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做别人家的孩子

作者: 诺善之言 | 来源:发表于2017-03-23 11:01 被阅读89次

    接到一个电话,让我忍不住想吐槽。

    打电话来的是明妈,她有个儿子叫小明。

    小明读小学五年级,我女儿读初三,所以小明妈妈就觉得我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定比她要强上许多;然后,就打了我的电话。

    “接下来有一个比赛,你觉得小明去参加好吗?”

    ……

    我有些微愣。

    这是一个作文比赛。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小事。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一件小事,明妈干嘛还要特意打电话给其他人征询意见呢?

    难道说,小明并不愿意参加,是他妈妈硬逼着他去的?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问道:“小明自己愿意去吗?”

    “他自己愿意的,所以我想问问你,我们要不要参加?”

    小孩自己愿意参加比赛,然后妈妈还要问其他人这事要不要去做,这是什么情况?

    虽然有些微微愕然,但出于慎重还是追问了一句:“这次的比赛内容小明是知道的,然后他自己也愿意去参加,对吗?”

    “对的对的。”电话那头明妈一叠声地应着,“是小明的同学知道有这个比赛,让小明和他一起去参加的。”

    “那不是很好吗?你让小明去参加就是了,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有些不解。

    “可是你不知道,那个同学的作文是很好的,他平时写的作文就一直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读的;但是我们家小明的作文不行,我担心小明拿不到名次会不会受到打击。”

    还没等我有任何回应,明妈继续在电话那头说着:“你不知道,我们家小明真的很不行;做作业的时候思想一直没法集中,效率是很低的。哪像他那个同学,是班里的学霸;那个同学参加比赛是肯定能得奖的,我们家小明就是一个陪衬的。”

    明妈说越激动,内容也早就从比赛扯到了其他的地方;翻来倒去的那几句话里,透露出的中心意思就是小明是不行的。而且,所有的方面都不行。

    电话这头的我开始心焦,深吸了两口气,终于等到明妈换气的档口,抢到了插话的机会,赶紧说了几句。

    原句就不写出了,大意就是对于这样的活动,我们作为父母的当然应该支持。

    理由在于:

    1、这样的比赛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的机会,他愿意去尝试,作为父母当然应该支持。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孩子本身对这次比赛很感兴趣。

    2、比赛的结果如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果能获得好名次,对孩子来说自然是一种鼓励;而万一得不到理想的成绩的话,对孩子来说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前提是,做父母的不能提前给孩子“不行”的心理暗示。

    听了我的一番分析,明妈终于放心了,就在她喜滋滋地准备结束通话给小明去报名的时候,我却喊住了她,很认真地跟她进行了以下这些对话。

    “明妈,还有个事儿要跟你说一下。”

    “嗯,什么事?好,你说呢。”

    我跟明妈说,希望她以后再也不要拿小明跟他的同伴进行比较,因为这样的做法很不好。

    “为什么?”

    听得出明妈有些微愣,随后似乎为了证明她是对的,紧接着说道:“哎呀你不知道,我们家小明是真的不行啊!”

    我顾不上礼节,赶紧打断她的话:“明妈,你给我几分钟时间,先听我说。”

    我告诉她,把孩子跟同伴进行横向比较,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如果父母是当着其他人的面表扬同伴而贬低自己的孩子,那更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但是遗憾的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相反,在我们的周围一直都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父母。对于他们来说,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要好;而且,还好的不止一点两点的。

    我们的孩子是被“比”着长大的孩子。

    你看,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常用语句可能是这种样子的。

    孩子考得不理想,他们可能会这样说:“你看,你们班的小刚考了95分,你怎么才考了85分?”

    孩子的成绩考到了90分以上,他们也会说:“你不要以为90分已经很好了,你们班这次考得都很好。你要看看自己的90分是排在第几位,试卷内容容易的话,是不能光看成绩的。”

    孩子如果性格比较内向吧,他们会说:“这孩子太老实了,成绩好又有什么用呢?不是说接下来的社会是只看情商不看智商的吗?像小强那样嘴甜活泼的孩子才讨喜呢。”

    而孩子如果性格外向吧,他们又会说:“我倒还是喜欢性格沉稳的孩子,就像那个丽丽一样,斯斯文文的,看着就舒服。”

    总之是只要对着自己的孩子就是百般挑剔,而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满眼放光,看到的都是舒心的内容。

    不少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就被迫进入了“被比”的行列。婴幼儿时,比长牙的时间、比学会走路的时间、比开口说话的时间;青少年时,比学校、比成绩、比学历、比奖状多少;成年后,比收入、比工作等等。

    最让我感到奇葩的是,竟然还可以拿身高来进行比较(有感而发,此处不展开),真是让我感到无语。

    父母这样做的根本原因。

    许多父母认为,当着孩子的面表扬其他的孩子,是帮助自己的孩子找到了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可以鼓励自己的孩子向榜样学习,从而得到提高。

    父母的这种做法虽然是出于善意,可是事实上却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他(她)会认为父母是最爱自己的;一旦他们听到父母当着自己的面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时,难免会产生小小的失落情绪,以为父母不爱自己了,至少不那么爱自己了。

    而如果是经常性当着孩子的面夸奖他的同伴贬低孩子的话,那么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从而产生自卑的情绪,对今后的人生都会产生影响。

    更有甚者,可能还会对榜样产生嫉妒和回避心理;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这种状态的话,慢慢地心灵就会扭曲,对于优于自己的人产生甚至会产生敌对情绪。

    “没这么严重吧?”明妈有些疑惑,显然并不相信。

    “绝对有。”我很是斩钉截铁。

    接着,我给她举了个例子,是我亲身经历的。

    前段时间在一次聚会上,在座有两位八十多岁的长者;两位都是男性,两人是亲戚,我们姑且称之为A和B。

    聚会的氛围很好,每个人都相谈甚欢;就在聚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A忽然悠悠地叹了口气,然后对B说道。

    “你知不知道,我一直很羡慕你?!在我爸妈的眼里,你是最好的;每个方面都比我好,我没有哪个方面能够超过你的。所以一直叫我向你学习,从读书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我工作了,等我孩子都大了,还在叫我向你学习。有时我都会怀疑,我是不是他们抱错的,你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

    A半真半假地说完,B和周围其他人自然也是半起哄地安慰了他,一场牢骚就这样化解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就因为当初A父母的这种比较,所以让A的这种郁闷和心结一直持续到了八十多岁还存在着;虽然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经黯淡成了几句牢骚而已,但是在当年的时候,肯定给A造成了极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否则的话,A也不可能到了八十多岁,还对这种比较耿耿于怀。

    可见,这种比较的伤害有多大!

    “那应该怎么办呢?”明妈显然是听进去了。

    可以拿孩子进行“纵向”的比较。

    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那是一种“横向”的比较;而拿孩子的“昨天”和“今天”进行比较,就是一种“纵向”的比较。

    父母可以把眼光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每天都发现一些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孩子点滴的进步,父母都应该进行肯定和鼓励。而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肯定时,一定会受到鼓舞的。因为当孩子接收到来自父母的肯定时,他(她)会欣喜地感到自己的努力收到了成效,从而会产生足够的动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努力。

    最后的做法,我反复啰嗦了好几遍,就差敲黑板划重点了;电话那头的明妈连连应声,让我终于觉得心头的那块大石头落地了。

    最后,我还是要啰嗦一句:衷心祝愿天下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永远不要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我不想做别人家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dz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