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陶秉是“遗童”这事的人很少。初三的时候陶秉才把这事讲给陈籽,苏小萌也只是在不久前才听陶秉自己说出来。这些年,除了这些“极个别”的知情者外,所有人都以为陶秉和陶烨是亲兄妹,毕竟多年来陶秉对陶烨确实宠的厉害。
初三毕业,陈籽陪着陶秉去参与一些公益活动。作为多年来被“资助”和“关爱”的人,陶秉心里一直还是希望能有机会去回报社会的。为这事,陈籽和陶秉在网上找过很多渠道,也在各种慈善和公益机构咨询过许多,但很多项目的针对性极强,要求的条件也十分苛刻,毕竟陶秉还只是一个初三毕业的学生,况且又是未成年,并不具备独立完整的民事责任,于情能被理解,于法却不能通融。
很多时候规律和道理确实能穿越今古,跨越空间和文化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简直就是对陶秉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正当二人感觉投入无门快要放弃的时候,偶然间在网上的一个弹窗消息里,他们发现了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布的公益项目信息。
其实说公益组织还是名不副实的,这家“民间公益组织”确切的来讲应该算是一家公司,所谓的“公益活动”也只是他们推出的一个项目而已。但之所以能够披上“公益”的外衣,还是因为项目被包装的巧妙,而且确实存在这样的市场需求。
来听听是怎么一回事。
80年代早期,有一种特殊形式的人文制度在中国产生了,那就是“计划生育”。在这个特殊的机制下,80后出生的人逐渐成为了“独生子女”。在九十年代左右的中国,正值社会剧烈变革,游戏机、电脑、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各样式新物种的出现,让本来就还未拥有健全认知的青少年沉迷其中,忽略亲情、忽视理想,有人看到了商机:这些“独生子女”需要玩伴,更需要拥有“哥哥姐姐”们的陪同成长。
当时的陶烨并不是“问题少女”,只是这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更在意对“人”本身的一种认可。陶烨的父母没有男权思想,而且从一开始就认定生男生女都一样,从小就对女儿的教育和关爱始终无微不至,认真负责,所以在陶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们通过这样的平台“预约”到了陶秉。
或许是出于“本家”的缘故,陶烨的父母对陶秉还是很有好感的。当得知陶秉是孤儿且在接受别人资助的同时也有回报社会的决心后,陶烨的父母更是被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感动到了。对陶烨,谁都没有说出陶秉的身世,她的父母也只是告诉她这是一个远亲表哥,以后就当成亲哥哥一样。
每个人的每段经历都很必要,就像陶秉在一路上走来一样,他念旧情,他懂感恩。正是这样的他,始终都在内心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这份信仰里有他毕生爱的陈籽,还有他的新家:陶烨一家。是个好恋人,也是个好哥哥。
只是,再完美的人也会有缺憾。他对陶家并没有100%的认同感,他会对他们好,但他不会对他们毫无保留的好,就比如:支持陶烨的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