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初期*:
我加入死磕写作群24天了,其实我并没有特意的去记时间,是自己坚持在简书上发表,让系统在帮我记着时间,我把每日一更的文章都发在这了,它就是我最好的创作文字计算器。
每天在手机上打开一看一眼便知,自己有多少篇公开文章和写了多少文字,也就知道自己坚持了几天,虽然坚持的路上有彷徨也有气馁过,但一回想到我初心,勇敢的踏出第一步让别人看到我的文字,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不能总是在自言自语下去,就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每日一更,虽然我每晚有写日记,但那都是自说自话的,意识流露到那就写到那,写完合上,不知某年某日才翻开看一次。
而写日一更在群里分享发在简书上就不一样了,因为自己意识到有读者会看到你所构造的文字世界,立场与角度不一样。要表达主题清晰,思路开拓,适当改变下在自我小小世界里畅所欲言的思维方式。
24天期间当然也有没灵感词穷的时候,没灵感时只能绞尽脑汁整理思绪写些随笔,因为习惯了写日记按着自己的意念走,有时写几篇自己絮絮叨的文章,总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文章不想发出来,但一想到斯蒂芬.金说:“写什么都行,只要是你讲真话,你可将生活、友情、爱情及亲情的理解融入你的创作里。”我是初步学习只能讲真话,写自己的想法和所经历的事情或者周边发生的过的事为题材。
有时候也想创作一些让别人引起共鸣的文字,还能让各位看官看到你写的东西有参考价值,而不是只看着白话文。
但现在还只是初步学习者,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先奠好基础,要在能写得出文字的时期多组织言语能力,多吸取写作经验,要坚持培养成有写作的仪式感习惯,就算是碎碎念也要从基础开始,所有的成功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就用自我安慰调解法,虽然很水但也坚持下来了。但有时候比较忙,还是赶着时间在凌晨12点前发文,用1个多钟内写好500字然后修改好,再发表出来,只能用自己最擅长的,就是逼自己一把,用脑海里思绪想法写成文。
但给自己给自己的心里压力有点大,有的时候赶着时间写发自己不满意的文章时,总是在内心里遣责自己,有点变相的折磨自己。
但随意写作的时间养成,慢慢调整心态,也在平常生活的小事里发掘好素材。
累积题材方法:
1.记下碎片题材: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题材输出,我会把自己脑海所有一闪而过的想法,都用有云道笔记写下来,有时候自己在公车上放空自己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想下次题材,可以写篇在公车上发呆的小故事,还把当时发呆状态时心理活动详细的描述,把脑海忽然飘过的灵感整理好,都记录下来。运动过后的灵感更旺盛一些。
虽然都不是什么长篇大论,偶尔朋友一句话或者是自己脑子里忽然蹦出来的心情感慨也可以先收藏起来当材料。当一个主题把它记录下来,累积碎片想法,下次来灵感袭来时,把平常累积的碎片拼凑起来,再少加多减如水到渠成出文章。
2,想要继续写作输出,要看书输入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从古至今不变定律,他俩是相辅相成的,但由于现在互联络发达的信息时代,各类知识不断的向我们涌入而来,看到的很多,但吸收为自己的所用的,占比不到十分一。所以简书、微信、微博里有了许多觉得对自己有用的收藏备用材料。
平常看书喜欢摘抄句子,看到优美的句子忍不停下来,摘抄到本子上,有时写作词穷时或者词不达意时,可以借鉴下。
3,每看到一些励志的文章引起了自己共鸣的,也觉得他写的状态与我现在阶段情况很符合,也把它收藏起来,每到自己遇到瓶颈了就拿它出来细细品尝一边,看自己是走错了那一步,那里没有做好才让自己跑偏了,造成了自郁郁不得志,从而从中找到原因,重新调整状态。
4,有时候在简书上看到大神分享以前他走过的阶段心得,如逻辑思维的干货文,是我现情况所欠缺的知识,我也会收藏下来,再拿自己的笔记本重新整理一遍他的心得,得出自己所能吸收的部份,因为勤能补拙,理解能力不够得多下点功夫去细细研究。
5,
有时碰到了一句,自己隐隐约约想表达就是这样意思,但自己用词不精总是觉得欠缺了主心骨,看到名家一句精简的描述,有种画龙点睛之效,原来是可以这样运用的哪,看到有种豁然开朗到提壶灌顶之感,赶紧收了它进属于自己的应用词库。
看书时看到自己喜欢用的成语也会摘抄起来,不懂的上网搜解释意思,有时也有不懂的字时,也会找有读字有声字典收藏网址下来方便下次查阅。
天赋不够,后天努力来补,坚持一种兴趣爱好填充生活,让眼前的苟且生活也变得诗情画意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