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交流
今天跟女友走在路上的时候,看到了一辆摩拜单车。这原本也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事情(废话,全上海这么多摩拜呢),只是,我无意间余光扫到了这个摩拜“竟然”被上了私锁。请注意,我用了“竟然”二字。
借着这个机会,我跟我女友便聊起了这件事。
我:没想到竟然有人在摩拜上面上“私锁”
女友:确实不常见,毕竟不是小黄车
我:对啊,毕竟相比较下来,“作恶成本”还是小黄车更低一些
有时候,我会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因为,人类毕竟是有社交需求的,而且,沟通交流给双方提供了思维碰撞、交互的渠道,也能让双方彼此了解更多想法。在这一点上,我特别感谢我的女友。每次跟她的交流,总能让我得到很多新的观点。比如,今天要分享的“作恶成本”。
我们都知道,现在有两家迅速崛起的公司,并且这两家公司还带火了一个概念:“共享经济”。伴随着这两家公司的迅速崛起、扩张,一批“蹭热点”的公司也随着崛起,推出了像什么“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办公”、“共享汽车”。当然,出现最多的,还是模仿者:“共享单车”。现在差不多过去一年多,那一批模仿者,死的死,残的残,有些无法退还押金,有些不再继续运营,最终的最终,只剩下了两家,大家最熟悉的那两家: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背后实际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死磕)。
作恶成本的发酵:摩拜科技风、ofo更具亲民气质
我曾经听过我一个朋友讲过一个主机游戏的分类方法:大众类和核心类。
大众类:人物造型可爱,操作简易,老少咸宜,受众面广。由于有着更广大的受众,一般很好卖,但很难拥有固定的购买群体。
核心类:人物造型写实,操作复杂,特别适合有些对自己有追求的玩家或者是那些喜欢挑战的玩家。由于受众偏小,几乎没有几款游戏的销量能与大众类匹敌,但却能拥有一批“死忠粉”。
我想,我最开始对这两家共享单车的印象就是类似游戏分类一样:ofo属于大众类,摩拜属于核心类。
科技 vs 亲民ofo 创始于北京大学,一开始面向的群体就是师生。最开始是不生产自行车的,全靠的是学生自愿提供的自行车来做的“共享单车”。我猜想创始人一开始想解决的问题也很简单,就是解决宿舍--教学楼的这段路程的问题。在校园赢得一定的口碑,才想往更大的范围推广。最最初期的推广,说白了:1、买了一批“永久牌”自行车 2、喷上黄色,贴上logo 3、简单的机械锁。所以,ofo的气质就是很平民化、大众化。
摩拜始于上海。与ofo不同的是,摩拜的面世,就是更具科技化。我也是被摩拜的这一点圈粉的(而且是脑残粉)。摩拜的第一批车的科技感主要体现于如下几个方面:1、整体设计感很强 2、电子锁+GPS,扫码开锁 3、轴承驱动取代传统链条驱动,并且集成发电模块给电子锁和GPS供电 4、实心轮胎(个人感觉,这个真的很重要!能节省一大笔的维护费用!)
由于第一批的摩拜单车并没有一个特别好的优化,导致了几个问题:1、轴承+发电模块导致整个车身非常重 2、实习轮胎也导致不是很好骑 导致了很大一部分用户就给摩拜贴上了“不好骑”的标签。有一说一,作为一个“脑残粉”,我确实承认,第一批次的摩拜单车不好骑。相比之下,ofo就很好骑,由于没有给自行车加上什么“装备”,再加上第一批的ofo也没有实心轮胎,跟别提什么GPS+发电模块了。所以在初期,ofo轻装上阵,拿下一城。
作恶成本的爆发:摩拜稳中求进,ofo陷入管理困局
随着ofo的快速推广,不断扩张,校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ofo的胃口(而且,我相信,他的创始人胃口也没这么小),ofo终于还是如大家期待的那样,迅速走进了各大小区。这对于初期艰难前行的摩拜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发现:ofo的作恶成本实在是太低了,事情在这个时候,便出现了转机。
ofo的“水土不服”
在ofo从校园走出来的不久后,便充分领略到了社会的“险恶”。
以下几点,大大增加了ofo的运营成本,导致初期的获利,迅速“蒸发”(个人理解)
1、机械锁极其容易被“破解”。
那个时候,坊间流传着:“骑ofo其实根本不用花钱”的传说。也确实是,(据说)很多小孩走在路上,看到路边有一辆ofo,上去鼓捣两下,“啪”的一声,锁就开了。注意哦,锁是正常打开的,并不是人为破坏的!
初期ofo的车锁
我还“被科普”了以下开锁小诀窍:(我从来没试过)
1、用力往下按住那个开锁的按钮(红圈部分)
2、小心拨动离着按钮最近的那一层旋钮,仔细听旋转的声音。
3、转动过程中会有一声很特殊的声音,听到后,开锁按钮可以往下按一点。这时候,转动下一层旋钮。以此类推。
第一次听到这个的时候,我不禁感叹:高手在民间啊!
2、1元弄走一辆自行车,你说心动不心动?
我们能清晰的在ofo的自行车尾部,看到一条宣传标语:“1元骑车”。但是,这对于有一部分人来说,可以等同于“1元拿走”。ofo的规则是这样的:你可以输入车辆编码或者扫码获取开锁密码,通过开锁密码,开锁骑行,到达目的地以后,将车上锁,最好再打乱一下密码,最后在app完成还车(注意:还车的操作是手动的)。这规则,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仔细一分析,却有一个致命的漏洞:机械锁的密码是不变的!那么,这条规则能够成立,就完全建立在使用者的“诚信”之上了。这条规则,也许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下是好用的,但是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往往就不是那么美好了。使用者的作恶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如何“1元拿车”?
1、最直接的办法:上私锁。这也是ofo在初期投入很多人力去解决的一个问题。你上私锁,我拆私锁。
2、破坏二维码和车牌号,让其他使用者无法获取密码
那随着这些现象的出现呢,又伴随产生了其他的一些“乱象”:
好嘛,你上私锁算你牛,我骑不了这辆车,我也让你骑不了!于是,ofo便出现了一大批的“废车”:轮胎被破坏、链条被弄坏、车把被弄坏。感觉一夜之间,ofo的车损率上了一个数量级。
那伴随而来的,便是一路飙升的维护成本
3、无GPS,车辆管理陷入困境
我们知道,最初的ofo自行车,基本没有任何科技含量。每辆车也没有GPS,那么当时的app,却也能告诉“你”附近有几辆车,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app显示的是:“附近约xx辆车”。
这个约字,就能告诉我们很重要的信息:ofo自己也不知道。
那这个数字,也不是随意给出的。我猜想,大致的算法如下:
1、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会扫码或者输入车牌。这个时候,获取用户的GPS
2、用户在结束的时候,会进入app手动点击按钮,完成还车。这个时候,获取用户的GPS
3、ofo有了用户的起始信息,就能大致算出ofo自形成的大概位置。
4、用估算的车辆位置信息,汇聚一个用户附近区域大致的车辆数量。
我承认这个规则确实挺巧妙,用人取代了自行车,但是也不得不说,确实也有很多漏洞。(当然,漏洞可能是因为这是我猜想的ofo的做法,实际ofo并没有这么做)。
这样的后果就是:貌似人们更不重视ofo了。“自家父母”都不关心、不知道你在哪里,那我们的“作恶成本”岂不是更低了?
于是,我们能看到ofo被人扔到了各式各样的地方:河里、湖里、绿化带里等等等。
以上的三点,是我认为大大降低人们对ofo的“作恶成本”的主要部分,还有很多细小的部分,我可能也知道的并不全面,所以也不赘述了。
伴随着“作恶成本”的降低,ofo的“维护成本”便大大升高,也许是因为“破窗效应”,而且这个升高的速度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作恶成本”的降低速度,甚至可以说是“指数”级增长。
今天其实也只是想简单分析一下“作恶成本”,没想到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
还有一部分内容,我会在最近几天,继续为大家带来我的看法,欢迎大家跟我多多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