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简友广场
读够5倍于课本的“闲书”,孩子才能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

读够5倍于课本的“闲书”,孩子才能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

作者: 书果星球儿童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2-10-17 15:34 被阅读0次

不少父母都认为孩子在校好好学习,课外看点老师布置的书就可以了,其他基于自己兴趣去看的书基本都是“闲书”,对孩子学习成长没有什么帮助……

其实,关于“标准阅读书”和“闲书”并没有明确的限定。基于孩子自己兴趣去阅读的书,由于兴趣比较高,更容易读进去,也更容易读透,而在孩子阅读能力之外规定的阅读书,或者孩子很难消化的书,如果让孩子去读,反而会适得其反。

“兴趣是最好的阅读老师”。

只有兴趣的引导,提升孩子这个年龄层的阅读力,积累了更多阅读量,才有可能更快地提升孩子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层次,也更容易去适应阅读较难的文字“大头书”。

所以,只要书目内容正向,价值观正确,无论是文字较多的书,还是图画较多、文字较少的绘本等,父母都不应该限制孩子阅读去更多的课外书籍。只有更多的阅读,才能有更多的知识积累。

有研究表明:一个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基础的阅读能力。

在这个方面,特级教师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辞,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

的确如此,我们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

不仅如此,多读课外书还能提高你的作文能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这样说,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当然,读课外书的好处还有好多,我想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都能深切地体会到。

总之,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

如果一个人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他就是一个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是一个眼界不宽的人。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读哪些书?

因为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不一样,所以专家认为:

学龄前的儿童,读的书可以以图为主,字大一点,书簿一点。因为孩子小,不会选书,所以家长要帮着孩子参谋着选书。

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了书,发现孩子不爱看,就以为孩子不喜欢看课外书,诸不知有时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自己身上。有可能是家长选的书不适合孩子看,二是选的书难度高于孩子的阅读水平。

替学龄前的儿童选书时要注意

一、最好是图文并茂的,图多对开发孩子右脑有好处。可以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像,对孩子今后创造力的发展有好处。

二、书尽量选簿一点的,最好是一本书里只有一两个故事的,这样孩子很快能读完一本,内心就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下次就还会想读。如果家长为了省钱,给孩子买那种少图的、故事多的,很厚的书,孩子就会丧失读书的兴趣。

为什么小时候不喜欢看书的人一辈子也不爱阅读,而喜爱阅读的人大多数在他们小时候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有关键期的。

孩子阅读不要错失关键期

关键期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1937)提出来的。

他在对鸟类自然习性的观察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小鹅在刚出生的20个小时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如果这段时间内看到的是鹅妈妈,自然会把鹅妈妈当妈妈,但如果看到的是人,就会把人当做自己的妈妈,跟着“妈妈”走。

因为这段时间在成长过程中所占时间很短,且一旦错过很难弥补,所以被称为关键期。

后来,教育心理学家将这类研究借用到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中,认为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理论的建立,使得教育者更加关注儿童的早期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关键期的前后大致会有3~6个月的弹性空间,但是,关键期的大致时间与趋势还是有迹可循的。

几个重要的关键期

3~5岁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快速期。

4~5岁是幼儿书写语言能力发展的敏感期。

5~6岁是儿童阅读能力快速发展的敏感期。

6~9岁的儿童对文化学习和探究事物有强烈的需求。

8岁左右的儿童阅读能力开始形成,并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学能力。

这个关键期标准也不是那么绝对,还要视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综合情况来评定。但是一般来说, 5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

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中年级(3~4年级),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这是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由于生理、心理、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最佳阅读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这个时期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主要在8~14岁,具体依据每个人的教育环境、个性喜好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中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的大量阅读,在10~14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到五年的时间。

由于教育条件和个体条件的不同,这个时间有的人长一些,有的人短一些。因为四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而到了初二下学期,各学校又为了中考普遍增加了师生的学习时间、习题数量,没有时间阅读,到了大学阶段,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英语考级、教研、就业、实习打工压力,也没有时间集中阅读。

因此,在10-14岁四年多的时间里,如果学生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阅读期,那么,今后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就会暴露出难以弥补的"先天不足",那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突击补课,就很难奏效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够5倍于课本的“闲书”,孩子才能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ts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