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沉默内向,不会说话,不受欢迎,该怎么办?
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的责骂,渐渐变得内向,现在非常敏感,很讨厌自己。
不敢表达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有三种:
1.自卑
每次想表达什么观点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自信心,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所以还不如不说。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有想法也要烂在肚子里”的习惯。
2.回避
不想过于麻烦别人,也不想别人来麻烦自己。
有的人会觉得:人际关系都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他们宁愿跟事物打交道、而不愿意跟人打交道。
3.胆怯
小时候有被拒绝过的经历,从此以后,就变得小心翼翼的、不敢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上是“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三类原因。很多原生家庭的孩纸,都偏向于第三类原因,那就是受到家庭的束缚。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是有解决方案的——对于幼年经常被否定的人来说,他们更加敏感、更加懂得察言观色,所以天生就有一个沟通上的优势: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
你可能会觉得:考虑别人的感受,跟表达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关系特别大。
因为,真正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感受,用对方喜欢接受的方式来沟通。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从细节上,一点点培养和重塑自己的信心,以及学习如何去表达、学习如何占据主动权。这些都可以通过经验来获得。你失败过几次,这没关系,不要自暴自弃;当你失败超过20次,你就拥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至少可以给你带来三大好处:
1.自信心
当你鼓起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可能会被别人拒绝或者嘲笑;当你尝试过很多次,就会发现:不是每次都会拒绝你的,也有不少人会对你的观点表示赞同。
你每成功一次,你的自信心就会增加一点点。所以不要害怕,勇敢去尝试吧!你可以无视那些嘲笑你的人。
2.自嗨&自嘲
咱们退一步说,就算没有人搭理你,你也完全可以自娱自乐啊!拿别人开玩笑不太好,你可以拿自己开玩笑啊!
当然,玩笑话,点到为止就好。
3.免疫力
对别人的拒绝有了免疫力。
有时候我们不敢表达,是因为害怕被别人拒绝。但你想一想:当你被别人连续拒绝过20次之后,你还会怕别人拒绝你吗?
就算别人再拒绝你一次,两次,三次,也不过是增加一次失败的记录罢了,反正都是20几次,多一次也无妨,对吧?
而如果别人没有拒绝你,你是不是就有了一次成功经验了呢?
对了,前面我们聊到的三个原因,都没有提到“内向”这个词,因为我不认为内向跟表达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我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但这并不影响我在公共场合发表意见。内向,只是我们的性格特点而已;不敢当众发言,那是因为害羞,因为缺乏练习。
我自己的练习方式就是:写作——既然不敢说话,但我可以写字啊!
所以,你看我现在每天都在坚持写作,就是因为我把它当做了一种“表达渠道”。
我自己也是一个内向且不善于表达的人。
读书的时候,我的话很少,不敢跟不熟悉的人说话、更不敢当众发表意见。所以,我就用笔来代替嘴巴,把平时不敢说的话(当然不是一些大逆不道的思想)变成文字。后来,这些文字居然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这就反过来增加了我的自信心。
再后来,我做过各种工作,慢慢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几年后,我从一个跟女生说话会脸红的人,变成了一个没心没肺的老司机,现在公司两位实习生妹纸都快被我带偏了。
尽管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练习自己的讲话能力,但“当众演讲”仍然是我的短板。两年前,我在微信社群里,甚至不敢用语音讲话、而是通过打字的方式来做分享。
为了锻炼自己,我开始尝试做音频主播——把自己写的文章,选一些录制成语音、发布到各大音频平台上,包括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千聊和荔枝微课,后来还做成了一个读书节目,至今已经更新了22期。
但,对着麦克风讲话,和当众讲话还是两码事。
前几天公司开大会,我站上去发言的时候,几十号人齐刷刷盯着我,心里还是有些胆怯。真的。虽然当时没人看出来……
跟你分享这些,是想告诉你:任何人,不管他曾经多么胆怯、多么不敢讲话,只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大量的练习,都可以变得很健谈!
最后再说个糗事——
昨天我跟公司两位实习生出去吃饭。
在吃饭的时候,我们聊到一部电影的剧情,当时我特别兴奋,还模仿里面的一个角色、大声的说了一句话。
本来我模仿得比较夸张,隔壁座位上一个小姐姐吓了一跳。当时整个氛围非常尴尬,我看见两位实习生都在笑我了。
然后我就若无其事的告诉她们:你们要培养一种能力,当你们走到一个陌生场所的时候,要想办法成为焦点。
这句话当然是我胡掐的,但用来化解尴尬的气氛还是挺有效果。
然后她们就非常开心的跟我开玩笑。
所以,自嗨和自嘲都是一种化解尴尬的能力。
不要管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至少,我们在表达这件事上,占到了主动权。
————————
以上纯属个人建议,希望给你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