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东畔少陵原半坡,东与兴教寺、西与牛头禅寺和杜(甫)公祠毗毗相邻;背靠少陵、面朝樊川;远望巍峨终南是千峰翠叠、白云缭绕;近望锦绣平川是宽广富饶、风光如画。诗仙李白称赞道:“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诗人岑参的“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也道尽了它景致最佳处。华严寺周围的自然景色,虽不是佛经中描述的华严世界,却也是人间的华严净土。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简介
华严祖庭
华严祖庭华严寺创建于隋唐之际,五代祖师在此处根据佛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创立了一个修学宗门,即华严宗。《华严经》是释迦世尊在菩提道场成佛后,向文殊、普贤和诸大菩萨讲述佛在果位所内证的境界和佛在因位修菩萨行的经过,皆从大乘的境、行、果在说。玄奘法师特将此经列为瑜伽学的主要宝典,其他宗门亦复如是。可见此经在诸经中的重要位置。
古代华严学者,能够以华严经所言的法界缘起,从而悟入由理法界和事法界所显示的一真法界,具有理事法界无碍和事事法界无碍的无尽缘起,若学人通达了此义,即可“以少方便述证菩提”。
华严五祖
初祖杜顺和尚,长安京城人,早在隋开皇五年(585),就在此研修和倡导华严思想,以其高深学识和为人师表,深得唐太宗尊敬,世称帝心尊者。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等,提出了“四法界”和“三观”等,为后来依华严立宗奠定了理论基础;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简介
二祖智俨法师,甘肃天水人,追随杜顺参学法界观,早年住至相寺,世称“至相大师”。著有《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孔目章》、《华严五十要问答》等论著,提出十玄和五教一起,是确立华严判教的根本。在华严学中,六相、十玄、性起、别教一乘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思想,这些思想也都为后来的华严三祖法藏法师所继承,对后世的华严学者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简介
三祖法藏法师,长安京城人,是华严宗思想集大成者,曾参加过玄奘译场,武后敕赐贤首国师,又为中宗和睿宗所敬重,故此宗又谓贤首宗。法藏根据智俨的理论,发挥《华严经》中一乘法界无碍思想,依说法之浅深将释迦世尊的教法分为小、始、终、顿、圆等五教,为后来研修经教的学者提供了依据,正式确立了华严宗。著有《华严六十疏》、《一乘教义》、《探玄记》。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简介
四祖澄观法师,浙江绍兴人,在继承法藏法脉和弘扬华严思想,不但与诸宗汇通,还圆融了本土文化,把华严宗发展到一个巅峰时期,被德宗授予清凉国师,并连任了五朝国师,世称此宗又谓清凉宗。澄观法师身历九朝为七帝师,先后与德宗、代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所受赐封有“教授和尚”、“镇国大师”、“天下僧录”、“僧统”、“清凉国师”等,可谓之备即荣宠。著有《华严经疏》、《唐译华严经疏》二十卷,后又奉德宗诏与般若三藏译出《四十华严》,且作疏十卷。作疏时堂前池生五枝合欢莲花,一花皆有三节,见者咸为之叹服,并作《八十华严疏演义钞》等著作二十馀部四百馀卷等。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简介
五祖宗密法师,四川果州人,初受菏泽神会禅师影响,因看《圆觉经》开悟,礼澄观法师研修华严,在弘扬华严倡导禅教一致,与澄观一脉相承。太和二年,文宗赦号大德,朝廷及士庶归依者甚多。著有<<圆觉经疏论》、《华严贯论》等,后住圭峰山,世称圭峰禅师。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简介
华严寺于唐朝时期,多是国师、高僧云集之地,武后以后政府,都是在这里为全国僧众统一发放戒牒,华严思想随之遍布各地,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华严祖庭也就成了世界佛教徒朝圣拜佛的一块圣地。由于唐末武帝灭佛,华严祖庭华严寺也遭此劫难,此宗与诸宗命运一样法无继承,佛教逐渐走向衰退。尽管如此,一千多年来华严思想却延绵至今,令人赞叹。由于种种原因,华严祖庭早已成了一片废墟,五个祖师塔仅幸存杜顺法师和澄观国师两座灵骨塔。2006年,由中国佛学院佛学硕士生、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宽昌法师发心,为重振华严道场重建华严祖庭,目前已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这是时代价值的需要、人类文化进步的需要。在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帮助下,华严祖庭必将更加庄严辉煌,成为众生所向往最现实的人间净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