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为了自身挖掘写作素材,我是怎么也不会想起他。
05年的村子遍布的仍是朴实的平房,些许有钱人家已经盖起了二层高楼,红色的瓷砖,金色的门,但大多仍是一片碧绿的田亩,傻子就是在这村里消失的。
傻子叫今华,人高高胖胖,年龄比我大几岁。母亲去世,只留下父亲和他,父亲打鱼种田为生,生活较为拮据。而我们和傻子的故事...
小时候,小孩子一起玩耍必会出一个孩子王来“统领”团队,但团队中没有傻子。我们都嫌弃他,欺负他。
年节是个传统喜庆的日子,各家各户张灯结彩,预备过年。我们喜欢花压岁钱去小卖部买小划炮,扔粪坑里,看屎尿横飞;扔玻璃瓶里,听清脆炸裂声;扔田野里,吓鼠鸟飞虫。但这并不能满足我们寻找刺激的欲望,我们把目标转向了傻子,每个人扔小炮就像扔小石子一样轻松。而傻子被吓得尖叫了起来,我们却不觉得别怕,反而心里十分满足。傻子哭了,傻子喊了他爸爸,傻子爸爸没来,傻子跑了...
过了几天,傻子开始慢慢接近我们玩耍的团队,因为傻子孤独,没人和他玩。不懂事的我们又有了新的消遣傻子的玩法。家家户户都在做馒头,孩子王从他奶奶那里拿了一个包子,当着我们的面塞了泥土,然后叫来了傻子。起初傻子是以为我们接纳了他,当他双手接过包子,开心地咬了一口后,我们像发了疯一样在笑,但傻子哭了。他没有把他咬掉的泥馅馒头吐掉,他含着馒头哭着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之中。
但这样的捉弄并没有满足我们的疯野。
常说童言无忌,其实我们是不懂的。对于傻子为什么只有父亲,我们也有了许许多多的版本。
“哎呀,他妈妈准是跟别人跑了。”
“是不是生了个傻儿子就不想活了呀。”
后来傻子从家里出来,跟我们中的几个扭打在了一起。这是傻子第一次不怕我们的“权威”,这是傻子第一次和我们动手。
其实傻子并不傻,傻子知道哭,傻子知道羞耻,傻子知道伤心与痛苦,为啥叫他傻子,许是因为太软弱,甘愿被欺负。
后来,我上了初中,出了远门,和当地的孩子渐渐失去了联系。当然,也和傻子失去了联系。
听闻傻子离家打工了,好几年没回来了,也没有了音讯。傻子爸爸每天都在河边钓鱼,钓了几年,他们家的门再也没有开过,听老一辈人揣测傻子爸爸投井自尽了,许是明白再等下去,傻子也不会回来了。
关于傻子到底怎么了,是否还活着,过得是好是坏,都成了我一直想知道的一件事情。
几年后,再回到乡下,物是人非。许多小孩都未曾见过,弹弹珠的,拍卡的,都像几年前的我们。楼房都是二层楼的了,只有傻子家仍是平房,也许会被拆,也许永远不会...
傻子就是在这里离开的,消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