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浓)

想开个书吧,但是家人朋友亲戚一致反对,反对的理由,简直无懈可击。
第一呢,我从来没做过买卖,一直在给别人打工,从来没有经营管理经验的话,根本就干不好嘛,无论做什么都不行,因为毕竟没有类似经验么!
第二呢,书吧?在这二线小城市?根本开不起来嘛!因为各个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中低收入的小城养家糊口就不错了,哪儿有那心思找一花钱地儿看书?不靠谱!
第三,你都不年轻了,不得养家糊口啊,还学人家小年轻玩儿票呢!好好上班不行么!……
嗯,都很有道理啊。
分析一下吧:从来没有过,不代表就没有市场,去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市场打开;没有经验,谁干一份新工作是有经验呢?不都得学么?至于抛开工作……这却很重要,得好好想想仔细考虑啊……
但是现在听到的全是一边倒的反对之声,一个支持的都没有,甚至,没有参考意见。
先说一下我的前因和大致构想吧。
经历过比较大的打击后人都会经过一些深入思考,当时的我,在家里时刻感觉郁闷和压抑,然后独自出来溜达,缓解忧虑焦躁与不安。
空空荡荡的大街上,感觉自己挺傻的,一个女的,大半夜出来,没有人陪着,就这么个人孤孤单单在几乎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晃悠,怕被人误会怕被人同情只能快步匆匆装作要赶路,其实心里压抑难当,有很多话不敢也不想跟家里人说,担心他们知道,怕他们年纪一把还得为儿女揪心太不孝了,就只能瞒着他们,无论大家小家有家不能回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晃……
路过的行人看你的眼光也很怪,这干嘛呢大晚上的……
当时就想,如果有一个地方,能让你在那安安静静的去思考一些问题,安静的打发时间,啥也不要考虑就静静的坐着享受自己的那种孤独,不需要看别人眼光就好了。
可是,找了半天根本就找不着这样的所在啊,酒吧?不是每个人都好那一口儿吧?
百无聊赖翻看朋友圈,看到出差在外的朋友发的图片,是大城市的那种类似自选超市类的书店,就是自助式书店,刷卡就可以进去了,进去以后有自动的触摸屏式的显示屏,选择你喜欢的书,交上钱就可以拿出来看了,我觉着挺好,类似书吧的这书的超市。结合当地特点兼收并蓄啊,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呢!
自小特别喜欢看书,爱看书的我应该不是属于极个别的特例吧,跟我有共同爱好的应该不在少数。就想给同类人,有这么一个群聚的地方,释放压力和心灵地方,不需要很高消费的地方,现在人的压力也太大了,是不是呢。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目前国内每年超过28.5万人死於自杀,占全球每年自杀死亡人数的4分之1,人数之多更成为第5大死因。据估计每年有逾200万人自杀不遂……
有没有一个地方,让那些在晦暗时期能够寻找到的心灵休憩的地方,荡涤心里阴郁、过滤心底垃圾的所在……感受那些自私美好,满血复活,从新积极向上阳光起来……
而我现在还没达到那个能力玩票似的去做,像那些有钱人一样,拿出一部分钱来,按自己的喜好去开一些店,挣不挣钱倒是其次,就是为了玩儿……,我是达不到那一步的,我还希望通过它在帮助同类人的同时还能通过努力操持同时能达到养家糊口,这就需要好好策划了,如果实在没有市场确实不能干,但是我总觉得它是有市场的,前期调研和策划及后续如何经营。
书吧的主要受众对象,主要针对白领和学生群体,针对工薪阶层减压的地方,消费不要求很高,工薪阶层可以接受的那种。
售卖书、看书(会员制)、刷卡进门方式,进门布局(分门别类的书籍区域、看书记笔记的休闲区域、简单写书评的留言区域、进口小食品及茶咖啡的减压区域、每周推出一本店长推荐的书籍,留言书评评价首位的有神秘礼品赠送、定期邀请网络写手分享会、不定期读书会)。
烟台没有休闲书吧,有的仍然是传统一些的新华书店、稍微灵活一些的休闲书籍多一些的私营书店等。
从来没有休闲书吧,那它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啊,希望自己不留遗憾,全力以赴。
“梦想写在沙滩上,目标刻在岩石上。”
从“写”到“刻”,却注定是个艰苦的过程,不单单凭想象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