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751316/c4dbd0d02787a9fa.jpg)
“姐,不管怎么样,12点前,你们快先给我凑四万块钱,要不然我就要被他们抓走了!”
为了孩子读书,刚在城里买了房子的杜冬梅再次收到弟弟杜晓明的微信,她心急如焚地在姐妹微信群里开了群视频,向其他姐妹通报了消息,紧急询问大家的意见:“大姐、二姐、晓梅,你们说这可怎么办呀?”
二姐杜月梅正在省城一间逼仄不堪的旧屋里给孩子做中饭,她一边切白菜一边气呼呼地说道:“你们觉得他说的是实话吗?一会儿说倒腾口罩亏了钱,一会儿说是赌债,根本不知道他到底在干嘛,怎么欠的钱!他可不是骗过咱们一两次了!照我说,这次不管是真是假,让他自己尝尝这个恶果,只有吃够了苦,大概他才能学会怎么做人!”
“我今天也找人联系过他那些朋友,不过都支支吾吾不肯说他到底在干嘛,你们说说这可咋办呀,万一他真欠了什么高利贷……”这些天没活儿干,每天靠麻将打发时间的大姐杜春梅忧心忡忡地说着。
大龄单身的四妹晓梅一边刷一部叫《live》的韩剧,一边听姐姐们着急地讨论。
“晓梅,你也说个话呀……”被三姐突然点名的晓梅正看到悲催女警察主角在防暴行动中被砸鸡蛋的狼狈场景,她按了暂停键:“你们商量好就行,我听你们的。”
姐妹们商量了一会儿,都觉得这钱要是给了弟弟杜晓明,那铁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可如果不给,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的,毕竟那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弟啊,虽然现在连最疼杜晓明的老妈也不想管他了。
人见人愁的杜晓明,这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紧急、苦楚至极,但他的父母、姐姐们却都结结实实地满脸愁容,做着人生中迄今为止最艰难的抉择。
上世纪八十年代,杜晓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们家和两位爷爷家、还有另外一户同宗族的长辈家,伙着一处院落。这个院落已历经百年,但由于人丁一直兴旺,所以并不见沧桑,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气息历久弥新:院里各人精神爽利、和善淳和,各种植物也春花秋实、繁荣昌盛,连小动物们都各个透着机灵劲儿!总之,这处老院看着就是一派生机勃勃。
杜晓明爹杜法棠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妈妈王四花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女人,他们一气生了四个女儿,最后才得了这个宝贝儿子。光靠种庄稼很难养活家里这六、七张嘴,于是为了生计,杜法棠只好去那些私人煤矿下矿。
80、90年代,正是挖私煤的鼎盛时期。杜晓明他们这个县煤矿资源丰富,有些村子庄户人家边上随便一挖都能挖到煤,很多人因此成了私矿主,成了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而这个产业也带动了整个地方的经济和就业,像杜法棠这样不怕劳苦,不顾随时可能会碰上塌方、瓦斯爆炸,把生死完全交由老天的临时矿工,也从这场黑金盛宴里分得些细碎残羹。
杜法棠用下矿赚的钱不仅养活了全家人,还让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起来,不几年把房子翻了新,还买了电视、录音机等时髦家电。于是,在《大约在冬季》的歌声里,在《射雕英雄传》的BGM里,老院变得越发红火热闹。
杜法棠平时都在外赚钱,几个孩子都交给老婆照顾,那时杜法棠爹还在,虽平时也能给帮着照顾一二,但王四花仍觉得力不从心。王四花既要下地干活,又要操持一大家子人的吃喝穿戴,她那娇小的身躯眼看都快被压弯了,精神更是常常处于崩溃的边缘,尤其是在孩子们打闹不听话的时候,她更是希望从来没有生过这些熊孩子,经常咬牙切齿地骂他们都是讨债鬼。
孩子们虽然被妈妈骂得很委屈,但几个女儿也算懂事,长大了一点就帮妈妈分担家务,上学更是不用她操心。杜法棠夫妇偶尔闲下来的时候,看着女儿们乖巧懂事,儿子茁壮成长,顿时觉得那些辛苦的付出都不算什么了。
杜晓明姐弟五个,就在父母的含辛茹苦中,在互相间嬉笑打闹中,在老院角角落落的兴衰荣枯中慢慢长大。
慢慢长大的姐妹几个在读书这件事上都没能有多大建树,倒不是杜法棠不愿供,实在是因他们那里落后的乡村教育体系的耽误,加上他们夫妻俩又没什么文化去教导,这才让其中三个孩子都只能止步初中,只有老二、老四上了普通大学。
如今,杜法棠不是不后悔,如果当初再多尝试些办法,让老儿子多读些书,或者他走上社会的时候多留心着点,也许就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
为了身体健康,杜法棠早几年就戒烟戒酒了,但今天,他只想独自在院子里抽几根烟。
烟雾缭绕中,杜法棠仿佛又看到孩子们小时候在院里玩闹的场景,那时的家里条件算不得好,但孩子们之间是那样地纯真、亲密!可是转眼之间他们都已经为人父母,眼看日子越过越好,儿子却成了如今这不成器的样子,搞得整个家都乌烟瘴气!这方修葺一新的院落再也没有往日的欢乐气氛,只剩下无尽的萧索枯寂。
他回想着这些年的事情,试图弄明白儿子到底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想来想去,大概还是跟煤有关。
杜晓明辍学后,也曾规规矩矩打工挣钱。那时的他还老实本分地想学个一技之长,宣称要赚钱孝敬父母。可是后来不知道结识了一帮什么江湖朋友,也不知怎么就跟了煤老板干活。
跟着煤老板之后,杜晓明就再也没告诉过家里人他究竟干的什么活儿,只说是帮忙开车的,但家人猜测可能没那么简单,因为他周围的那些哥们儿全都看起来匪气十足。
几个姐姐虽说也常常劝杜晓明找个正经工作,但他已经习惯了跟在挥金如土的土豪老板身边,对那样奢靡的日子已深深迷恋不可自拔,所以家人的劝说基本是左耳进右耳出,从不放在心上。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13年左右。这前后,煤炭资源整合力度逐步加大,煤老板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于是像杜晓明这样的“煤混子”只得另谋生路。
这几年,已看不上脚踏实地赚钱的不肖子,一次次地从杜法棠老俩这里要走一笔笔血汗钱说做生意,经济都不太宽裕的几个女儿也没能幸免!结果因为不善经营,杜晓明哪一笔生意也没做成,还欠了一屁股债。这次老俩狠狠心说不管了,也让女儿们不要再去理会杜晓明。
老俩虽然这么说,可女儿们却知道,一旦杜晓明真有个好歹,最伤心的肯定还是年迈的父母,所以她们怎么也得合计个办法出来。
大姐杜春梅说:“爸妈是真怕了,要是再给晓明钱,他们恐怕连棺材本都没有了。可是咱们几个不一样,总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能眼看着他被追债的人逼到绝路。”
“我也是这么想的,感觉这次晓明是真着急,估计这坎儿今儿个是真过不去了。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不如咱们几家就凑一凑,帮了他这最后一回。自然,这钱咱也别指望他还了,就当你们姐妹几个仁至义尽了!”三女婿,也就是杜冬梅的老公首先明确表了态。
二女婿也凑过来说:“我同意三妹夫说的,再帮他这一次吧!也指不定度过这个坎,他以后还就翻身了……”
姐妹几个短暂的沉默之后,也都觉得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了,于是全票通过!接着,几个人借钱的借钱,取钱的取钱,终于赶在12点前把凑齐的四万块转给了杜晓明。
杜晓明很快收了钱,但他什么都没说,也不知道是臊得慌还是忙着去还钱了。
这之后几天,家里人没再收到杜晓明的任何信息,但他有发一条放狠话的朋友圈,于是一家人总算心里的石头落地,看情况这一关大概是过了。至于接下来,如果杜晓明故伎重演,他们哪怕有心也无力再去帮他了。
疫情转为二级响应后,四姐妹一起回家看望父母。母亲王四花大概内心深受煎熬,满嘴的燎泡,痛楚地说不出话;父亲杜法棠满脸的沟壑似乎又深了许多。
四姐妹忙活着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努力闲聊着其它,以避开弟弟杜晓明的话题。
天气晴朗,早春的阳光和煦地洒照在院子里,街门背阴处残留的小块积雪正一点点融化。
杜法棠老两口一边欣慰地看着孝顺的女儿们,一边在心里牵挂着那不肖的儿子,不知道究竟是苦是甜。
小女儿杜晓梅不知从哪里弄来些柏树枝叶,在院子里堆了一小堆燃了起来,顿时,整个院落异香四溢。
柏香青烟缥缈,恍惚间,仿佛又回到早些年的过年时光,一家人齐齐整整一起忙碌,欢笑声化成祥云从这处可爱的院落直飘向天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