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不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9490/324ae6daf1e96040.jpg)
前段时间学了一套家庭资产配置的课程,实操完毕后很开心,顺势在群里做了个简短分享。
有几个小伙伴私信问我:“我是金融小白,从没接触过财商,能学会投资吗?”
回顾过去这几年,在我喜欢的身心灵成长和财商领域,我学习了许多精品课程。
我一直都崇尚的理念是:“不一定终身受雇,但一定终身学习。”
对于我感兴趣的课程,只要符合当下的感觉和频率,我都不遗余力当下体验,念起即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似乎不太纠结自己“能学会”还是“学不会”。
因为️,不曾亲身体验过的事情,怎么断定自己一定不会?
毕竟时间才是最大的成本:与其花时间纠结,不如花一点钱直接去体验。
如果最后真的不会,那至少已经尝试过,也不留遗憾。
但是,万一“学会”了呢?那可就赚大了!
2. 想不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9490/4c730fc6e82d7b58.jpg)
小伙伴们私信的第二个问题是:“学习这个课程到底对我有没有用?”
不夸张地说,除了学以致用,在选择良师方面,也是我的强项之一。
我跟随学习的老师大多是开悟的老师,内容究竟,大道至简,有效直达,不走弯路。
既然我选择了学习,所以,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只要是我觉得适用于自己的,都会尽力执行。
在我的字典里,只有“想不想”,没有“会不会”。
所以,我有的时候说“我不想”,但我很少说“我不会”。
“我不想”,意味着我的身体和灵魂,暂时不想体验而已;
“我不会”,则直接封闭了上升的通道,斩断了“会”的可能性。
所谓“不会”,一次次按下“我不会”这样的负向确认键,你当然越来越“不会”了。
所谓“会”,哪有人天生就会?不都是一次次亲身实践、熟能生巧出来的。
3. 想就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9490/dadac6779761a074.jpg)
以上这些,是我学习到的、并且在面对未知采取行动后,渐渐理解的体验。
也让我慢慢发现:所谓“会不会”、“能不能”等等想法,都是我们脑袋里自行发明出来的庸人自扰......
“不会”到“会”之间的障碍是:情绪、自我质疑、怀疑他人、局限的思维和逻辑。
想要“会”,我们需要刻意搭建两个空间:喜乐空间和行动空间。
首先是喜欢:把生命中要做的每件事都当成喜悦和奖励,创造一个喜乐磁场。
正确的努力当然重要,但喜欢比努力更重要。
因为喜欢,所有情绪和逻辑上的阻碍会变得弱小,甚至微不足道。
其次,就是让自己有觉知地 、有惯性地保持着一念单纯,念起就做,创造一个行动磁场。
我爱重自己每一个决定,我不轻易要,但要的都是自己真心喜欢的,要的都必须达成!
不给自己第二个理由,念起时不纠结“会还是不会”,立即就去行动。
慢慢地,你的欢喜和行动一点点的都会延伸成空间,然后在空间里面梦想成真!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9490/5c6ffe22008f545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