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946941/74a8c92b8a87bdf2.jpg)
威廉. 萨默塞特. 毛姆(1874-1965)被读者称为“毒舌”毛姆。他的文学评论总是狠毒犀利,富有个性,观点独到,没有陈词滥调。
毛姆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正是基于他的多重身份——即是“我自己”也是“他者”,才使他在品读文学作品时,能“入戏”也能“出戏”:
既能洞察到作者创作的动机、背景和思想;又能摆脱掉自己作为小说家的固有创作思路,从而对作品做客观的点评。
毛姆的小说形式明确,文风简明率直,善于挖掘人性的多面性。读起来有趣、深刻。他的这种文风也在文学评论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读来畅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46941/58798262735b4ac0.jpg)
他就是读者的“嘴替”,更是带我们进入西方经典小说的引路人。
毛姆说,文学就是为了消遣用的。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小说,一定要为读者提供愉悦的享受。读小说就是为了寻开心。
这本评论集,是毛姆为普通读者而写,他创作的初衷,就是要使读者产生想去看那些伟大作品的念头。对作家产生兴趣,从而去翻阅他的作品。
他为读者精挑细选了世界上最好的十部小说,一一点评。起初是为出版社供稿,随后成书,深受读者青睐。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高老头》、菲尔丁《汤姆.琼斯》、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司汤达《红与黑》、勃朗特《呼啸山庄》、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梅尔维尔《白鲸》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46941/2f81cf8cac3c4dd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46941/6ce4179ed2aa0c99.jpg)
毛姆从十大文豪的生平切入,多维度、描述作者这个人,随后再对其作品进行解说和评论。
对于大作家们逸事趣闻的生动刻画,让人忍俊不禁,瞠目结舌:
陀思妥耶夫斯基嗜赌,喜欢预支稿费却拖稿成性;巴尔扎克虚荣浮华,经常欠钱不还;奥斯汀穿着土气,品位低下……
甚至,在描述狄更斯小传时,毛姆直截了当地说:“我没提到他持续又有效地关怀社会改革,以及他满腔热情地捍卫穷人和受压迫者的利益。我尽可能只谈他的私生活,因为我觉得稍微了解他的私生活一定能使我恳请读者看的这本书多些趣味。”
与其说毛姆“八卦”,不如说毛姆对人性有种天然的好奇,更是有种能将人性清晰诉诸笔端的天赋。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46941/255310b6ca911b19.jpg)
书里,毛姆也谈到了这十大文豪在创作上的共性:
写作是他们强烈爱好,是终身大事,跟饥饿和口渴一样迫切的需求。观察、感受和想象力都无比非凡。内在的强烈驱动力,使他们变成了作家。智力普通,但天赋弥补。
大作家们描写的题材——人类的激情、本能和欲望,非常具有普适性。坦率的文风叙述事件,深入挖掘动机,描写情绪,不依靠所谓的“文学”技巧讨好读者。
大作家们都很勤勉,每天按时坐到书桌旁码字。“灵感”写作的称谓并不适合他们。
再者,文学出于苦难,部分文豪身体或精神的残缺,却赋予了他们不同常人观摩世界的视角。这也是他们的作品吸引和打动我们的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46941/f04f040dacf1901d.jpg)
人无完人,作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完美才更显真实。毛姆的这本文学评论,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不完美,但精彩纷呈的文学世界。
这趟旅程,若你收获了开心,毛姆会很欣慰;若你打算把这十本经典小说,找来读读,他会雀跃——因为,这就是毛姆写这本书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