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长期搞理论工作,也爱做哲学的思考,尽管我凭推理能认识许多人,但我最终只看实践。笑靥如花的脸只是表象,行动和结果才是本质。
(一)
怎样识人,是困扰许多人的一个问题。这既需要经验的积累,阅历的增加,更需要掌握哲学工具。识人是一个主观行为,使之精准,就要尊重实践第一,存在第一,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从而基本上不跑偏。
按照实践第一的观点,主要看他怎么做。他怎么说只是一个参考。生活中有的人嘴甜,有的人嘴直,但这是次要的,主要看他做的事是什么,是否出以公心。事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一个人嘴能假,但事不能假。
看一个人是不是说谎,主要靠常理和常识来判断。当然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我记性好。我说过在我跟前不要说谎。真话是不怕重复的,就像真理不怕重复一样。但假话怕重复,如果你现在说的是假话,过了几年在说同一件的时候,你说的就会不一样,但你原来说的话我偏偏都记得,所以我能识别你是一个靠不住的人。虽然这需要时间,但识人是需要时间的。但有时候人家不想跟你说某件事,撒个谎,那是另外一种情况。你问了,是你的不是。
我看人的优缺点的时候也是辩证的看。优点有时候从另一方面来看就是缺点,缺点反过来看可能也是优点。我一般从一个人的优点来寻找它对应的缺点是什么,也从一个人的明显短处来寻找他是否有对应的明显的长处。当然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我相信一个真正专注事业的人,是不可能拉拉扯扯的,因为他的长项是干事儿。而一个不热衷于事业,又想往上爬的人的人,他可能就热衷于拍拍搭搭、拉拉扯扯。但在风清气正的情况下,这样的人市场会越来越小,会没有市场。当然,既不干事,又没”情商“的人,同样会没有市场。一个人不管能力大小,关键要把心思用在事业上。
一般来说,真正人品不好的人总是极少数。王阳明说,臂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好人,最起码能保无虞。其实在职场上,基本上都是不错的人。但为什么会感到有的人不太好呢,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太热衷于个人名利,事做的过分了。一时一事看不出来,但随着时间推移,就能看的很清楚,就会有一个能干的领导出来,代表大家主持公道。那些事业至上,在名利上不争不抢的人,也会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因为这样的人对大局是有利的。当然对有些人和事儿,不必一时一事斤斤计较,要从大局着眼。但是要记住,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姑息和放纵某些人和事,就会影响我们的事业。
(二)
有的人有哲学的形式而无哲学的实质,有的人有哲学的实质而无哲学的形式。周恩来没有写过哲学著作,但他的一言一行都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这是一个有哲学实质的人。周恩来哲学极为鲜明的特色就是求同存异。正因为求同存异,我们党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一棵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何况是有思想的人。求同存异作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应用于事业和生活,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职场的合作,凝聚力量和人心。
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要维护好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夫妻关系等等,就要使同一性处于主导地位。同事的目标是事业成功,夫妻的目标是生活幸福,朋友的目标是情有归属。只要目标相同,不论是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就有了同一的基础。求同存异应用于实践中,其实是一种方法论,真正的成功者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如果认可求同存异的方法,就要把眼光盯在相同的一面,盯着积极的一面,多说鼓励的话而不是泄气的话,多提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破坏性的意见,多看人的长处而不是短处。尽量包容让自己不太舒服的人和事,只要善于换位思考,其实没有什么不可以包容的。这其实就是一种阳光心态。有了阳光心态,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让人感到温暖,愿意与你依存,而不是排斥。当然,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不能只讲一面,还要讲另一面。就是在根本原则问题上,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钢筋铁骨,不能动摇。
(三)
茶本无香,用茉莉花窨就是茉莉花茶,玫瑰花窨就是玫瑰花茶。小时候我就听父亲说过,商店里卖茶的是不允许擦雪花膏的,否则茶就会串味。
人亦如茶。人本单纯,只是受各自生活圈子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走上社会以后,同什么样的人常在一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君子交,则为君子。与小人交,则为小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一个人经常跟谁在一起,基本就能判定他是谁。所以好像是鲁迅说过,看一个人的朋友,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在一个频率上的人,往往能引起心的共鸣,往往能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这一点,直觉会告诉你。如果与自己敬慕的人不在一个频率上怎么办?那么就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的频率,你们能在一个平台上交流了,你就会成为你所敬慕的那样的人。但如果你出于功利、势力而经常与心术不正的人在一起,那么时间长了,你也就像会被传染上恶疾一样,成为一个不走正道的人。
(四)
言为心声,说的与想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有点儿类似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心里想的是第一性的,说的是第二性的。但说的与想的并不能完全一致。有的是不想真说,有的是不想全说,有的是表达的不顺畅。但一个有阅历的、熟读有字书与无字书的智者,凭着未被蒙蔽的直觉,其实就是王阳明说的良知,就能听出对方话的本意。
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性,人也有这个本能,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在职场上,一个成熟的人一般不会恶语伤人。传统文化讲究多做少说,敏于事而讷于言,毛泽东给两个女儿分别取名李敏、李讷,就是这个意思。
一般来说,中听的话不一定是真话,但不中听的话往往不是假话,除了愚蠢的人,一般没人会说不中听的假话。在生活中,有时不中听的话是良言,但这取决于你们的关系,志同道合的同志良言苦口,与你甘苦与共的爱人刀子嘴豆腐心,与你心心相印、胸怀坦荡、希望你好的朋友会直面你的错误,对这样的人,你应心怀感激。对这样的人,你只要看事儿就行了,事上见真张。同样,对嘴好的人,你也要在事上看真假,假朋友在事上、在利益上往往会撕下温情脉脉的面纱。
但平时嘴黑、嘴臭的人也有,但这样的人往往是心胸狭隘的人,因自卑而产生自负,因心理阴暗而嫉妒阳光。对这样的人不必介意,但也不必多接触。这样的人,人缘也是不会好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嘴上与你交流不多,但心里充满敬意。这往往是由于你的年龄大,或者级别高,或者资历老,或者人品高尚,或者水平太高,或者美丽非凡所形成对你的敬而远之,这如同一个美的令你窒息的人,你反而不敢面对。
(五)
鞋子穿着是否舒服,
脚会告诉你。
行走时谁为你遮风挡雨,
牵着的手会告诉你。
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朋友,
遇着的事会告诉你。
古老的箴言是否管用,
心口的伤疤会告诉你。
实践是一切的试金石,
这用不着谁来告诉你。
(六)
水平也好,能力也好,情义也好,一切都要在事儿上见真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王阳明心学重在实践,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相通的,正因如此,毛泽东的实践论大量的吸取了王阳明心学的精华。
事是试金石。如果需要你写材料,但是你躲避了,那不是因为你忙,而是你心虚不会写。如果需要你协调个事,你说条件不具备,不肯去,那不是条件不具备,有馅饼儿在你嘴边,你一张嘴就可以吃,那样的条件不可能有,因此,你不肯去干,只能说明你心虚,不会协调。如果朋友家里有事,需要你搭把手或者露个面,前提是并不违反原则的事情,但你不肯去,不是因为你忙,而是因为你心里算计这个朋友没什么用,或者直白的说,你根本就不是真正朋友。
我长期搞理论工作,也爱做哲学的思考,是一个在思想上昄依了实践哲学的人,无论别人怎么说,或你自己怎么说,我都不为所动,尽管我凭推理能认清许多东西,但我最终只看实践。笑靥如花的脸和一张冷屁股都是表象,行动和结果才是本质。
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跃吧!
这里有玫瑰花,就在这里跳舞吧!
只要盯住事,就不会被假象所蒙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