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墨江湖每天写1000字
不灭的希望,我们始终选择——探索和仰望

不灭的希望,我们始终选择——探索和仰望

作者: 桑榆仁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09:01 被阅读21次

    (本文写于农历年初)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

    大年初一,科幻迷们翘首以盼的,号称要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流浪地球》终于上映。该片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

    2015年8月,刘慈欣的《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奖,该奖被称为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此后,就有《三体》将被改编成电影的消息,但至今难产。

    不过,在《三体》迷们看来,以中国目前的电影工业水平,还无法承载《三体》这样宏大的、史诗级的科幻巨著,不仅如此,甚至好莱坞可能也驾驭不了。

    是的,好莱坞或许可以造出炫酷的特技效果,但未必能对其中的哲学思考和人文情怀做出恰如其分的表达。

    《流浪地球》是一个短篇,大约23000字,相较于80余万字的《三体》,不仅字数差别巨大,名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流浪地球》足以展现刘慈欣科幻的魅力:科幻到无边,又真实到极致,宏大叙事中蕴含人文关怀和哲学思索。

    最关键的,这一次《流浪地球》被搬上了大银幕,而且由刘慈欣担任监制。这对喜爱视觉艺术,而懒于阅读的人来说,是个巨大福利。

    《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与地球一起流浪的故事。

    在那个时代,太阳不再是光明、希望的象征,而是一个恐怖的威胁。因为,三个多世纪前,科学家通过巨型计算机的计算得知,太阳氢转化为氦的速度正在加快,最终它将发生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将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太阳系的行星吞没。

    而这一切将在400年内发生。怎么办?

    人类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决定实行逃离计划。当时人类能建造的最快的飞船速度只能达到光速的0.5%,而离地球最近的拥有行星的恒星在850光年以外,飞船得飞行十七万年才能到达。

    飞船,哪怕是一座巨型城市规模的飞船,它的生态系统也不足以在十七万年的时间里维持下去。

    在面临共同生存危机的时候,人类组成了联合政府,并实施了一项宏伟的带着地球母亲一起逃离太阳系的计划,他们的目标是距离地球4.3光年的半人马座比邻星。

    这个计划分五步,人类把它们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新太阳时代。

    1. 刹车时代:在亚洲和美洲的平原上建造巨型的地球发动机,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上,总计超过12000台地球发动机要使地球停止自转。实际耗时42年。

    2. 逃逸时代:地球发动机的推力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越转越快,越转越远,在椭圆轨道上转15圈后,地球飞出太阳系。差不多15年。

    3. 流浪时代I(加速):加速行驶,飞向比邻星,前后持续1800年。

    4. 流浪时代II(减速):地球恢复自转,地球减速,准备进入比邻星的公转轨道,前后持续500年。

    5. 新太阳时代:再飞100年,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比邻星成为新“太阳”。

    整个过程将延续大约2500年,100代人。

    很多末日故事讲的都是人类面对突发灾难时的情形,刘慈欣却喜欢用一种设定,即人类在面对远期确定的“死刑”时的设定,来展开他的故事。

    与其说他的小说是故事,不如说是思想实验,用科幻的方式将我们抛入一个极端的生存困境,推断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挖掘人性的极限。《三体》和《流浪地球》都是如此。

    在《流浪地球》中,面对400年内必然会发生的灾难,人类社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育集中在理工科上,艺术和哲学被压缩殆尽,因为人类没有那份闲心了。

    宗教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们看古时候的电影和小说,已经不能理解,人为什么会在无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感情。

    只有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才能引起人们关注。对于爱情,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

    有金钱和权力不再重要,“希望”成为人类最值得拥有的东西。

    …...

    原著故事开始的时候,距离科学家的发现已过去380年,也就是说最多还有20年,太阳就会爆炸,人类从刹车时代进入逃逸时代。

    地球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两极冰川消融、气候变化异常、灾难频发。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为了生存,为了逃离太阳系所必须承受的。

    电影《流浪地球》通过特效展现了小说中描写的种种末日情景。

    地球发动机高耸入天,比珠峰还高,它的振动、热量和阴影,震撼人的精神和心理。

    地球停止自转,地球表面变得极寒或者极热,已不适合生存,人类不得不搬入地下城生活。到地面要穿上密封服。

    逃逸过程中的一次次洪水和小行星的撞击,使得地表建筑只剩断壁残骸,各大陆的城市和植被荡然无存。

    地球发动机的加速度和地球轨道的改变,使得大陆地热逸出,火山喷发横行,地下城频频被岩浆淹没。

    地球第十五圈的公转,在远日点到达木星轨道,并与木星擦身而过,最终飞出太阳系,开始长达2000多年的流浪。

    “好的科幻是把最疯狂的幻想描述成新闻报道般的真实,《流浪地球》所创造的充满厚重史诗质感的场景做到了这一点。同时,电影第一次把中国人对故土和家的情感在太空尺度上展现出来,震撼心灵。”这是刘慈欣对电影的评价。

    小说有的是宏大叙事,但电影必须有故事性极强的线索。电影强化了“家”这个概念。中国航天员刘培强与儿子刘启,父子情的波折,放在了地球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式的亲情关系和故土情怀成为贯穿电影的线索。

    “我原来以为家在身后,现在才知道,家在前面。”

    当然,中国的科幻片,中国航天自然要强势登场。吴京饰演中国航天员刘培强。

    中国航天员出征仪式。

    有了家园、亲情这些元素,末日灾难电影《流浪地球》放在春节上映,似乎也很合适。但它将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吗?这还得由广大的影迷共同决定。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科幻?

    因为不同于草木鸟兽,人不仅仅关心当下的“生存”,还关心“生存”之外的“意义”,因而寻求未来世界的“希望”。

    当然,科幻作品还只是想象,人类在外太空的真实探索也许更值得关注。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篇章。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地球上的棉花种子已经在月球上发出了嫩芽。

    人类一直在探索未来殖民火星的可能,但是,目前人类足迹到达最远的外太空还只是月球。月球是人类太空探索的第一站,这个实验对将来要在外太空生存的人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刘慈欣在《三体》里引用的:

    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有人仰望星空。

    科幻作品将我们的视线引入太空,让我们一再地抬头仰望头顶的星空,带我们一起在宇宙的背景下,思考人类生存的困境和意义。

    与科幻作品描述的场景相比,人类在外太空的真实探索只能说刚刚起步。但是,一往无前的精神、探索未来的勇气,聚合人类顶尖科技的航天探索,才是人类未来真正的希望所在。

    电影预告片结尾有句话: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

    是的,希望是人类不断前行的动力,而希望的支撑,却来自不断的仰望,和持续的探索。流浪的地球,不灭的希望,我们始终选择——探索和仰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灭的希望,我们始终选择——探索和仰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xu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