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
绿皮书:好莱坞的胜利?

绿皮书:好莱坞的胜利?

作者: 西力Zelig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1:48 被阅读9次

两点争议

像其他好莱坞惯用的手法一样,《绿皮书》开场就点名“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既是改编,必然有取舍,也相对有改动,取舍和改动不能乱来,改的不好容易落入俗套。

“Don Shirley的家人在电影播放后接受过采访,对影片表达了相当的不满。

真实的Don Shirley,不是一个远离黑人社区,不懂黑人音乐的人。他积极参与黑人民权运动,他是 Dr. King的朋友,一起参与过在Selma的游行。他和黑人音乐家 Nina Simone,Duke Ellington和Sarah Vaughn 都是极为亲密的朋友。

真实的Don Shirley,并没有跟家人疏远。电影里面说他只有一个不联络的兄弟。事实上,当时的他有三个来往密切的兄弟,在其中一个兄弟的妻子死后,他几乎是抚养了两个没有母亲的侄儿。

据Don Shirley的家人所说,Don Shirley和Tony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友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普通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

这是豆瓣Heilger提供的资料。

可以理解Don家人的不满,一是影片将他的形象做了改动,使之更具戏剧性,有没有贬低他?在我看来并没有。

二是影片只采用了一方的视角,有独揽改编权的嫌疑。这点无可厚非,因为影片本就是故事片,不是历史资料。

这里特意指出真实情况,一是让读者自行判断,而是丰富Don的形象,提供一个更让人敬佩的真实的他。

另外一点争议,就是影片有没有掩盖或者篡改黑人和白人的阶级矛盾,用好莱坞惯用的大团圆式结局“想象性的”解决问题?

影片中的矛盾设置都是采用了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段,目的是增加戏剧性,让影片更好看,从观影效果来看,本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可以说是极其出色的。

好看会掩盖问题吗?

对于这个问题,不能架空影片讲述的年代和讲述电影的年代。

“重要的不是电影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电影的年代”。对于影片发生的历史语境,这里不做具体分析。

在全球化走向瓶颈,阶级差距不断拉大,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不断占据政治舞台中心的现在,《绿皮书》不仅对黑白种族问题严重的美国,对整个世界都是有效的止痛药。

好莱坞批判套路的失语

影片出现以后,可以预见的是,有人会吹毛求疵地运用意识形态批评等手段开始批判好莱坞的价值观输出和文化霸权主义。尤其是在影片的改编引起一定争议,内容又是如此的敏感而刺痛人心。

但当我们用熟悉的批判套路来寻找可以入手的角度时,一切旧有的态度显得呆板无力。预设的立场开始在新的事实,新的文本面前失去效力。

问题出在哪儿?

如吉登斯所言:全球经济如今较以往更为彻底地由各种反应机制所充斥,它愈加成离心状态,无论西方国家与政体对那些“边远地区”继续实行着什么权力。也许你仍然看不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由自在,但无论你怎样看不惯,你的批评目标现在变得已经难以分辨了。那种阴谋型理论所讲的全球差异,过去似乎还有立足之地,现在已经没有了。

这就是好莱坞的厉害之处,他随时是一个正在进行战争的“文化战场”,在这里上演的不仅是美国内部的斗争,随着世界文化的统一性不断加剧,好莱坞同时是全球价值观统一的斗争地。既然有斗争,必然伴随阵营的拉锯战,保守和激进的两方价值观不断夺取领地,不断在一个平衡点上摇摆,像钟摆一样,不断摆动。

《绿皮书》就是这个钟摆走到中间点的产物。它达成了好莱坞和世界的一致。

“西方不应该被视为理所当然地享有经济或文化的保护权而使其能稳坐全球现代化的驾驶台,再借用吉登斯的有一个比喻:我们需要把现代的全球化看成一个‘世界主宰’,是没人能够完全控制的那种东西,而不要把它看做一架设计精致,毫不费力就能控制的机器。这样才不至于把全球化与文化帝国混为一谈。”

好莱坞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它有欺骗性的一面,也有真诚的,硬核的一面。

硬核但不够硬

这就是本片矛盾的地方,也是绝大多数好莱坞影片的通病,出色的表演,工整的剧本,每一个部分都让影片“过分正确”,像一本标准实用但并无新意的教科书,又像一个门门都考八十分的好学生,成绩不错但毫无惊喜。

“文化公司常有能力改造或重塑他们所表现的东西,而且,通过重复和筛选,使所下定义更符合主导的或被接受的文化对我们的描述,并把它强加或灌输给我们,文化控制是有实际效果的,哪怕效果既非全能也非囊括一切的。”

影片就像片中两人车上吃的炸鸡肉,美味可口但没有回味的余地。

生活需要偶尔吃一顿炸鸡肉,但不能常吃。

影片的政治背景很重要,但很大程度上又稀释了政治背景的厚重和复杂,同人物形象一样,历史在这里变得平面而单薄。

像最近大多数优秀的电影一样,看过之后不久就会忘记。观看时的感动取决于你第几次看这类电影,以及你内心多柔软。

感动而已,到此为止,止痛药并不能根治疼痛。

但这已经是现在的电影所能做到的极致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绿皮书:好莱坞的胜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bx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