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刷微博,看到了一封既可笑又可悲的头条文章:
这篇文章的撰稿人是:李炳鑫。这两天刚刚被网民推举起来的『网红』。
和他直接挂钩的是#南京南站被猥亵小女孩#事件。
因为和被爆料照片中猥亵小女孩儿的人相貌相似,被同学在评论中提起,遭到了网友们的人肉,连母校都被再三提及。
结果闹到了最后只是一场乌龙。好在照片中的当事人被找到,事件中的小女孩也脱离了一种危险地境地,但是李炳鑫这个无辜的背锅小哥,确实是火了。
或许我们应该思考一下,如何对待每一个没有被确定的消息。
前几天看到了一条很赞的网友评论:
现在的新闻都得等几天才能看。
就像几天前地铁cosplay女孩儿被大妈骂。
兜兜转转之后被证实了是一场商业炒作,一开始新闻刚被曝出的时候,很多网民都自发的分成两派,一派挺大妈,一派挺女孩儿。
到最后才发现,热火朝天的两派争其实抵不过是被有心人当枪使。
还有这次的李炳鑫事件,这个名字被有心或无心的提起,也是多亏了有一群指哪儿打哪儿的网民全力助阵。
那么面对网络这个平台,我们应该怎么去利用它呢?
最基本的准则就是:不信谣,不传谣!在这个基础上理性的看待问题,不要一股脑儿的跟风,这已经是合理利用媒体的第一步了。
网络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它也存在着极大的黑洞。
有多少有心人躲在幽亮的屏幕后面,心怀恶意的敲下一串串未经证实的文字。他们不会去想这会带来怎样恶劣的社会影响,只会想着这样夺人眼球的标题会给自己带来多少的流量。
这个事件中的微博大V——古风同志,就处理的很没有风骨。
还记得半年前的一件事,知名娱乐大V娱八婆公开斥责,明星郑爽的评论里有辱骂自己的话语,并且公开喊冤。
一个男人,只顾着一水儿的为自己叫屈并且暗地里开心的为自己赚流量。却忘记了自己发的几千条微博里,有多少条都是带着侮辱性的话语提及郑爽的。
有多少人被热评蒙住了眼睛,糊了心。让看得人都觉得,真的是为人失败。
去年过年,一条上海女孩儿跟随男朋友回农村老家过年的文章一炮而红。
人们纠结了许久的其人其事到最后发现也是乌龙一场。
我们都太过于依赖手中的接收信息媒介,以至于放弃了自己的自主思考时间而更多的听从于最热门的那一条评论。
点个赞,评个论,批评一下始作俑者然后跟风的表达一下自己愤懑的心理。
最典型的从众心理迫使人们把手中的信息媒介变成一把锋利的剑射向一个个有关或者无关的人。
还记得电影《搜索》吗?人言可畏不过于此,有道是吐沫星子淹死人古人说的有理有据。
前几天九寨沟地震,这不由得让人们想起了08年汶川地震,内心沉痛。可是这样的节骨眼上,吴京大哥被逼捐了,真心想要问问,发出这样疑问的你又为这次自然灾难支援了多少时间和金钱呢?
有些人,就是嘴上能耐。
吴京大哥在国家每一次需要帮助的时候都身体力行,经济上的和行动上的援助一样也不少。可总是有些人见不得人好,躲在屏幕后面张牙舞爪的表露着自己的嫉妒。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名人,如果遭受到了全世界的恶语相向,该是多么的孤立无援。
所以,下一次再遇见这样无凭无据,随口放炮的风向,一定要记得擦亮眼睛。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这次这位李炳鑫小伙儿一样,能有机会站出来为自己发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