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22332/421b3eb15f7f1206.jpg)
01
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我们把已经订好的机票退掉了,在老家整整待了将近两个月。
好在农村空气新鲜,孩子们每天跟着我们捡鹅蛋/鸭蛋/鸡蛋,教他们玩沙包、皮筋,偶尔在门前菜地摘点菜做点当地吃食,日子倒也不觉得烦闷。
然而,有一件事情,却给我和大宝带来了不小的烦恼。
事情是这样的,这段时间四姑姐的女儿一直住在这里,她比大宝大一岁,两个小姑娘加上二宝,每天都玩得很开心。
可是,每次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姑姑们都会对大宝说:“你看看你姐姐,就比你大一岁,人家比你高一头,饭量比你大一倍,你再看看二宝,那么小个人儿,跟你吃的一样多……来来,跟他们比赛,看谁吃得多”。
我对大宝说:“没事,你就吃你的饭,吃饱了就好了”。
但大家依旧热心不减的关注大宝的饭量,告诉她要多吃才行。
面对吃饭比赛,一开始大宝还积极的跟他们比,但奈何每次都输,渐渐的开始反感起来,一听爷爷说比比谁先吃完一碗饭,就哭闹着不要比赛、不喜欢比赛。
尽管我跟大家说别总是这样逼孩子多吃饭,天天这样,孩子会心情不好,但却被大家误会我根本不操心孩子吃饭问题,因为他们认为现在都落后别人,以后追不上来可怎么办。
可是,我实在不明白,只是吃饭而已,难道孩子会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吃饱?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都不一样,既然孩子的身高体重在正常范围里,为何还要焦虑呢?
而且,我始终认为,与其逼孩子吃大量的主食来增重,不如让孩子吃得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岂不对身体更好?
渐渐的我发现,其实不止是吃饭的时候,只要是你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在一起,大家总能找到比较点。
比如,你家孩子不如人家孩子反应快,你家孩子不如人家孩子长得高,你家孩子没有人家孩子聪明……
而且,最讨厌且令人无语的是,他们比较的结果会当着你孩子的面说出来,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莫大伤害。
02
其实这种场面,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小时候,谁没有被大人拿来跟别家孩子比较的经历,谁的爸妈嘴里没有几个对于我们来说噩梦般的“别人家孩子”,谁没有因为大家嘴里的我们的“短板”而偷偷懊恼?
那时候,大概也很少有家长会挺身而出,不让他人评判自己的孩子吧?
一方面是拉不下面子,怕影响了与他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身处遍是竞争的世俗环境下,家长自己都难免互相比较,更何况是孩子。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这一代人才不想让孩子也有我们儿时那般糟糕的经历,我们才会尽己所能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记得有一期《天天向上》请来钟丽缇一家,提到给自己婆婆什么建议时,钟丽缇特别恳请婆婆:“能不能以后不要对孩子们说类似你怎么这么笨啊,你是猪吗等等言语,因为那样太伤孩子的自尊心了”。
可以说,钟丽缇婆婆的做法是很多老一辈人教育孩子时的惯常方式,他们或是为了激励孩子,或是一时对孩子失去耐心,或是经年累月形成的习惯,但是那些脱口而出的“好心”的话,其实更像一把小刀,深深的刺痛孩子幼小的心灵。
而且,但凡是喜欢拿自家孩子跟别人比较的人,他们很少会去思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速度和轨迹,而只是一味的抓住孩子的弱项,催促孩子快快朝着他们认为更好的标准去靠拢。
03
身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不知不觉间把自己连同家人一起拖入比较的大军。
比如,女孩们会比较谁更漂亮,已婚人士会比较谁的婚姻更幸福,男人们会比较谁的事业更成功,妈妈们会比较谁的孩子更聪明……
本无可厚非,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对于三观尚未完善的孩子来说,他人无心的评判,可能会被他们无限的放大,进而变得自卑和怯懦。
比如,那些小时候被别人说不好看的姑娘,通常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外貌;比如,那些从小被大人们评价为内向的孩子,一点点隐藏表达自己的欲望,渐渐的真的朝着内向型性格发展;比如,那些经常被嘲笑个子瘦小的孩子,即使后来身高赶上来,那种自卑却依旧挥之不去……
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大人们的比较,反应会更加激烈。
所以,“比较”这件事情,一定要把握好度。
首先,无论是谁拿你家孩子与他人比较,都请坚定的站在孩子的那边。
无论他人是无意还是有心的,当他们开始拿你家孩子的一些短板与其他孩子的长板比较时,请立刻想法制止,鼓励孩子做好自己就行。方法可以不尽相同,但一定不要把孩子至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次,当孩子因为他人的比较,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时,及时开导,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不一样的人生。
最后,对于那些嘴上缺门、喜欢评论他人的人,还是尽早远离吧,因为这些人往往是自己过得不好,也见不得别人过得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