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末
我们的一生,就像一个极速旋转的陀螺一样,不停的转动,不停的转动。似乎只要停下来,我们就会与幸福擦肩而过。
每天喊着响亮的口号,“我要努力,我要奋斗,我要雄起”,究竟生活承诺了我们什么,我们要如此拼命努力,如此不善待自己。
其实,大部分还是一样的,喜欢先苦后甜的生活。也一直固执的认为,只要我足够努力,我就可以过上与付出成正比的生活。
那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呢?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几方面因素:
Ⅰ.有值得让父母说出口的骄傲
从小到大,妈妈口中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似乎在每一位妈妈眼里,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优秀的,哪怕只有一个优点,也会被无限制的放大。
所谓“别人家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懂事,上进,学习好。
小时候,觉得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是一种光辉的荣耀;觉得从别人口里说出来,自己像拥有千万资产的富豪一样有优越感。
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头顶上都带着闪闪发亮的金环。
努力就是当别人向你的父母炫耀时,你的父母可以自信地和她讨论关于你的优秀事迹,而不是耷拉着脑袋,听着别人的丰功伟绩。
Ⅱ.遇到喜欢的商品考虑的不是能否买得起
前几天,和母亲一起逛街的时候,母亲看上了一款包包,相对于那些优质包来说,这款包真心价格不贵,打折处理仅仅65元。母亲嫌贵,和售货员软磨硬泡一番之后,售货员放出最后低价,“最低55,不行你们就去别家看看吧”。然后我们真的走了。
母亲说:一个包55也太贵了,还不如买个衣服穿呢。看的出来,母亲很喜欢那款包包,但我全身上下只有10块钱的我,觉得很无能为力。
父母不舍得花钱,只是为了能留给孩子更多,而作为子女,不能够买到父母喜欢的东西,却是一种永远的遗憾。
突然想起金星采访杨幂时说,如果你给爸妈买一套房子你会给刘恺威商量吗,她说不会啊,因为我买的起。
努力是当你看到父母喜欢的东西时,可以不用考虑自己的钱包,不用在意别人投来的目光,干脆利落地把东西带回家。
Ⅲ.拥有高质量的社交圈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你是否优秀,决定的不仅仅是你的社会地位,还有你的社交圈。
高质量的社交会让你的生活经历越来越丰富,也会让你的生活质量达到最舒适的状态。
Ⅳ.我有面包,你给我爱情就好了
我们很爱对方,但就是不能结婚,这是为什么?
因为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它关乎两个家庭。
只有有了足够的钱才能让对方的父母认识到:我有能力养活我爱的人,我有能力给她想要的幸福,我有能力让她的后半生过得衣食无忧。
不是我们太过现实,而是这是旧社会留下来的风气所导致。我们只有努力挣钱,才能找到合适的爱情。
Ⅴ.能有更多的道路供我们去选择
刚刚追完《北京女子图鉴》,大结局还可以,陈可自己创业,建立了自己的小团队,也终于和第N个男配角相守在一起。
不说这些,单拿陈可初次到北京来说吧。
看着偌大的北京城,她规划了很美好的未来,想象着自己在这个大城市可以扎根生长,极力地在冰冷的城市里寻求温暖。可是,这个城市远远没有她想的那么美好。
她一次次地参加面试,一次次被拒之门外,一次次交给自己的薪资标准,打了无数败仗,最后在猥琐男(朋友)的帮助下,接受了这份前台的工作。
也许这个时候,大家更多的感受是同情陈可,可我看到的却是这个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她不会因为你是“新人”就对你多点疼爱,她给你的只有无情的打脸,和丝毫的不留情面。
没错,这就是现实。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残忍一百倍。
努力只是为了我们能有更多的道路选择,去主宰自己的生活,去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
Ⅵ.不害怕生病没有钱,而是得到更好的保障
父母生病的时候,不会因为筹不到钱而在医院的走廊里跺来跺去,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根烟接着一根烟。
而是,我们可以住最好的医院,申请最好的治疗,用最昂贵最有效的药品,让父母即使祝愿,也可以享受一切好的待遇,更好的治病,为了以后更健康的身体。
Ⅶ.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父母最担心的话题,一直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不顾孩子的意愿强行报各种补习班,逼着孩子去上课。
殊不知,我们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起跑线。我们的教育程度,我们的生活经历都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决定了孩子是不是可以优先超过对方的孩子。
Ⅷ.世界太大,我还没出去看看
世界太大了,大胆我们无法想象。
住在小城市里的我们,就像是井底之蛙,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努力只是为了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学历,去经历更有意思的人生。
Ⅸ.我不想放弃我自己
一直觉得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是带着使命来的,为了完成它,而去经历种种。
不要再该折腾的年纪,过得太安逸。
Ⅹ.不是害怕失败,害怕我本可以
为了生活的高质量,为了父母能够过得更好,为了爱人不必跟着我们一起受苦,我们总是一路都在拼搏,一路奋勇前进。
我是安末,一个疯疯癫癫的白日梦想家。喜欢写故事,也喜欢听故事。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或者让你受到什么启发,欢迎点赞和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