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学徒

天才能够洞察眼前的世界,进而发现到另一面世界——叔本华
对周星驰的最初认知是来自于《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他在里面扮演了明朝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
他扮演的唐伯虎,诙谐搞笑,有时还伴有粗口,跟书里面描写的才子唐伯虎印象反差极大,书里描述的唐伯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又落魄,抑郁不得志,跟秋香的爱情充满悲情的色彩。如果说唐伯虎有多有才,那么就衬托出他晚年就有多悲情,晚年穷困潦倒,曾经所爱的以及爱自己的人都已远去,只剩孤独伴随。
周星驰在里面扮演的唐伯虎,我觉得跟书里面描述最像的就是他演出了唐伯虎那份随性不羁,不爱束缚,可一生充满悲情,这个是极为符合唐伯虎性格的,恃才傲物,桀骜不驯,如果稍微圆通一点,世故一点,我想凭他的才气,恐怕早已是飞黄腾达了吧!
但是,他偏不,偏要与这世间执拗,偏要与富名利抬杠,从这一点来说,也许也有他的原因吧!

周星驰在这部电影里,就演绎出了当他落魄时,当初的三妻四妾个个都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他落魄的样子像极了过街老鼠一般,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通过这件事彻底看清了人世的凉薄,从此更加放荡不羁,随性而活了,尽管一生不得志,可也一生过得浪荡自由,像极了飘荡天涯的绝世剑客。
周星驰就与唐伯虎有相似的地方,可就是难与这这世间妥协,难与他人妥协,一生只以自己的性情与才华而活,他们容不了那人世,人世也无法容忍他,最后只能相互别扭着,他只能一个人独行,或许终生都是这样吧!
在我个人眼中,在周星驰塑造的所有角色中,《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无疑是最具辨识度的那个。不仅由于这个乐观向上却又不卑不亢的小人物,代表了多少与他一样执着追梦的底层草根,更是因为,即便到最后都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他至少为之奋斗过、努力过,人生已没有遗憾。
更何况,他的身边还有柳飘飘,那一句饱含深情的“我养你啊”,如今看来,已是能够堪比《大话西游》的经典爱情台词!

在这个复杂喧嚣的时代中,谈理想似乎成了一件可笑奢侈的事情,可周星驰却偏偏不信邪。一方面,他不停地展现出娱乐圈背后的丑恶生态链,可即便如此,他依旧固执地相信“理想”的价值。
在他执拗的理想坚持下,我们才有幸看到一系列或令人会心一笑,或令人捧腹大笑,又或者让人在笑里夹杂着深思的内涵丰富的电影经典。
《九品芝麻官》里面以以微博之力为民请命、为正义呐喊、视死如归的“小律师”;《食神》里面沧桑悟道的食神;《功夫足球》里面执着不悔的屌丝足球梦;《大话西游》里面放弃爱情为取大道的沧桑悲凉的身影······虽然剧情有时比较无厘头,但总能在喜剧的讽刺里反应出很多现实的丑恶,也反应出很多得失一念间矛盾,也不乏歌颂人性里面那永不褪色的闪光点。
正因如此,在星爷的作品中,还总是充满着理想主义的气质,这在他无数电影作品的结尾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尽管现世悲凉,可只要心存执念,往往也会创造奇迹。

周星驰从他做导演有名气开始,就一直被人误解,一直到现在满头白发,当你恨他的那些人,依然对他成见极深,认为他不近人情,爱钱如命,极端吝啬。他从不正面解释,风言风语里有多少伤害甚至是人身攻击也不理会。
或许这就是天才的孤独与难处吧!在戏里他可以尽情的带给你深刻的思想,但在现实里却无言可辩,或许他知道自己就是这样的,但那都是为了电影与艺术,或许在他心目中,什么东西都比不上神圣的电影重要,包括爱情、友情等,一切都得让位。
让人误解?误解又如何?人活世上又怎会没有被误解呢?那就随他们去吧!
其实当大家喜欢无厘头的时候,他把无厘头做到极致;当大家懂得爱情的时候,他的故事里又有人人渴求的爱情观;当大家逐年长大,被家人不理解,被社会看轻,他又懂每个衣锦还乡的光鲜人背后都有他自己的心酸。
或许他才是对这个世界里面的人生百态研究得最深刻的电影人吧!
我们需要他的喜剧,是想让我们自己在大笑里对生活有更多的深思。而做着喜剧的人,生活里往往像是一个悲剧一般。
约翰·班扬的名著《天路历程》有一个绝世剑客,剑法高超却孤独一生,因为他超出了人们俗人所能理解的范畴,境界根本不在一个段位,他精神强大,技艺高超出众,最后只能一个人去朝圣,向耶稣朝圣,朝圣路上总是孤独。
周星驰像极了里面孤独朝圣的绝世剑客,朝圣路上,一人前行,尽管无人可言,可朝圣这件事于他眼中早已超出了与人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