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一位称我“杨先生”的陌生网友的信

作者: 杨梅jillyang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20:21 被阅读318次

致一位称我“杨先生”的陌生网友的信

written by:杨梅jillyang

(原创第46篇)


我们的对话/作者截图

尊敬的富民网友:

      您好!

      首先,非常感动能在茫茫人海认识您,感恩遇见!

      冥冥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慨和情愫在心中涌动,但,我们的确仅仅是网友。

      请原谅我的记忆,我苦思冥想,却真的想不起来何时何地我接受并添加了您的好友请求,我们聊天记录里也是干干净净。

      以下,就让我以亲切的笔墨,来谈谈我对你的印象和感悟。

      假若不是你7月27日在朋友圈给我留言“杨先生,您好,我试写了一篇文章,想请您斧正,行吗?”,或许,至今我们依旧是游离在这庞大互联网大浪潮中各自为阵的陌生人,不曾相视,不曾相识。

      你的留言,是对我莫大的信任与鼓励。事实上,在看见你随后发给我的文章的那个瞬间,我的内心挣扎过、彷徨过,因为许久,我都没有给别人当过“先生”,尤其是修改作文,我的的确确不是科班出身,我担心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帮你,我怕一不留心犯什么错,那是我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随着我们断断续续的沟通,我才了解了你的情况,那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都说文如其人,我亦相信。你诚恳的留言请求,在一字一句的聊天中愈加浓烈,如一杯老酒,给我上阵壮胆。我终于鼓起勇气,告诉自己要尝试着努力帮帮你。

      一个下午,我静下心来再次从头至尾阅读了整篇文章,有些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反复推敲上下文,期间发现一些小问题,赶紧截图做笔记,想着一起发给你,方便你再修改。

      总的来讲,这篇《我的插队落户岁月》(第三部)第一章,写的真实感人。以小说体裁进行创作,目测预估7500个字。

      文章语言朴实,根据自身经历的人与事为时代背景,以一个初中未读完的青少年注定要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命运为主线,展开一系列的人物故事叙述,以及主人公在如此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逐渐成熟、慢慢成长的印迹。全篇行文流畅,感情真挚,逻辑清晰,引人深思,深刻地反映了7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状。

      我文学素养低,那时家里穷,想读点小说都很不容易,好在“破四旧,立四新”时,政府相关部门收缴了不少“封、资、修”的书给遂宁县军属造纸厂回炉。我家对面的发小他母亲是军属纸厂工人,他在石灰泡草池旁边找了一本梁斌著的《红旗谱》和一本乌克兰作家尼. 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给我。这是我第一次看长篇小说,里面有的故事情节至今记忆犹新。

      你知道吗,当看见你以图片形式发给我文章,随后读到文中以上这段文字,今天我再认真敲下它们的时候,着实深深的触动着我。

      我无法周全地想象你们那个年代的环境,但我能明确的肯定一点:你的文学梦,正是在这两本书中开始被点燃!那一束光,照亮了你的前路,直至如今,依然未熄灭。

      由此可见,一个对知识敬畏、渴求与追寻的人,也注定是一位满腔热情,热爱文学与懂得自我提升与修行的人。在那样艰苦的条件,偶遇两本课外书,如获珍宝。记忆犹新,即为最好的证明。

      阅读,不仅仅是一种对精神食粮的追求和大脑愉悦感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助长了你对文学的兴趣,对小说的喜爱。

      从字里行间,我推算了一下你的年龄,就足以让我感慨万千啊。即便花甲之年,如今你仍不忘抽空用文字去回味年轻时候的所见所闻,用一颗坚忍不拔的心,去敬畏逝去的过往。

      起初,我建议你在排版上更改一下,或者下载简书APP方便修改,你说你忙于生计从未玩过电脑,我更难以想象那么长篇幅的文章,是怎么逐字逐句坚持写下来的?

      你的行动,太值得做我们的榜样力量!“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在你身上,这句话显得尤其有分量。

      如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世界充满各种诱惑,人们被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设备夺走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虽然不排除电子书的便捷,但那与纸质书籍的阅读是不能相提并论!因为不是非常自律的人,很难做到静心和专心去看一本书,去阅读一篇文章。

      事实上,全民阅读的时代已经来临,学习与传播中国文化,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责任。

      试问:我们每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是否也应该沉下心,用有限的时间去书的殿堂接受心灵的洗礼呢?

      更何况,阅读,已经在多个领域突显其重要性和不可或缺的顶尖位置,尤其是孩子教育的启蒙教育,诸如:婴儿期、幼儿期和儿童期的绘本阅读,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渗透等等……这些,终究会成为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独一无二的财富。

      假如家长不去研究,不去学习,不去阅读,怎么有资格批评孩子不爱读书呢?你要相信:你哪里付出了时间,哪里就有希望的种子。

      你的心声,又给我了思考。你是这样跟我说的:

      “我儿子让我码字挣钱,我想我的秉性又是不愿违背事实而写所谓正能量的文字。不说中国目前稿费低之又低,更何况中国出版书号紧之又紧。所以,自娱自乐,今后自己出书送人。”

      我也回复“我觉得写作与赚钱需要一定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并不是不可能,可以试试呢。你有这个天赋,就不要放弃,出书是很好的想法,加油。”

      当我敲下给你的回复后,我的心微微颤抖,不得不敬佩:你执着、勤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精神!你跟我的父母年纪相仿,却有着他们不具备的可贵品质,有出书的想法,就非常令人振奋,值得我们年轻一代人学习!

      我由衷的敬佩你!敬佩你对写作的敬畏之心,敬佩你对文字的赤诚之爱,敬佩你努力奋进不服输的勇气。我亦从你身上看到了另一个亮点:学习不只是接受学校教育。

      通常,一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工作中自我学习。

      对你而言,一生中最难忘的八年半学校教育已无法改变,随后的下乡接受贫下中农教育,如今又忙于生计,但依然抽空写字......你所有的这些经历,浓缩出了我理解的高尔基《我的大学》的本意---社会,是人生最好的大学。

      有人总结了人生不同阶段,读书的作用与乐趣。看看是什么呢?思考一下你又会怎样理解读书?

1、少年读书:摆脱文盲,奠定基础,认识自我;

2、青年读书:谋职安生,讲求实效,自我定位;

3、中年读书:滋润心灵,舒缓心理,提升品质。

4、老年读书:神游千骨,神交友朋,智慧人生。

      如此看来,读书,可谓人生的需要,而非外在的强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那种乐此不疲的的喜悦感和幸福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我们不仅要阅读,还要不断地思考,要用智慧把我们平凡的日子点缀得更温馨、更美丽。

      以一颗虔诚的心,感谢你我以文字相识的这场缘分。你的谦逊、刻苦、奋力拼搏的精神品质,值得我苦心修炼。你对文学严谨的态度,值得我潜心学习。

      我由衷的祝福你:梦想成真,早日出书。

      我深信:每一位热爱文学的人,都有一个作家梦;每一位执着追求梦想的人,必定有幸福的人生!

      爱笑的眼睛,在此时此刻仿佛闻见了春暖花开的繁荣景象……

      此致

敬礼!

                                                                              你的文友:杨梅jillyang

                                                                              日期:2018年8月2日

相关文章

  • 致一位称我“杨先生”的陌生网友的信

    致一位称我“杨先生”的陌生网友的信 written by:杨梅jillyang (原创第46篇) 尊敬的富民网友:...

  • 致杨先生的信

    致杨先生, "杨先生"这三字早已熟记心中,我不知道在你不曾知晓的阳光下下个多少遍这个称呼… 以至于提起杨姓便心中抽...

  • 绛,终于离我们远去

    我不喜称绛为杨绛先生,虽尊敬却带着陌生。我只称她绛,用一贯钱钟书先生的称呼,温暖而又贴切。 第一次识得绛...

  • 《致良知》第23~25篇读后心得

    23,《与杨仕鸣》 这篇是阳明先生回复杨仕鸣的一封信,在信的开头,杨仕鸣先生说,在学致良知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理解程...

  • 致杨先生(1)

    致杨先生: “杨”乃汝之姓;而“先生”乃取至民国时期“丈夫”之意。 开始,杨先生是我的初恋; 后来,杨先生是我的先...

  • 女粉丝疯狂追杨幂,存400套杨幂同款衣服上街,网友:买家秀和买家

    近几日,一位自称是杨幂粉丝的网友发帖称,自己喜欢杨幂多年,但是与一般粉丝不同的是,她最大的爱好就是追杨幂的穿着。 ...

  • 致杨先生的一份信

    亲爱的: 你好,从咱们结婚到现在已有6年时光。在这平淡的生活里请允许我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我对你深深的感激和情...

  • 网曝杨永信临沂网戒中心关停

    2月20日消息 今天,微博网友@未消逝的青春2015 在微博发文称,杨永信临沂网戒中心已经关闭。据了解,该网友系2...

  • 致杨先生

    大世界里的小人物 致杨先生 出生农村的杨先生个头不高,鼻梁上架着副全框眼镜,说话会不自觉的带出家乡口音。这是A姑娘...

  • 致杨先生

    还记得我们相遇的那天,风很大天很晴 还记得我们相拥的瞬间,心很暖脸很红。 那是我们开始的冬天,不一样的温暖。 不论...

网友评论

  • 陕西商洛丹凤方博:好一篇回信,诉说的是对千万人都有实用的真心话。
    杨梅jillyang:@陕西丹凤方博 感谢!共勉!
    陕西商洛丹凤方博:@杨梅jillyang 努力天不辜负,幸运不远离。
    杨梅jillyang:@陕西丹凤方博 欢迎新文友的您来!感谢留言点评。我被这位前辈的诚恳和谦虚深深感动,所以这样写信给他作为一份美好的回忆。努力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 暖格格:越来越越喜欢杨先生了😍😍😍相似的人总会相遇,花甲老人依旧满腔热情,怀揣梦想,珍稀啊。

    向二位学习❤
    杨梅jillyang:@暖动 :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感谢亲爱的来!太多的东西需要向这位前辈学习!祝福热爱文字的我们都以梦为马,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你是我的榜样呢!抽空我会细品你的文:v:
  • 相由心生MM:佩服
    杨梅jillyang:@相由心生MM 谢谢你来
  • 苏子游:好久不见
    杨梅jillyang:@苏子游 :smile:一起努力!
  • 北京彩虹:太牛了,你们俩都值得我们学习:+1::+1:
    杨梅jillyang:@北京彩虹 我不敢当啊,我太佩服这个前辈朋友了,不知道他怎么码字的

本文标题:致一位称我“杨先生”的陌生网友的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ws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