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到了课间时分,走廊里总是立刻热闹非凡,变得尘土飞扬起来。小伙伴们,纷纷从书包里、裤兜里,掏出一叠叠用纸折好的豆腐干,划着拳头开始了战斗。
那时,我们的教室还是一座古旧的教学楼,全都是木质的结构。我努力地挥舞着手臂,将‘纸豆腐’狠狠地摔在木质地板上,发出一阵阵响亮的声音:“啪……”
“哈哈,翻了,翻了!”
看着自己摔下的‘纸豆腐’撞击地板,掀翻了别人的‘纸豆腐’,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待声音还回荡在木质教室的墙壁之间时,我飞快地将被我掀翻的战利品揣入口袋,开始下一场战斗。
而这时,我的口袋已经是满满的了,胜利的心情无比的欣喜……
纸豆腐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当时的我们称之为‘打豆腐干’,后来才知道有些地方叫做‘摔四角’或者‘摔宝’。用两张纸分别对折成长条状,然后中心相对垂直放在一起,再将四个凸出的地方分别折成直角三角形插进去,一个纸做的四角豆腐干就成了。
纸豆腐一般情况,一个纸豆腐用两张纸折好就行了,但是有的小伙伴为了让自己的纸豆腐重一点,用多张纸甚者厚厚的一叠纸折,以为这样就能稳超胜券。更有甚者,在里面偷偷塞入石头或是泥巴。可最终,还是没能赢过技术高超的本人,看着他们输了楚楚可怜的眼神,我好不得意……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是,一个小伙伴输给了我很多纸豆腐,一气之下将剩下的‘豆腐干’全部拆开,叠成一个厚得不能再厚的家伙,心想这下终于能赢回去了吧。没想到,被我一炮就打翻了,他那欲哭无泪的眼神,让我实在不忍,只得把刚刚到手的又还给了他。
打豆腐干这游戏,也是有一定技巧的,比如利用地板的高低不平,当时的风向,或者往墙上撞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手感,那时我的手感就不错,经常回家的时候,裤兜里都被纸豆腐干塞得满满的。
还记得有一次,一个小伙伴输了我很多,最后家长找上门来,原来是他把暑假作业本叠成了两个豆腐干,全输给了我,来要回去的……
三角板除了打豆腐干,那时我们还流行另一个游戏,扇‘三角板’。
将一张纸折成等腰三角形,然后在直角的一方折弯一下,倒扣在地上。一般五六个小伙伴一起,每人出一个叠在一起,倒扣地上。然后,通过划拳决定顺序轮流用手扇风,掀翻几个就收几个,直到地上的三角板被收完,再进行下一轮。
当然,手感极佳的我,在这方面也是高手中的高手了(嘚瑟)。纸三角除了用来扇之外,也能像打豆腐干一样用摔的,这就不再提了。
……
虽然是少年们的游戏,可还是有输有赢的,那么,我赢了那么的纸,又拿来有何用呢?
年少的我们都十分喜欢鞭炮,那时候在农村的我们,鞭炮对于我们来说十分新奇,充满着无限的诱惑力。当时鞭炮的监管也不像现在这般严格,往往十里八村的便有一个做鞭炮的小作坊。那里的鞭炮和烟花可以用钱买,还可以用纸去交换,一斤纸换多少鞭炮云云。
于是,我常常将赢的纸都小心的存起来,等到过年的时候换成一串串鞭炮和烟花,当时那震耳的鞭炮声和绚烂的烟花,如今都时常浮现在我脑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