然,不能完全复制和照搬,因为成人的社会过于复杂,需要简化;成人的社会过于庞杂,需要稀释、过滤;成人的社会有冲突和偏颇,需要平衡。所以,学校是简化、净化、平衡的环境,应该根据影响学生的智力和道德倾向来塑造。唯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教育才得以发生。杜威说:“哪里的学校设置了实验室、车间和园地,哪里充分运用了戏剧、游戏和运动,哪里就存在种种机会,使实际生活的情境重现于校内,使学生求得知识和观念,并加以应用,使进步经验向前发展。”(《民主主义与教育》第177页)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经验的贴己性,才能让知识融入生活,并在儿童的内心产生感情共鸣。
苏氏认为校园环境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中介和保障。智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和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丰富。他希望学校的一切环境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他精心布置了校园里的每一处环境,在学校设置了发电站、铸造车间、锻工炉等各种活动室;学校还置办了木工等校园工厂;“少年建筑家”无线电工、电子学、生物化学、土壤学、杂交等各种各样的工作角;并在年幼儿童的工作角旁边,有年长的同学给他做出榜样;学校还有柠檬苗圃等暖房;在集体农庄养猪场设置了特别实验室——“心爱的劳动之角”;还有各种生物角、家务角、游戏室、故事室等。这一切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心爱的角落,在那里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获得一种人格及尊严上的满足。
(三)、“从做中学”。
杜威主张要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即“从做中学”。做是根本,没有做儿童学习就没有凭借。做就是利用儿童的游戏本能,引领他们以活动为媒介而间接地学到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鼓舞儿童开动大脑,运用观察和推测、实验和分析、对比和判断,使他们的手、足、耳、目和大脑等身体器官成为智慧的源泉。知识成为解决疑难的参考资源,成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手段。
具体步骤:按照经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引导教育学生,即思维五步:
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活动。
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3.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
4.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