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工作和生活中的素材,有时比电影里还要鸡血和鲜活。当认知与现实冲突时,会让我们质疑自己,而这恰恰是自我反思的最好时机。
来自网络最近有一位朋友小M叫苦不迭,因为领导的一些工作安排,让她备受打击,价值观一再被颠覆。
如果你遇到领导强加额外工作任务,资源又跟不上,还不允许提出困难拒绝,必须让你去扛一个雷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小M在这家公司9年了,平时工作态度勤奋踏实又积极投入,交办手中的工作样样不让领导操心,主动拓展业务,遇到任何困难都会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尽最大努力做到完美,让客户满意。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习惯和自我要求,她也成为部门在这个领域的专家。
原来还带团队的她,因为分配机制和个人意愿问题今年放弃了管理岗,但没想到年初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后,各种机制和文化导向开始转变,各层领导更加关注平稳过度、风险规避、安全和谐、政治平衡,而不是高效创新、利润价值和能力等因素。这让很多部门都陷入低效忙碌人心涣散的工作状态,工作开展起来更加困难。
小M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鞭打快牛”的怪圈,越是希望高效率推进各项流程和项目工作,越是被临时安排救火,主动拓展业务反而会成为自己工作量加倍的负担。
为什么会出现“鞭打快牛”
一个寓言故事:
来自网络一位农夫有一头水牛和一头黄牛。 农夫拉着两头牛犁田,他先给黄牛套上犁枷,但黄牛任凭他怎么吆喝就是不走,折腾半天没犁了几路田。 无奈之下,农夫换上水牛,水牛不用吆喝就主动拉着犁往前走,但农夫还是不断地鞭打水牛。 水牛很是不解,停下来问:“主人,我已经尽心尽力地帮你拉犁了,怎么还老是打我?” 农夫说:“黄牛不拉,只有你拉,不打得你跑快些,什么时候才能犁完田?少废话,快走!”说罢又是一鞭。 多次挨鞭子的水牛想:自己跑得越快,犁的田越多,被鞭打的机会就越多,而黄牛却在旁边悠哉游哉地吃草,真不公平! 最终,它挣脱犁枷跑了。
这个小故事折射出当下职场、特别是很多国企在人员绩效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难题,体制内的激励机制不灵活、管理者能力的局限性都是造成核心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
但还有一点,就是快牛本身的职场认知和行为模式也非常值得关注,这类人一般属于内燃驱动型——不起扬鞭自奋蹄,他们干事有激情肯担当,但也容易被领导利用。
今天我想单纯从“快牛”们的角度分析一下如何走出被鞭打的恶性循环,除了一走了之,还有哪些方法应对这种困局。
快牛如何走出被鞭打的恶性循环
心法一:觉察——及时抽离反思,认清问题本质
要避免长时间无效忙碌,就应该给自己留出反思复盘的时间。不只是在现象和细节层面纠缠,而是深入问题的本质,看到模式的根源。
小M面对突如其来的额外之雷,第一想到的是马上拒绝领导的任务安排,这种回应模式或许是导致冲突加剧的根本原因。所以,问题从要不要接这个雷,转换到接受任务前的思考维度和注意事项。
比如先了解任务的背景和目标,弄清领导的潜在真实需求和风险点,同时梳理好自己当下的工作任务,把握时机,找到共同利益的平衡点,再有理有据提出自己的诉求,争取资源支持。
心法二:修炼——学会向上管理,突破沟通瓶颈
了解到冲突的本质后,接下来要修炼的是向上沟通的问题,而技巧背后最重要的是先调心。
1、优先处理情绪。
快牛们一边被鞭打一边要出活,光让牛儿跑还不让牛儿吃草,难免快牛心中满是抱怨。如果情绪没处理好去沟通,往往起不到效果,甚至引起领导更多的不满和压制。
2、明确需求目标。
所以,要做好关键对话的准备,转变积极的心态,明确双方需求和沟通目标,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宣泄情绪,是要让领导对当下资源和工作安排的全局了解后,给予适当资源或其他方面的支持,而不是委曲求全,只顾低头拉车,没有勇气争取应有的利益。
3、勇于表达诉求。
如何用平和但有影响力的语言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争取到合理的资源和价值补偿,这是很多快牛最应该有意识突破自己的地方。这里谈利益交换并不是消极和负面的词汇,而是职场的基本法则。
心法三:行动——聚焦核心价值,坚持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作者格雷戈传递的精要思想——“做更少、但更好的事”,践行起来不易。
学会区分更重要的事,这是一种朝向目标深思熟虑做减法的过程。
到底是满足当下各利益方的一系列流程要求重要,还是果断放弃一些看似机会或考虑周全的心里安慰重要,这些想要把一切安排妥当的想法,实则是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且不符合整体机制文化,也无法做到最大化个人的贡献峰值。
如何权衡取舍,是考验快牛走出被鞭打怪圈的关键。精心挑选有价值的工作,对非精要之事一律说“不”。记住,在拥有选择权的时候,切勿贪多求全,高估自己的能力,唯有坚持核心目标,敢于舍弃,才会走向高效能的正循环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