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文评论
评诗(36)不问苍生问鬼神

评诗(36)不问苍生问鬼神

作者: 王卓族 | 来源:发表于2017-05-06 10:21 被阅读30次

 唐朝李商隐的诗很有特色,里面世界比较复杂隐晦. 他善用暗讽,常出奇句. 这首七绝《贾生》可作证明.诗云:"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憐夜半虚前夕, 不问苍生问鬼神."

考据诗的背景大概这样:贾生即贾谊,生于西汉. 他是一位出色的政论家,著有《贾长沙集》和《新诗》, 其中一篇《过秦论》最为出色. 近代文豪鲁迅评价:“ 西汉鸿文"

贾谊的贤能被汉文帝赏识,并委以重任.但也因政改而得罪了权贵们, 遭到贬逐. 后来又被皇帝招回,并且彻夜长谈. 汉文帝问了很多关于鬼神之事,只是只字不提天下苍生.

诗人明赞暗讽, 令人思考.无论在汉唐,抑或今天,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当今天下两大时髦:一是男女老幼好赌博;二是满天神佛寺庙多. 多少事,疑难解. 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人类甚至可以复制了人, 科技到了最先进的时代. 可是, 人们似乎比古人更迷信和迷茫.

甚至有的高官亦如此. 共产党人本是无神论者,个个信仰唯物主义,甘为实现大同世界而奋斗.如今为何又改了信仰? 在共产党治下疆域, 名山古刹也用来挣钱, 有心无钱莫进来. 世道冷酷,连佛祖也重富欺贫? 微信传言:香火鼎盛之寺院正筹划上市.让你难予置信.善哉!

在《唐诗三百首》中,此七绝敢称出色.李商隐是晚唐诗壇觉醒的代表人物. 他明白格律束缚内容的表达,该破就破. 原本绝句规定应有一联两行对仗,诗人不理会,前两行意对不工对,后两行散文入句,直接白话出手.在那个文言文的时代,可谓口语化了.李商隐不介意.

 例如,"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既不讲究对仗,亦不堆砌词藻,只朴素自然地表达主题而矣!效果反觉新奇.千古传诵无人谤. 又如,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都是同样笔法.

诗人并非反传统,当宜而宜,请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非常工整的对仗句型.另外:“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是何等妙绝呢?如此活笔,值得参考.

 学院派的书生意气,总是拘泥公式,喜钻虚华, 不敢自由发挥. 使古典诗词的传承流于空谈,闻雷响,无雨下.让人失望.

相关文章

  • 评诗(36)不问苍生问鬼神

    唐朝李商隐的诗很有特色,里面世界比较复杂隐晦. 他善用暗讽,常出奇句. 这首七绝《贾生》可作证明.诗云:"宣室求贤...

  • 今日,不问苍生,问鬼神

    不问苍生问鬼神

  • 不问苍生问鬼神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孔子关于鬼神的事。鬼神的观念就是中...

  • 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宣室①求贤访逐臣②, 贾生才调③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 ①宣室:汉未央宫前正...

  • 2018-06-20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六、问苍生,不问鬼神

    夜已经深了。昏暗的烛光下,李商隐正在夜读史书。在畅读中,史笔的闲趣、史话的精妙令他痴迷不已;他由衷地厌恶求仙访道、...

  • 不问苍生,只问鬼神

    昨天是中元节,据说七月半,鬼乱窜。在我们小时候,大人们就教我们,这天晚上天黑后,不能出门,晚上不要吹口哨,这天晚上...

  • 65、「鬼神」理论的源头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出唐李商隐之《贾生》,能够用大半夜的时间来「问鬼神」,可见话题不少,内容丰富...

  • 王林:不问苍生问鬼神

    编者按:就在不久前,中国最有名的骗子,当代旁氏骗局的创造者“王林”因患ANCA相关性血管炎、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炎,...

  • 先进第十一-3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下面问题来了: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关于鬼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诗(36)不问苍生问鬼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ye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