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有位朋友,还有一两年就要退休了,熟悉的人都叫他老李。
老李有位独子,今年才上初三——不错,老李是典型的老来得子。
最近啊,老李越来越烦恼了。
烦恼的根源自然是他的儿子。
十五六岁正值青春期的年龄,外加正快速逼近的中考,老李的烦恼,显而易见。
他跟朋友们描述他与儿子的日常,是这样的:
老李:明天早上你想吃点什么?我去给你准备。
他儿子:眼皮都不抬,就像完全没有听到爸爸的话,也没有看到爸爸这个人,漠然地从老李面前走过,一言不发。
小雅脑海中出现了一片静悄悄飘过天空的云。
老李:切了水果准备了点心送到儿子的房间去。
第二天,这些东西被发现都躺在儿子房间的垃圾桶里。
小雅捂脸,早听身边的同龄人说青春期的孩子特立独行格格不入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一种存在。好吧,小雅现在似乎终于对这个“无法想象”有点儿概念了。
老李人脉很广,能量也不小,因此他对儿子说: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弄;你想去哪里玩儿,只要不出这个城市,我来给你安排;你想出门散散心去住宾馆,我来帮你联系。
得到的回应是——没有回应——他的儿子默默走进自己的房间,把老李关在门外。
小雅看到了那扇门,它把最亲的两个人,把孩子小时候带着他一起玩儿得欢快的一对父子,分割成了完全独立的两个世界。
身边的朋友都安慰老李,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样,况且孩子马上面临大考,压力很大。等过了这段时间,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听到我们的劝解,不想老李竟摇摇头,摆摆手:“我不烦,因为有人能制得住他。”
原来啊,老李的儿子以前曾经上过一位退休老教师的课。老教师经验丰富,教育得法,孩子的成绩起色不错。那之后啊,老李的儿子就对这位老教师言听计从。用老李的话说,别看他这儿子在家里对他自己的父亲是这样一种爱答不理沉默对抗的态度,但是只要这位老师的电话来了,任务一到,他的这个儿子就会乖乖听从,不会有丝毫反抗,也没有一点抵触情绪。乖得像一只小奶猫,顺从得似一只小绵羊。估计这位老教师也绝想不到这孩子在家中对自己的父母其实是另外一种天差地别的态度。
朋友们都笑老李,你儿子这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有这样一位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老教师做你娃的后盾,你还如此牢骚满腹,你这是故意跟我们抖包袱呢。
老李憨憨地笑笑,一边用手摸着自己的大光头。
小雅微笑,这位老父亲,心中何尝不是有着一丝落寞的?只是因了这位老教师的存在,多少可宽怀慰藉吧。
都说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另类难沟通不好管,或许这些都只是表象。这个时期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或许只是这样一位能说到他的心坎上,让他心服口服的引路人,就可安适度过此期。
从这个意义讲,老李的烦恼中,又何尝不是透着一种小确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