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2021.12.26学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是阳,是表面,为道是阴,是看不到的。为学是为道的前提。学的是如何积德,如何知礼,如何心正。自己的知识在变多,自己的德行(阳德)在变多。为道要损“我执”损自认为的“功德”虽然我做了很多事情,但这些事情好像跟我又没什么关系,如此才能留下功德。损贪嗔痴,损自伐,自章,自是。不留念,不驻相,去我执。 真正的得道之人是先立功行,后忘其心。做完事挺开心的,忘记了也不会出去说。这是真正的大智若愚。第一个损忘其功德,第二个损忘掉心。心达到空灵的状态,像镜子一样。 就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得道了,到佛地位了。 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 无为产生无事,不主动的找事,做利于百姓的事。以百姓的心为心。 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抑郁的核心,都是由于为自己考虑的太多。如果是为他人想,肯定抑郁不了。 抑郁是老天给人的惩罚。只有圣贤智惠能解旧。 病根在于我执。 不学习,光自己打坐没有用。必须经过佛家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波若。布施是帮自己发财。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底层逻辑是修德进业。而不是学机巧。知礼的人早就都成功了。 善良是外化出来对别人的表现,外化成为礼,处处为别人着想,而不是自己说自己善良。体谅他人。 教育孩子要知礼。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事,少说话。 大爱很快乐,自私的爱很痛苦。 0:49曹德旺金刚经。 当有一天把所有的欲望,贪嗔痴都去掉了,做布施,忍辱,达到这种状态,心是非常空灵的,就像镜子一样,可以遍观一切,就是佛地位,就是得道,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可以看得到。 佛经看寿记,看第几世能成佛。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达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状态,这叫无为。核心是不住相而为,不带着功利心去做事。 先得分善恶。自以为是的认定,可能是伤害了别人,只是别人没有说而已。 圣人君子,是以别人的判断为判断,以百姓心为心。 夫妻双方,以对方的判断为判断,以她觉得好为好。如果生活在我觉得中,世界就变形了。 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被人家“为”,如果一个人为了什么目的去接触你,你肯定不舒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相信事做好了,钱自然就来了。成人才能达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