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消费与产出
这些天看了一些书几部电影还有豆瓣征文的几篇作品,想找人聊聊也无处说。想写下来又拖了好久,照人家作者的说法把这叫文债,大都有编辑催着交稿,咱没有,可老在心里积着也憋。写下来简单,不就是些读后感观后感么(不敢妄称书评影评)?可就这也懒得敲。世上事大抵如此,读书看电影,甭管你看了多少都是消费,消费人家的智力产出。就像花钱一样,花钱多简单啊,是享受。
所以别跟我说你一年读了多少本书,看了多少电影。真正实在的是你消化了多少,消化后又产出了多少。
再分一层,产出也分好与坏。想到鲁迅先生自比奶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血。可有的牛不啊,他们拉粑粑。因此私底下祈祷宁愿那些牛安安静静只是吃着草也是好的。一些小牛犊们做贡献的念头是好的,一开始挤不出奶也无可厚非,他们还有成长的空间。可气的是一些老母牛,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吃了鲜美的嫩草后还要给你拉粑粑。
再分另外一层。产出还可分为元产出与衍生产出。这是我自个儿瞎诌的名词,当然也可以叫做一次产出和二次产出。意思在即可。虽说职业无贵贱,产出都可贵。说是这么说,可实际到底要分上游下游的。元产出就在上游,可贵程度等方面依我看来比在下游的衍生产品要高,价值更多。
这么说可能有点不太具体,举个栗子,在豆瓣上接触最多的书评影评即是衍生产品。
比如《三国演义》是《三国志》与民间通俗话本的衍生品,《三国演义》电视剧就是书的衍生品,再往下发展,发在报纸刊物上对《三国演义》电视剧的评论就又是一次衍生产出。
再比如说是一部动画片《喜洋洋》,创作者写出他们的故事,然后经过制作搬上电视,火了之后发行纪念章,制作各类玩偶,转型电影,开展一系列活动等等。元产品带来各类衍生物,这是一个已经比较成熟的产业链条。出品人创作者在上游,付出更多的脑力创造原型人物切得大份蛋糕,下游是工厂制作,只付出廉价的劳动力赚取少许的薪资。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Birdman》,演员引用福楼拜嘲讽戏剧评论家说:“没有才华创作才去搞评论,就像无法做士兵就去当叛徒。”实在辛辣非常。不过似乎事实也是如此,元产出毕竟比衍生产出价值高,如非实在才智不济,还是呆上游的好。
甚至此原理消费上也同样适用,我们平时读书也是这样。最好是直接阅读原典,所谓原典即是元产出,比如《老子》《论语》《孟子》类似于第一手资料。
至于阅读二三手书刊比如《论语心得》《老子他说》《孟子旁通》,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理解,可也容易丧失自己的思考与想法,关键在于他们也不一定正确(别总以为名人就都是对的,小时候我想着面对亿万人民的电视总不会出错,最后学了好几个错误读音还跟老师犟了半天)。说到二手书刊,这让我想起我的小学数学老师,她批评抄作业的同学:“啊,你就整天吃人家嚼过的馍有啥意思!”
最核心的还是自己内在的体悟,可能读了一两句有那么一点感想,说不出来什么,可其实已经在心里留下了那么一点东西。
当年明月写完《明朝那些事儿》,记者问他通读研究明史需要多少年。明月回答,七八年就够了吧。再看看那些搞明史,搞红学搞了一辈子的。大都是抱着红楼梦,明史混饭吃。不过话说回来,这世上大多数人也确实是力有未逮,老天不赏口饭也实在没法儿。就指着这衍生产出过活呢。这么一想,衍生产品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毕竟也能降低失业率保障国民生活稳定哩!
扯这么些不对别人只是对自己的一种自警或自嘲。
二、一篇好小说是什么样子?
下面陈列最近看的一部分作品(或者说品评一下别人家的馍馍):
1.《小说故事》by朱岳
这是豆瓣阅读自动添加的。顺手点开一看就停不下了。构思非常厉害,其后又看了他的一篇《写作计划》,呜呼哀哉,不知多少青年写作者看完之后要默默焚毁自己的手稿了。一边惊叹作者对故事的构思能力,一边可怜我贫瘠的想象力。唯有膜拜之。
2.《子夜歌》by幸公拓
这是在这届豆瓣征文里读的第一篇,以此才有兴趣开启了之后的阅读之旅。从行文结构上来看,作者打算讲述一个女裁缝的大致生平,但不直接从她本人讲起,而是从一封来自国外的陌生来信开始。由此,主人公即女裁缝的孙子踏上了寻找之旅。一步一步触摸真相,通过资料的查阅以及其他人的追忆,拼凑出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这篇征文给人很多启示。
讲一个故事:
一、悬疑要足,一开头就要能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恰如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接近最核心的人物。
二、背面敷粉效果尤其好。不直接描述人物,而是从女裁缝的孙子的寻找,以及其他人对她的追忆,渐渐拼凑出一个完整立体的人物形象。
三、足够的专业知识。放在此篇可以看出作者分别在这三个方面都下了功夫:英国政治史、民国史以及服装设计。所以说小说家大多是杂家。
这也是我为什么放着王小波和张大春不读而选择先读这次征文的一个原因,这类新手初作相比于大师当然很不成熟,但恰恰就是因为他们的不成熟,起码能看出一部分行文构思痕迹,给自己以某种启示。大师的作品,无论语言文字、行文构思、叙事技巧已经圆融一体,只能是欣赏而多半学不到。
上面是从自己能学到什么东西来分析。如果说不足的话,中间部分稍显拖沓,一开头的悬疑支撑到这里就基本到头了,最好再抖露一点线索,抽次剥茧逐步渐进。结果后面通过一次资料的查阅,两个人物的追忆,故事直接就完了,结局稍显仓促。再加点悬疑,埋些伏笔,拓展成长篇或许会好点。
3.《猴之国》by次者
非常村上的一本小说,得得,还是林少华版的。具体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一、常用语气词。比如林少华之“得得”,作者换为“诺诺诺”
二、对话常用结构。比如文章一开头出现的“妻” ,还有“……来着”,另外对话本身也都简短如村上比如“知道?”“晓得?”。所以即使作者一开头交代是在中国,可依然不由自主想象成在日本,因为一点中国元素都没有。
三、如果说前两点的模仿较为拙劣和表面,那么第三点绝对是取到村上的某些真意了。有一些实在值得我记录下的精妙比喻:
1.时光荏苒,如嚼摈榔。
2.懈怠这种东西跟蒸汽似的,锅盖再重也不能全然罩住。
至于村上,精妙的比喻实在太多。这里临时只能记起一两则:
女子的肥胖并不给人以不健康的印象,脸形也不坏,只是肉过多罢了。一如磁石吸引铁粉一般,脂肪极其自然地附在她的肢体上。她的脂肪从紧贴耳轮下开始,以徐缓的坡面下至肩头,径直连往臂腕的鼓胀部位,恰如米其林轮胎广告上的轮胎男士。她的这种胖法使我想起某种宿命性质的东西。世上存在的所有倾向无不是宿命性疾患。
有评论家称赞村上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富有当代日本新青年的生活意味,充满活力与朝气。但另一方面一个人说的话必然应当符合它本身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不应全篇如是。
此次征文里出现了不少文风似村上的作品,其中尤以该文仿写最为相似,不论是叙事,对话,情节架构或是隐喻。
文章开头妻子离家出走,让我想起《奇鸟形状录》,去图书馆则是《图书馆奇谈》,儿子失踪母亲去异国寻找到最后都为当地人所熟悉又是村上的另一短篇(名字记不起来了)。后来经作者回复得知是《哈纳莱伊湾》。
作者自述,“一年多前读了大量的村上的小说,其中读到他的一个短短篇,被其中一句话吸引住了(具体怎样的话已经记不得),于是延伸出来,也写了个短短篇。”行文至此不觉有些沮丧,且不论人家写得如何,本身就已经是元产出了。而自己现在所做这一部分无疑是衍生品了(两手一摊)。退一步,衍生且不论,读村上的时候大概都会出现点自己的感想、灵感甚至创作冲动,为什么单单人家能写下来而大多数人比如我只是一想而过。
这一段其实已经扯到另外两个话题了,容后再表。
说不足的话,成也模仿,败也模仿。故事本身包括隐喻、情节和构思都比较到位,衷心希望作者能从村上作品中跳出来,有自己的风格,日后必是另一番气象。个人原因因为也是村上粉,所以才对该作品青眼有加。
4.《谋杀电视机》
前面以为模仿村上春树的《电视人》,后面剧情突转,一换而成《楚门的世界》和《黑镜》第二季的《白熊》。真个是豹尾,剧情突转,一波一波的高潮留在最后。构思很好。
如果说学到点什么的话,就是构思。只要构思足够厉害,故事本身不赖,就算你语言无甚特色,还带点翻译腔,这类毛病都是可以改的,无甚大碍。
不过想象力这个东西,要学的话,可真是无从下爪。
不足:中间部分太过拖沓,都是跳着看的。
男女朋友之间的语言有点翻译腔:宝贝儿…哦,亲爱的……
是中国人不?
5.《60岁的中文系女教授》
这届征文——无论是有意无意——模仿村上的还真不少,《猴之国》取了村上作品中一部分非现实性的意,以及很表面的语言文字风格(比如《奇鸟行状录》),这篇则是取了村上一部分抽象的隐喻,以及一些类似的服装饮食、音乐文学。(比如《多崎作》)。前面说了,一开始的模仿并没有什么,但不要陷进去了。而且我看一些作家的开头两三本书并不怎么样,比如村上的《风》《羊》《球》,还有最近看的蒋峰的前几本出的书都没看下去。但是只要继续写,后面的作品可以感觉到越写越出色了。
说回这部作品,主题其实在纷扰的人物经历里几乎依然清晰可见:衰老令人恐惧。所以境界比前面那个模仿降了一层。
6.《旋转硬币》
放到后头有放到后头的理由。
之前在《萌芽》看到七月人写得一篇文,怎么才算一篇好小说,以及寓言和小说的区别。
这篇文可算做典型,当然,反面典型。客观来讲,文章逻辑还算严密,线索也算清楚,故事本身还是过得去的。而且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最后通过“小美”这个人物的心理以及情节发展也完整表达出来了:开始只是恶作剧,不料贪欲放出来后就失控了,害人害己。
但恰恰就是因为表达的想法太清楚了,大家都知道文章主题了。一部优秀的小说就像诗一样,在于它模糊不定的多义性,每个人都能从里面看到自己的东西。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当然有朋友说他看到的是各式各样的吃食,至于我自己,看到的是童年的回忆)。
一部作品如果有太过确切的主题,就是寓言而非小说了。
另外格调略低,让我想起余华的《第七天》。
其他故事会水平的征文作品就没有列举的必要了。
还余两篇非虚构,一篇讲外企一篇说医生。跟小说关系不太大,不在此赘述了。
至于前面提到的说有另外两个话题,容后再表。这篇文初作于1月17号,完成于21号,现在增删修改再看到这句话发现早已忘记当时所指,而过去其他很多人事也都模糊了。
初作于1.17-21/笔削于2.05
-----------------------------------------------------
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原文出处。
网友评论
喔,我知道啊,之前看到了你发的一些德语,想和你交流下,简信你也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