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是春秋战国之交,晋国六卿的故事,春秋以来,天子式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末期,诸侯式微,甚至于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晋国有六卿,分别是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掌控着晋国的国政,轮流担任执政官,国君逐渐沦为摆设,那么六卿是如何一步步变为三卿,最终演变为三家分晋的呢?
先从老赵家说起,“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赵简子在公元前497年接替智跞执掌晋国国政,这时候的晋国遭到各个盟国的背叛,霸主地位名存实亡,赵简子执政后,晋国六卿便发生了内讧。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赵简子的同族亲戚赵午控制着邯郸城,城里却有五百户卫国老百姓属于赵简子,是当时卫国人为求和献给赵简子的。赵简子当时向北发展从狄人手里抢到了晋阳,并修建了晋阳城,当时晋阳位置偏远,又靠近狄人,没有人愿意去居住,赵简子便想把邯郸的五百户老百姓迁到晋阳。
赵午很爽快的答应了,可是他的兄弟们却担心得罪卫国人,便假意进攻齐国,引来齐国反击,随后便以保护这五百户卫国人为由把他们送到了晋阳。赵简子感觉赵午行动太慢,有抗命之嫌,便以族长身份召赵午前来晋阳问罪,赵午到了晋阳,很快就被杀死了。
赵简子回到都城绛城,邯郸城进入紧急状态,准备对付赵简子,范氏和中行氏跟邯郸的赵氏有姻亲关系,在绛城准备帮忙。形势对赵简子不利,有人建议先发制人主动攻打范氏和中行氏,赵简子没有采纳。没几天,范氏和中行氏便攻打赵简子,赵简子逃到了晋阳。
范氏和中行氏围攻晋阳城,围城期间,其余三家也没闲着,韩氏、魏氏与范氏、中行氏有过节,智氏想驱逐中行氏,以自己的人取代中行氏,三家请示晋定公后,在绛城进攻范氏、中行氏。奈何三家不齐心协力,没能取胜,范氏、中行氏过度膨胀,便举兵进攻晋定公,引起国人的反对,都帮着打范氏和中行氏,最后范氏、中行氏战败,逃到了封邑朝歌。
虽然齐、卫两国一直在帮助范氏、中行氏,经过数次攻打,范氏、中行氏先是逃到邯郸,再逃到柏人邑,最后又逃到齐国,从此以后晋国只剩下四卿了。经过多年混战,赵简子夺得了邯郸、中牟两个大城。执掌晋国国政二十二年的赵简子于公元前475年去世,其子赵襄子赵无恤即位。
赵无恤为赵家夺取了代地,代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马,为赵国以后解除异族的威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氏拥有较多的封邑和军队,综合实力在四家里面排第一。赵简子死后,智伯接替他成为执政官。公元前458年,范氏、中行氏出逃齐国二十多年,但是封邑还是原封不动,于是智伯带头,叫上韩、赵、魏瓜分了两家的土地。
这一行为,触怒了晋出公,晋出公联络齐、鲁,想调兵灭了自己的四卿,被四卿联合粉碎,晋出公客死楚国,智伯立了晋哀公。智伯愈发膨胀,感觉自己厉害的不得了,便想给韩、赵、魏三家脸色看,借机戏弄他们。
过段时间,智伯露出了贪心,伸手向三家要土地,韩、魏怕智氏,便同意了,赵无恤拒绝。
赵无恤担心智伯带兵来打,便收拾东西退守晋阳。公元前454年,智伯带兵攻打晋阳,围了两年多,晋阳仍然纹丝不动,智伯便想出来水淹晋阳的办法,韩康子,魏宣子听了以后,大惊失色,既然可以水淹晋阳,也可以水淹我们啊。韩、魏两家互相使眼色,想动手脚。
晋阳眼看就不行了,赵无恤派张孟谈去游说韩、魏两家改变阵营。韩、魏被说动,三家一齐动手进攻智氏,原本淹晋阳的水,都进了智氏的军营,智氏全军覆没。智伯被抓后处以枭首,据说脑袋做成了酒壶。从此以后晋国只剩下了三卿。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被周王室册封为诸侯,这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