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看到一句话,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我就乐了。
人怎么会干啥啥不行,没有一些优点呢,即便真的找不到别的优点的话,这不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优点嘛,吃饭第一。能吃是福。
昨天九年级学生们返回学校,学习填报志愿,这估计是他们最后一次集体来学校了,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就结束了。回头想想,我教了这批孩子们三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有的很机灵,有的踏实,有的好问,有的勤奋,有的可爱,每个孩子都挺好的,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也有属于自己的特别的精彩。
我是怎样慢慢看到大家的好呢?
这是在工作后很久一段时间,我才学会的,能够看到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大家都挺好的。事实上,很久一段时间,我都在和别人做比较,和周围的同事做比较,我比他勤奋,我比他聪明,我比他帅,我们班的成绩这次比较好,这种比较让我开心。同时,一个坏结果出来了,有我比较好的时候,那么就有我不好的时候,他比我学识渊博,他比我沉稳冷静,他电脑技能更熟练,这个时候我感觉挺难过,甚至自卑。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这样不对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准确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简单地和别人做比较,这样不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利于开展工作,更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我应该怎么办呢?后来,我慢慢发现,每个人都有做得好的地方,他们做得好,我可以模仿学习,他们做得不好,我提醒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这样一想,我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能不断学习进步。
那个时候,我一直听书看书,有一句话刺激到了我,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完整的自尊评价体系,这样自己不会轻易接受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不会被别人的片面的评价影响,自己掌握了评价自己的权力和标准。我慢慢发现自己挺好的,工作时每天5点半早起,认真备课上课,不断反思总结,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真诚友善,待人随和,这些客观地具体地观察与记录让我慢慢建立了自信。
我慢慢进入到了一个状态,我基本上还好,别人也很好,大家都挺好的。这种状态挺幸福的,因为感觉身处一个美好的世界,周围都挺好的。
很多年后,我看到笑来老师在文章中讲,人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
1.我不好,你也不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很好,你也很好。
他说经历了大约两辈子,将近十四年的时间,才发觉每个人其实挺好的。这是在他财富自由之后发生的,他说可能因为经济压力是每个人最大的压力,实实在在最容易感受到的压力,当不再需要在经济上比较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在其他方面在比较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之路,都是极具个人特色的,我们普通人很难走到财富自由那里,或者有志气一点地说,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走到那里,那么我们是不是一直需要和别人做比较呢?只看到自己的好,却看不到别人的好呢?
还记得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吗?对,元认知能力。调用元认知,我们仔细想想看见别人的好?别人比我们好,我们伤心难过,有意义吗?没有,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像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好。别人不好,我们开心激动,有意义吗?没意义,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他们不好,我们以后应该避免这么想这么做,不犯类似的错误。
其实呢,这里还应用了我们第一章学到的内容,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呢?注意力,注意力应该放在那里呢?答案是放在自己的成长上!
对,我们要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不论别人怎样,他们都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做得好,我们模仿学习,他们做得不好,我们引以为戒。这正应了一句话,愿意学习,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课堂。想想,不论怎样,我们都会成长,进步,越来越好,多幸福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