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把心智模式的理论作一个延伸,具体地看一看心智模式究竟会对我们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其实也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几个问题——
找什么样工作最好?
什么工作算是好工作?大家都有一些困扰,尤其是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几乎很少有人非常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会干什么。即便工作了几年之后的我们,其实还是有一点浑浑噩噩,感受不到激情,又不知道要不要跳槽、往哪跳槽。
其实问题的本质是,面对好多机会应该怎么选才能选到一个对自己最好的。
先讲一个有点鸡汤色彩的故事——
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没有回答,而是叫柏拉图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的走。在途中要摘一颗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去了。最后!他手里拿着一颗麦穗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说:“看见一颗看似不错的就摘了下来,结果没走几步都会看到更大的麦穗,可是只能摘一次,所以没有办法反悔。”
于是,苏格垃底告诉他:“你这个选择就叫后悔,你太早做了一个决定,以为拿到了一个最好的选择,其实后面有更多、更好的选择等着你。”
苏格拉底又给柏拉图一次机会,柏拉图第二次走进麦田。这回,他看到比较大的麦就按住不表,仍然往前走,结果一不留神快走到头了。为了完成任务,最终摘到的麦穗只是退而求其次,矮子里面拔将军,也不是最大的。
这次,苏格拉底对他说:“你这个选择就叫做错过,最好的机会出现了,你没有抓住,想回头已经晚了。”
这个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我们对一个不知道结果的事情,尤其是这个事情还关系到我们的未来,比如婚姻,职业,做决策时常见的两种困惑。
拿职业来说,一个就是过早地选择了某个职位,结果发现还有更好选择,但可能已经非常难回头了,只能后悔;那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着后面还有更好的机会,不断跳槽,结果职业生涯后期发现曾经的同事都混得很不错,唯独自己早早放弃。
婚姻也是一样,急着结婚,遇到个觉得差不多的就结了,结果发现还有更合适的,悔青了肠子;还有一种情况正好相反,特别滥情,结果把青春浪费完了才痛定思痛,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所以,不论是求职还是婚姻,要特别谨慎才有可能说避开这些坑。
有没有特别科学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难题呢?
因为太早做决定,以后可能会后悔,所以比较合理的策略是等一等再作判断。但是,也不能等太久,等太久了就可能陷入另一个极端,错过好多好机会。所以,要在这中间找一个平衡点。
这其实就是一个概率问题,你要在条件设定的情况下找一个最优解。有数学家做过这方面研究,发现37%是一个关键节点。
比如你要选女朋友,如果一辈子遇到过100个喜欢的女生,那么你之前遇到的前37个人一个都不要选,但是要想一下这37个人里最喜欢的是哪个。然后从第38个人开始,每遇到一个人,只要比前面37个人里最好的那一个更好,那么就可以选择跟她结婚。
这个方法的准确率怎么样?
有人用计算机做过模拟,让计算机从30个人里选出一个最优秀的,就用37%的法则去测试,结果做了一万次模拟测试,有4200多次都找到了最优秀一个,命中率是42%。假如不用这个办法,凭感觉找,那结果就只能是随机的,也就是3.3%(1/30)的概率。所以,37%的法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能够帮我们在一个未知的领域里找到一个相对最好的选择。
这个方法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要想做一个判断,进入一个未知的领域,应该采取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期的时候坚决不做选择,给自己预留一个观察的空间;一旦过了37%这个节点,就应该采取相反的策略,大胆做选择、做决定。
其实这个办法是符合我们的生活体验的。比如我们去旅游,会发现景点卖的东西特别贵。怎么样才能买到纪念品还不被坑呢?比较好的策略就是把卖纪念品的商店都转个遍,在前37%的商店只问不买,这就属于采集样本,大概了解了景区纪念品的价格,心里有数。这样,后面进到其他商店,只要有更便宜的直接买就行,通常不会被人宰的太狠。买房子也是一样,买房子之前规划一下要看多少套,前37%的房子就作为样板,只看不买,选出其中性价比最高的房子,之后发现性价比更高的房子直接决定就行了。
37%的法则也会让择业变得非常简单。给自己留一段不做选择的时间,通过各种不同职业的体验、观察就会得出最好的职业是哪一个。之后再找到更好的,就选择这个更好就可以了。
当然,这不是让我们在职业生涯的前期不停地换工作,谁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我们可以用一些更低成本的方式去完成前期的测试和观察。比如通过做兼职的方式了解行业,或者找一个行业里的熟人深度的了解一下,或者行业相关的论坛、博客、微信群,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
可能大学生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职业生涯基本上是从0开始,怎么确定37%的节点?其实也很简单,一般大家都是在大四找工作,那么这一年前37%的时间就只是广泛地跑各种招聘会,尽量的去了解信息,尽量的去实习和兼职,了解每一个职位后做个排序,找出最好的那个。以后的时间就可以去跟最好的那个作比较,找到比它更好的直接签约就行了。如果没有更好的,那就只能跟最后一个签了,这是这个办法的一个缺陷。
找到一个不合适的工作应该怎么处理?
这个办法是比较科学,但毕竟还是有错误的概率。如果说靠这个办法选到了一个你自己觉得不是特别合适的职业,那就放弃,而且越快放弃越好。很多大学生只盯着自己专业找工作,不甘心找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因为怕浪费了四年所学的东西。其实,如果说你在一个不适合的专业领域工作,浪费的可就是未来30年的职业生涯了。所以,专业对口的问题并不重要,工作后也会发现,身边绝大多数人专业都是不对口的。
经济学上有一个词,沉没成本。意思是两件事同时摆在你面前,你应该选对你来说价值最大的。如果你之前投入了一些成本,不管是金钱、时间还是精力,当有一个更好的机会出现时,按理性的选择应该果断的放弃已经投入成本的这件事,果断追逐价值更大的事儿,但是会因为之前投入的成本而放弃。
这个原理用得特别好的就是骗子。比如有人在网上冒充一个软妹子跟你网恋,聊high了就跟你约见面。你精心打扮一番就去了,可是他说还在路上,但是手机话费快欠费了,怕一会儿联系不上,让你充50块钱话费。这时,你可能就意识到对方八成是个骗子,但你又很容易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他不是个骗子。因为大老远的跑过来,时间、精力、花销,这些都是沉没成本,你会因为不想白白的损失这些投入,咬咬牙就把钱给打过去了。
在工作中,我们也经常受沉没成本的影响,学了四年的专业课,不甘心选择一个专业不对口的职业。所以,我们尽量不要从这个方向思考,这会让你错过好多的机会。
工作中遇到冲突、挫折,怎么用职业的心态去面对?
本书反复强调职业心态。每个人都会对公司、老板产生一些冲突,面对这些不顺遂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有朋友说,他的老板让员工都去读道盛和夫《干法》,但是这本书里讲的都是老板喜欢听到的话,比如“热爱工作”、“通过努力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在他看来那这都是些空话、鸡汤,这是给员工洗脑。这种思考就是把自己跟老板对立起来了。
其实我们在工作中跟老板出现矛盾的时候,一般来说有两种解决的心态——受害者心态和掌控者的心态。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假如说你是公司里一个团队的小领导,负责带领团队做一个新的项目,但是手下的团队最近不太安生,很多人纷纷提出离职,导致项目运营陷入了困难。
受害者心态
“这些人太没劲了,加入的时候说的好好的,相互帮助,相互成长,结果干了不到一年就一个个撂挑子了,太让我失望了,不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任,遇到困难就跑!现在的教育也有问题,这什么社会风气,年轻人都没有责任感!”
“公司其他部门的员工也都是年轻人,也没出问题,是不是你的管理有问题?”
“那些部门跟我们一样吗?我们是新部门,钱又不多,什么东西都得摸着石头过河,压力太大了。那群高层领导又不懂战略,就知道拿我们当枪使,员工离职是我的问题吗?”
“你是不是没有做好领导的角色?听说好多人走是因为看不到希望,你得给员工一个清晰的期望,让他们知道每天在干什么,大部分员工其实钱稍微少点不要紧,最怕的是人心散了。”
“这些我不知道吗?但我哪有时间去做这些?我为项目拼死拼活的,每天没白没黑地工作十几个小时,哪有时间搞这些虚的东西?我忙成这样他们还好意思走,我也是心寒了。”
这就是受害者心态,逼着大家理解自己,永远都是别人犯了错但惩罚在自己身上了。受害者心态的人永远喜欢用的句式就是——“我知道……,但是我的困难你们不懂,……”,他喜欢陷入这种文字游戏里。受害者心态走到极致就是你祖上犯罪道路,那些死刑犯在被执行死刑之前,很少有人忏悔,他通常会说;“我是不对,但我也没办法,社会就是这么不公平……”这就是一死结。
假如你在工作上在某一瞬间真的特别想抱怨,马上就要进入受害者心态的时候,不妨做一个受害者损益表,假如用受害者的心态表达自己的情绪,收获的是什么?可能是别人觉得你很可怜,认同了你的不容易,这样你就会有点小开心;损失的部分什么?可能很绝望,让别人戳到痛处。
然后,切换一种模式,想想假如是一个掌控者的心态,应该怎么思考问题呢?还是刚才那个场景,对话的内容可能就不一样了。
掌控者心态
“我是有一些责任的,在他们离开之前,他们的言行举止其实有很多迹象了,我要是早能察觉出来,然后平常多聊一点,可能就不至于这么糟糕。我忙住处理工作,就错过了说跟大家好好沟通的机会,这个确实不应该。”
“没事,其实也不是你的错,你也很忙,平常又没有时间管理,情有可原。”
“听上去是那么回事,但是我毕竟是这个团队的管理者,即便工作忙,也应该先做好管理,没有管理,整个团队就乱成一锅粥了,我做再多也撑不起整个项目来,我的职责应该就是管理好大家,把大家的激情调动起来,这样整个团队才能把这个项目撑起来,我也不至于自己这么忙。所以,还是自己没理顺这个关系。”
“这也不能全怪你,公司给你安排了这么多活儿,又是一个新的业务部门,本来就不好干。”
“这个项目确实很困难,但这是我主动接下来的,我早就想到会很困难,要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固定成型的打法,做不出固定的计划,我都清楚。这么多同事愿意跟着我来这个项目,就是因为他们有冲劲、有创造力,想做一个有挑战性的项目。我本来可以利用他们的心态当成一种优势,克服项目的困难,结果没做好。”
“你要是早点知道这些道理,早点做工作,可能团队就稳住了。”
“现在也不迟,我对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我会调整管理的方式,不管剩下几个人,我都会用一种新的方式去管理,找合适的人补充到现在这个团队里,让项目继续运转下去。”
这就是掌控者应该有的一个思考方式,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遇到问题就想解决方案,想想有没有改变现状的可能性。即便别人帮忙找借口,自己都会主动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这不是义气,而是真正能改变的只有自己,那么就从自身调整做起。同样,也做一个掌控者损益表,想想如果这么思考问题的话,收获的是什么,损失的又是什么。
受害者损益表最大的收获,其实就是发泄了一下情绪,最多也就是被周围人认同,证明自己没错,都是别人的错;而最大的损失就是非常失落、绝望、无奈、无助,事情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
而掌控者损益表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因为掌控者时时刻刻都在自省,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到原因就可以顺着原因找到解决方案,最终就可能把这件事逆转。而最大的损失,其实就是有压力,因为所有的问题自己扛,会让自己压力特别大;还有一个损失就是面子问题,自己扛问题,怎么着都会折损一些面子。
比较一下会发现,受害者跟掌控着这两种人的收益跟损失,对于做事、解决问题真正有帮助的明显是掌控者。这是一个很清晰的结论,很简单的道理。
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掌控者,而是受害者。即便我们吐槽领导不纯粹是人身攻击,但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儿?吐槽完绝对不会更舒服,一定是情绪更激动了,对领导的认可更低了,对公司的不满加剧了,最终要么加速我们离开,要么跟领导的这沟通更加不畅。
退一步讲,领导肯定是希望所有员工不抱怨。对着干,就是没把思维模式的中心放在自己身上。从权衡利弊的角度来看,我们得到了啥?会收获一个更好的职业生涯吗?
无论什么问题,主动沟通就是在推进这件事往好的方向发展,而抱怨只是让双方的矛盾加剧,不信任程度加剧,让事情更得不到好的解决,这对我们的职业生涯不会有帮助的。而且,沟通的过程中也会磨炼我们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时对职场有帮助的。
所以,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是非常容易的,而且我们遇到冲突第一反应还是去抱怨,因为这是人的天性,很少有人能第一时间自省。但是,一旦形成比较好的思维习惯之后,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一个提升。
人根深蒂固的是一种情绪动物,而理性这个东西是随着科学思维的出现才逐渐流行起来的。所以,我们先天比较容易情绪化,抗拒理性,但只要有意识地往这个方向调整,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帮助。希望大家用一个理性的、能够权衡利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成为一个理性人的基本标志,而情绪化的,或者靠直觉去判断、做一些事,往往会让我们在多年后后悔。
(搜索路径:先保存至相册,在微信扫码,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