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绩效管理
(六)团队中的互动: 个体当责

(六)团队中的互动: 个体当责

作者: 企力培训Eric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11:22 被阅读0次

    企业界,有些人把“个体当责”视同“个人当责”,不做区别;其实,也并无不可。只是,“个体当责”是比较偏向在一个工作组合中,一个个体与其他个体及整个团体之间的群我与互动关系。严格说,“个人当责”仍是“个体当责”的基础,但在实际应用上两者是有其相通处。

    在一般的工作组合中,两个成员(R1 与 R2)也许各有专精,且分工良好,彼此间并无直接或间接的重叠;但,有了“个人当责”后,他们:
    ☼ 想把最后成果做得更好、更大。
    ☼ 或,想在过程中更主动、更积极。
    ☼ 或,想更加多几分努力,以确保交出成果。

    于是,R1 与 R2分别有了A1与A2 。 但,A1与A2也不一定有交集。然后,他们体会并认清了“个体当责”:想到、看到机会可能要互动、互助,互惠、互利,甚至于互相挑战,以达到山巅、以达到共同的最后目标。他们想:这样做,可能更有意义。于是,A1与A2开始可能有了交集的良机。

    个体当责的意义是,在团体或团队中,首先100%地扛起自己责任,然后再加一盎司或10%,藉以强化自己或支援别人;支援时,或相配合、或互挑战,为的是要共同完成团队佳绩。


    商场如战场?有时也没那么严重,它像球场;那么,就让我们来好好打一场好球吧。

    5.1个体当责:好好打一场好球

    1. 受害者的世界: 典型案例:“谁掉的球?”
      ☼ 应该不是我。
      ☼ 不应该是我。
      ☼ 居然会是我,却没人告诉我。
      ☼ 又为何不早一点告诉我。

    2. 独立贡献者的世界: 典型案例:“在我辖区内,绝不会掉球!”
      ☼ 一群有能力、能独立的工作者;的确不易掉球,但互动很少。
      ☼ 是高手;近乎百发百中、绝少失手;但,时而不太合群。
      ☼ 纵使球队失败,我个人仍算是成功的。
      ☼ 有此专技,当可无虑换工作、走天涯,我想。

    3. 个体当责运作中(一): 典型案例:“我们捡球、传球、运球、抢球!”
      ☼ 一群有能力、能独立的高手,互动增多,个人责任圈已扩大。
      ☼ 行有余力,总是伸出援手,不论远亲或近邻。
      ☼ 好急,想帮助他;但,有时有些鞭长莫及
      ☼ 个体当责区,下次设计应更有技巧些,方便互动得分

    4. 个体当责运作中(二): 典型案例:“好好打一场好球!”
      ☼ 我们运作球给队友得分。
      ☼ 传球传到队友将到之处。
      ☼ 接球接在未来默契点。
      ☼ 队友能迅速补位。
      ☼ 距离正好;伸手就互可击掌鼓励、或近距离挑战个别企图。

    5. 角色与责任冲突: 典型案例:“我们也常互抢球、或互踢球!”
      ☼ 饶有能力的“个人当责”工作者; 但,时而意外互抢或相互礼让。
      ☼ 有时热心过度,侵入他人责任圈。
      ☼ 有时,舍己为人、误人误己。
      ☼ 有个人当责,但个体当责运作不良。基本责任区,明显设计不当。


    5.2根基:当责真意与个人当责

    个体当责的基础是个人当责。没有个人当责,个体当责很难确立并运用。当然,如果对当责本身的真意不能慎思、明辨、笃行,个人当责也是无从发挥。个人与个体当责的缺乏在团体中所造成各种脱钩现象,就如我们常常在职场中听到的:

    ☼ 那不是我的工作、或那不是我部门该做的。
    ☼ 我不知道,你是这么急着要这资料。
    ☼ 没有人告诉我怎么做。
    ☼ 应该有人告诉我,不要这么做。
    ☼ 如果你告诉我,这事这么重要,我早就先做好了。
    ☼ 这件事错了,但有人告诉我这么做的。
    ☼ 我以为,我告诉过你了。
    ☼ 我的人掉了球了,但不是我。
    ☼ 没有人对我做的事做追踪,应该是不重要的事吧。

    如此这般:没人接球、四处掉球、没人捡球、到处是球评、到处是无奈与无辜者。

    个体当责既是当责的一种,我们就以当责概念,检验个体当责:
    1. 一种关系—— 双向沟通,两者之间的一种默契乃至契约;不只是自己独思、自我发挥、自行奋斗或我行我素。
    2. 成果导向—— 不只各自为营,常想邻居,要集体成果。
    3. 需要报告—— 报告进度、报告成果;报告已完成的,更报告未完成的;报告自己闯的祸,避免别人因此闯更大的祸。
    4. 重视后果—— 后果如债务,无法轻率了事;不理时会更恶化、更误事。
    5. 改进绩效—— 不是等待秋后算账、欢迎他人随时回馈以及时改进,随时提升成功机会、减低失败冲击。

    个体当责要素中的“报告”常是个体互动关系中较弱的一环。团队中成员间常不知通报、不愿通报、报喜不报忧、隐瞒实情。富有个体当责者会让自己所做、所为为别人所知所悉;

    如:自己刚刚闯的祸,会增加队友多少麻烦,要求预防;而不是等他闯更大的祸,可以盖住自己原有小祸。也想知道别人所做、所为对自己、对团队有何正面或反面影响;还有,自己可否预先在未来处准备帮忙;做完自己事后,也很“鸡婆”,爱管“闲事”—— 如,邻人瓦上霜、及远处城墙火等,只要那些“闲事”会对本团的集体成果造成冲击的。

    个体当责除了各个体间的互动关系外,也与管理阶层互动、互助或互补关系。换言之,个体当责,在当责的整体架构上,是承先启后的:

    承先,是承接了个人当责的基础—— 个人当责有两大意义所在:一是真正体会并认清了当责本身的真义,二是为了交出成果愿意多加一份心力与精力。这是一段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自我精炼(self-mastery)与自我纪律(self-discipline)的过程。

    启后,是开启了随后 “团体当责”的先声—— 开启了团队中个体成员互动、互助、互成的关系。虽然,还是以个人为主,但有了合作与分享,其成果观也由个人成果,更趋于集体成果(collective results)。

    因此,整个心路历程是简单若此:我负责的这一部分一定会完成,还会再多做一些;而这多做的部分,会考虑到与队友的互动、互补、互助;为的是要团队的集体成果。

    再下一步呢? 就是结结实实的团体当责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团队中的互动: 个体当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ho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