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静静写读书笔记
你承认自己傻吗?--读《别做正常的傻瓜》

你承认自己傻吗?--读《别做正常的傻瓜》

作者: 小7 | 来源:发表于2016-03-20 16:43 被阅读185次

你承认自己傻吗?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多少人会承认呢?要说我们这个物种,我们是谁,我们是人类啊,处在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创造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及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甚至说我们将发明出了比我们还要聪明的人工智能,还有什么我们做不到呢?要说我个人,说不上是个天才嘛,也不至于是个傻瓜啊,学校里学习成绩还行,毕业后也有份体面的工作,生活也没有不能自理的现象,说我傻,实在不能忍。可当我读完《别做正常的傻瓜》这本书后,能用一种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审视我的周围,发现我们其实可能真的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聪明吧。请看我细细道来,看看你是否躺枪了呢?

心理账户之困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天都会为第二天定出工作计划,到第二天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各方面的状态其实并不好,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是坚持当天的事情一定要当天做的原则,无论有多疲劳多不在状态都要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呢,还是说就此放下手头上的工作,放空自己,听听轻音乐,到外面散散心,或者干脆睡大觉,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在后面几天用更高的效率把前面欠下的工作以及当日要做的事情以更高的质量完成。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这个时候相信会有不少人跳出来说到,当然是要当日的事情当日做才对啊,如果每天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工作的话,工作计划不是形同虚设吗?我们不就成了一个很随意的人吗?

作者在书里引入了一个心理账户的概念,每一天的工作在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独立的“心里账户”,似乎第二天的工作无论做了多少,做的有多好,始终无法取代第一天的工作量。这不是个谬论吗?一份工作今天做好和明天做好的区别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恰恰相反,当我们在自己状态不佳的时候调整到最佳状态,在第二天甚至第三天的时候用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来完成才是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做的事情。

疲惫.jpg

举另外一个例子说明这个心理账户的困境,我们现在在买东西付款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用刷信用卡,甚至说直接用支付宝或者是微信支付来支付。这些方式毫无疑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需要带上钱甚至不需要到店里,就可以直接完成交易。可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们带来了些问题。当我们用信用卡或者是在线支付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地纸币交易的过程,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我们一些错觉:我们支付的只是我们电子钱包的账户,纸币账户似乎没有减少。这样当我们用电子钱包支付的时候,似乎比起纸币来更加舍得花钱,更容易缺少理性。

网上支付.jpg

面对这样的困惑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书中和自己的建议是我们需要换位思考,用同样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我们不同心理账户,不管是纸币还是网上支付都能充分意识到它们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应该把钱花在自己真正需要的地方。

交易效用之困

我记得之前家里的储物柜上方经常存了好多好多的卫生纸。我一直觉得很奇怪,就问我母亲大人,为什么一下子买那么多卫生纸呢?后来才知道,这些并不是一次性买的,而是每次我母亲去逛街的时候发现某个地方的商品在打折或者促销,就买了一些回来。等到第二次逛街的时候,又看到哪个地方也在搞活动,就又买了一些回来,也顾不得家里是不是已经存了有了。所以就这样不断累积,家里存了大量的类似卫生纸这样的物品。

从这个例子看到问题了吗?我们很多时候在决定买不买一件商品的时候可能并没有考虑自己对该商品的真实需求有多么强烈,而是考虑将该商品现在的价格和一个参考的价格做比较,一般的情况下就是拿该商品在活动期间的价格和活动之前的价格做比较,如果这其中的价格差别很大的话,我们往往会忘掉这个商品本身是否对我有价值而做出购买的决策。这就会导致我们往往容易受到商家促销活动的影响买了大量我们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需要的商品。就好比每年的双十一网上购物节,试问大家有多少人在那个时候买的东西是自己真真正正需要的呢?

我们如何做呢?在产生购买的冲动之前,不如先停一下,在纸上写下五条自己想买这个东西的原因,如果真的能写够五条,再买也不迟。

jieshao-logo.png

过于自信之困

书中作者提到了一次有趣的调查:调查询问上海已婚女性估计上海已婚男性中至少有一次外遇经历的人的比例是多少,她们评估下来的平均比例是一半以上。可当调查问她们是否认为她们自己的丈夫有外遇经历的时候,她们都会矢口否认。出轨一定是别人家的事情,自己的家庭一定是幸福的。这部就是一种过于自信的表现吗?

我自己其实也有很多这方面的体会。我们在估算项目的开发时间的时候往往要把我们自己估算的时间再加上这个估算时间和一个权重相乘的数值,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我们在估算时间的时候总是会对我们自己的效率,以及项目进展过程中的顺利程度会较为乐观,所以我们估算的时间绝大可能会远远少于我们实际开发所花费的时间。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跳出自己的惯性思维圈子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对自己的能力,对项目进行评估,或者干脆找一个擅长理性思考的朋友和你一起来进行评估。

52322d19.jpg

适应性偏见之困

一个人有多幸福,到底是和他有多少钱,住多大的房子,有多漂亮的车子,有多漂亮的另一半有多大的关系呢?作者阐述了这么一个观点:人们往往过分高估了外界刺激对我们的影响,也是过分低估了自己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不管我们有多么富有,住多么大的房子,我们的另一半有着怎样惊为天人的外表,我们在刚刚得到它们的很短一段时间内或许会提高一点我们的幸福感。可是往往我们只需要不长的时间就会适应我们拥有的这些,我们的幸福感也会恢复到和原来没什么两样。换句话说,我们曾经为了得到某个目标而奋斗一生,不管这个目标是一套大房子,一辆豪车,还是一个职位。我们为了得到它甚至牺牲了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爱好,我们的友谊甚至我们的健康,当我们真正拥有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得到它并不能让我们真正快乐多长时间。到那时候再想回过来找到自己曾经所失去的,可能已经为时已晚。

可见要想获得持续的幸福感,一味追求物质未必能如你所愿。我们不是经常在新闻上看到某某某大明星因为吸毒被拘捕的故事了吗?试问这些按理说物质上已经没什么可缺的明星不是应该幸福感满满吗,怎么会仍然需要在毒品中寻找刺激的感觉呢?看看上面的表述是不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这个疑问了呢。

那我们如何做呢?书中也建议到其实相比于物质上的刺激容易适应,精神上的一些追求反而由于它的多变能让人们会有持续地得到一些新鲜感和满足感。所以我们在为自己定目标的时候,除了一些必要的物质上的追求之外,一定不能放弃对一些精神层面的追求,多培养一些自己的爱好对持续提供自己幸福感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is098se5j.jpg

风险规避之困

我们对于风险会是怎样的态度呢?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规避风险,只有那些特别有勇气特别不一般的人才会面对风险。作者却在书中提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观点:人们面对风险是选择规避还是挑战得看他是觉得自己是得到还是失去,如果是得到的话,人们一般会选择稳妥的方案,规避风险;可如果是失去的话,很多人却更愿意选择激进的方案,喜好风险。并且得到和失去并不是绝对的,它们是需要有个相对的参照点来判断的。如果参照点不一样,对得失的判断也会不一样。换句话说,对于同一件事情,改变参照点以及对事情的表达,完全有可能会改变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

面对这样一种困境如何解决呢?这提醒我们对一件事情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尽可能把问题的各个方面都考虑进来,不漏掉某一环节造成信息缺失而无法真正客观地来评估。

损失规避之困

对于同一件事物,人们对于失去它所产生的痛苦的感觉将远大于得到它所带来的快乐的感觉。
对于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了也许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我们那么难以走出我们的舒适区的问题。让我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失去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对自己的感觉的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以及其他的一些自己已经适应了很长时间的习惯,而这个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的感觉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要大于自己从中能得到的一些新的习惯和收获而带来的快乐的感觉。但是有些习惯以及成长带来的价值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来证明出来的,而且我们往往也能意识到那份价值,可是我们往往因为那失去的不适应以及痛苦而放弃了坚持。

相关文章

  • 你承认自己傻吗?--读《别做正常的傻瓜》

    你承认自己傻吗?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多少人会承认呢?要说我们这个物种,我们是谁,我们是人类啊,处在食物链金字塔的...

  • 2019年第10场现金流游戏-别做正常的傻瓜-忽视机会成本/未得

    2019年第10场现金流游戏-别做正常的傻瓜-忽视机会成本/未得收益。 你正常吗?也许是的。你傻吗?也许是的。“正...

  • 读《别做正常的傻瓜》

    我对于文中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人会将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赚来的钱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 在这里学到了一个新的词汇...

  • 读《别做正常的傻瓜》

    这是本有趣的书,书中告诉我们正常的傻瓜--也就是现实中的大多数人,在进行决策时会受到与所做事情本身无关的因素影响而...

  • 《别做正常的傻瓜》作者: 奚恺元

    内容简介: 你正常吗?也许是的。你傻吗?也许也是的。“正常”的决策者往往做着“傻瓜”的决策,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

  • 读《别做正常的傻瓜-前言》

    你,正常吗?你,理性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决策,大到投资决策、小到衣食住行,很多看似是我们...

  • 别做正常的傻瓜

    作者:奚凯元 字数: 约95千 用时:1小时 这是一本讲决策行为学的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

  • 别做正常的傻瓜

    第一章 10块钱分成的两个5元相等吗? 心理账户 我们总是在自己心里设定不同的账户。 工资账户、以外之财账户 工资...

  • 《别做正常的傻瓜》

    沉没成本误区(在错误的项目里再进行追投,这真是错上加错) 正常人陷入沉没成本的误区原因在于:1.不愿意认输,不愿意...

  • 别做正常的傻瓜

    系恺元写的这本书《别做正常人的傻瓜》,它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籍,我们通常都认为自己很正常,但我们却在许多正常的事情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承认自己傻吗?--读《别做正常的傻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ec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