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参与的项目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内的App开发者,在设计“分享”这个功能的时候,一般都会根据业务的实际需要,设计一套自定义的解决方案,我们姑且称之为“自定义分享插件”。而相比之下,国外的开发者更倾向于使用iOS提供的系统级的Share Extension,我们姑且称之为“原生分享插件”。那么,这两种方案,各有什么特色和优缺点呢?
国外的App一般都会采用iOS的原生分享插件,图为Amazon、Ebay、Etsy。 国内的App一般都会采用iOS的原生分享插件,图为微信、淘宝、知乎什么是原生分享插件?
我们先来简单看一下什么是苹果的原生分享插件Share Extension。前面说过,由于中国App开发大量使用自定义的分享方式,所以可能很多设计师还不熟悉原生分享的机制。另外,苹果直到去年的iOS8.0才重新定义了iOS的Extension机制,并重新设计了Share Extension,使得她真正变得好用而受到开发者的认可。所以,原生分享插件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还挺新的:)
在早先版本里,从iOS5到iOS6,乃至iOS7,分享插件的界面设计进过了几次变更,但是功能上一直十分有限,一开始仅限于系统级和系统原生应用的内容传递,例如发送照片内容到邮件和短信,或者从Safari保存网页等。后来苹果通过与Twitter和Facebook等几家公司签订独立的协议,实现了整合的方案,使内容分享到这些应用的过程更方便。
但是苹果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即系统和应用,以及应用与应用之间传递内容信息的需求是用户真实存在的需求,需要一个真正系统级的解决方案,就像当年的Push Notification那样,一个方案解决所有App的问题,而不是一家一家地去签协议。
历代iOS的分享界面所以,在去年的iOS8发布时,苹果对分享机制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变,这就是新的Share Extension,原生分享插件。App开发者只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为App加入原生分享插件,向系统注册,就可以通过Extension来实现与系统和其他App的内容分享了。原生分享插件就相当于一个中间媒介,可以接受Host App(发送内容的App)提交的内容,转交给想要分享到的Containing App(接受内容的App)。、
Share Extension的工作原理举例来说,如果你开发的是一个电商类App,希望鼓励用户把App上的商品分享给他们的朋友或者社交媒体,那么通过挂载和注册原生分享插件,以后用户想要分享App上的内容时,唤出分享界面,就可以把内容分享到系统上的任一(注册了分享插件的)位置。相反,如果你开发的是一个社交App,并鼓励用户从其他内容源分享内容你的App,同样需要注册到分享插件,表明你同意接受由它发送来的内容。
当然,不同形式的内容也不是随便就到处传递的。无论你是发送内容的Host App,还是接受内容的Containing App,都需要向原生分享插件描述清楚,要发送或接受的内容是什么格式,比如图片视频、文本还是链接。这被称为Activation Rules。也就是说,假如用户要分享的是一段文字,那么当他点击分享按钮时,弹出的Share Sheet上,就不会显示Instagram和Pintrest这类App,因为他们只接受图片分享。这也就是说,尽管是同一个原生分享组件,但是在不同的App上,它出现时显示的内容会自动根据要分享出去的内容性质做出变化。
所以,iOS的Share Extension原生分享插件,就像一个巨大的内容中转站,在系统和App,以及App之间建立起关联,方便内容的传递。
那么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种集成式的设计思路,而不是鼓励各App之间点对点传输呢?
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性和便利性。
iOS上的App被设计在一个“沙盒”里,App与系统间,以及App与另一个App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所以我们经常遇到App在使用相机、相册或者GPS传感器时,都要请求用户同意的场景。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苹果的设备安全系数很高,恶意软件和病毒很难入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系统允许App随便传递内容信息,肯定是不行的。App们互相之间如果要传递信息,也要先建立信任,也就是授权。所以在没有原生分享插件的时候,每一次分享动作,伴随的都是可能要一次新的授权(如果你自定义分享插件,情况便是如此)。而原生分享插件,就是将这些授权全都集中起来,由系统平台一次完成(App向系统注册时)。这样,iOS通过这种集成的方式,既能保证沙盒机制不被破坏,又实现了系统层面的信息分享。
当App注册了原生分享插件,一方面,它就可以通过插件向系统和其他所有(也注册了分享插件)的App发送内容,只要对方接受内容的形式(图片、文本等)。另一方面,它也同意接受来自插件的相应内容。这意味着,用户在iOS设备上,从任意一个App分享内容到其他任意一个App时,都不用再额外进行一个App之间的授权动作了。分享真正变成系统级别的,无处不在的。
并且,这个方案的系统整合程度很高,意味着,在实际的交互场景中,用户甚至可以不用跳转到他要分享的那个App里去操作,而是直接在当前界面完成分享,然后继续该干嘛干嘛。
用户在Pintrest里将内容分享到Evernot讲完了这些,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苹果的这套Share Extension机制这么好,为什么国内的App们还偏要自定义分享插件呢?
最大的问题在于,App的开发者想要分享内容到甲乙丙,而原生分享插件显示的是ABC。
苹果在设计原生分享插件时,是从所有用户的习惯角度出发的,如果用户经常分享内容到Facebook和Pintrest,而不常用Twitter,那么他可以通过Share的Action Sheet上的“更多”按钮,进入一个设置页面,在那里调整分享到App的顺序,甚至把不常用的分享渠道关掉。
分享的目标只有用户自己能控制这显然不符合国内一些开发者的口味,尤其是BAT这样的大公司。微信就关闭了对原生分享的支持,而选择了大量的自定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微信的Share Sheet上出现了“收藏”、“调整字体”等跟分享毫无关系的功能。淘宝的分享也是自定义的。这类大公司的逻辑更多是让分享内容在自家的生态体系里流动,而不是整个平台。
国内的开发者更喜欢自定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例是Pintrest。这家公司在自己的App上也使用了自定义的分享插件,为了方便用户把内容分享给App内的好友关系圈。但是如果在自定义的sheet上点击表示“更多”的那个“…”红色按钮,这是App又会调出原生分享插件。真是既满足了自己的小算盘,又照顾到了全平台的用户。而这样做的副作用就是,如果用户在第一个自定义Sheet上点击分享到Facebook,则调用系统分享编辑界面,而如果用户是在第二个原生分享sheet上点击,则会跳转到Facebook App里去做分享内容编辑。
Pinterest兼顾了两种分享机制,先启用自定义分享,用户点击“更多”时,启用系统的原生分享 在两个不同的分享插件里,点击分享到Facebook时,界面体验是不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