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沟通心理学》:同理心

《沟通心理学》:同理心

作者: 青青小禾 | 来源:发表于2021-04-05 20:35 被阅读0次

同理心:在某种情况下(通常是一种易使自己发怒、不开心的情况)。抛弃自己面对这种情况而产生的情绪(常为发怒、想自责、批评的情绪)。平静倾听他人言语、感受他人面对此情况的感受或推测他人为何要做某事、不做某事,也就是识别理解他人情绪,尽量做到感同身受。

在这种感同身受的情况下说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避免激怒他人。当你变得温柔,他人也会变得温柔,他人会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他人的情绪会朝你预想的方向发展。

面对某种情况,你十分生气,无意间说了一句伤人的话,导致他人动怒,续而也说了伤人的话,这时别一味的捍卫自己,应该抛弃自身的情绪,回想自己为何生气,换位思考,想想自己这件事是否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回忆别人对自己的贡献、别人的不容易,最后提出这些贡献,感谢别人,矛盾便会十分容易化解。

《沟通心理学》中列举了一个事例:史强带孩子出去玩耍,一不留神,孩子摔下台阶,摔破了脑袋,缝了好几针。妻子张晴十分心疼与生气,对史强歇斯底里地喊道:“你是怎么看孩子的?你也配当爸爸?”史强十分委屈,想到了自己赚钱不易,张晴应该理解自己,但是面对此况,他抛弃了自身情绪,站在张晴的角度看问题,想到张晴照顾孩子的辛苦,因此他对张晴说要调回本地工作,帮忙带孩子,张晴一人实在辛苦。而张晴面对他的妥协与退步,十分懊悔自己的歇斯底里,因此她也想到了史强的辛苦。张晴的情绪完全朝史强预想的方向发展,矛盾如此便和平解决了。若两者不依不休,感情裂痕将很难补全。

在知乎“如何培养同理心”这一专题上看到了一些事例,我的理解如下:

孩子做错事,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别一味地站在自己的逻辑上批评、指责、挑剔,这样的指责只会使孩子产生反抗情绪,达不到父母预期的效果。若父母抛弃自己的情绪,坦诚相待,直说自己当时也是这样,并鼓励孩子要比自己做得更好,这样便能使孩子的情绪朝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更容易让孩子理解接受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目的。同理,领导看到下属放松,不要一开口就指责,应说一些体谅鼓励的话,这会让下属自己感到不好意思,既能增加下属的勤奋度,也能增加他对你的好感。

其实,在处理事情时做到拥有同理心,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步骤与模板,事况瞬息万变,我们无法提前预料到下一刻将发生什么,因此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变通。

相关文章

  • 《沟通心理学》:同理心

    同理心:在某种情况下(通常是一种易使自己发怒、不开心的情况)。抛弃自己面对这种情况而产生的情绪(常为发怒、想自责、...

  • 沟通中灵活运用同理心

    如何在沟通中开启同理心,灵活运用同理沟通技巧,达到减少误解、加强合作? 何谓同理心 同理心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 同理心

    同理心在社会沟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果具有同理心的人,那就更容易说服他人,进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结果. 那什么是同理心...

  • 同理心沟通

    其实我一直还不太清楚同理心和共情有啥不同。或许近义词吧! 这两天读书,对书中提到的“同理心”有了一点新的体会。 同...

  • 《同理心沟通》----终极智慧落地实修课程

    终极智慧落地实修课程-《同理心沟通》是基于书本《非暴力沟通》延伸出的帮助人们觉察自己、和谐沟通的课程。 《同理心沟...

  • 运用同理心提高情商 研修日记9.18号

    高情商的沟通是有效的沟通,提高情商、改善沟通的方式,需要增进和运用我们的同理心。 同理心,能够帮你理解和转化对方的...

  • 商务沟通技巧(五)同理心沟通法

    今天我要向大家解读的是同理心沟通法。 当我们在商务沟通的时候,最深刻的精髓就是同理心,因为我们常听别人说我没有同理...

  • 别以为你穿上马甲就是同理心了

    阿朱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过NVC(非暴力沟通),其中专门谈到了同理心这个心理学名词,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好奇,什么是同理...

  • 再认识“同理心” 2017-05-07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对“同理心”有详细的解释,“枕头法”可以锻炼人的同理心。

  • 沟通技巧——同理心沟通

    同理心属于沟通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沟通的最高境界。同理心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关联到非暴力沟通、情商的修炼以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沟通心理学》:同理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xj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