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禅修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课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课

作者: 观澜澜不惊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14:25 被阅读0次

通过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让我认识到除了三宝以外一切均无益,升起皈依之心。并通过念三宝功德升起至诚皈依之心,那上节课学习了念佛功德之念身功德、念语功德。本节课佛陀意业功德、事业功德以及思维佛陀功德对修行的意义。我想,思维忆念佛陀的种种功德,要达到的心行目标,最基础的就是对三宝生起信心,对佛菩萨生起敬仰皈依心;如果再提高一点,就是要见贤思齐,勉励自己也要从因地开始,广种善因,直至圆满种种功德、成就佛陀品质。我也在这一课中又一次找到了凡夫的生命为什么被烦恼束缚,无法自拔的究竟答案,那是一位凡夫是处处以“我”为中心的生命品质。而佛陀可以对一切遍知无余,以大悲心为生命体,就是因为撤出了“我”的设定,从有限进入到无限。而皈依三宝是佛法的根本,不重视皈依,将失去佛法的根本;发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不重视菩提心,将失去修行的根本。如果忽略这两个根本,修行将无法落到实处。

那反观我自己,佛陀的智德是成就正遍知,了知一切法的缘起显现和空性本质。我的认识如此狭隘是因为我的心执着于一点,无法自在。佛陀的悲德是悲愿无尽。那学佛就是要舍凡夫心,导师说,正遍知的成就要破除设定、我法二执。那如何去体悟呢?我觉得我自己是字面意思理解,但是实际做不到,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其实这也是需要座上观修和座下实践。座上的定课我是偶尔精进偶尔松散,没有形成持续的续航功能,而在座下修就是在服务大众的利他行中弱化我执。而我最近在义工行中烦恼颇多,总觉得事情繁琐,大小会议、各种学习源源不断,早晨从5点半就要开始,晚上又要小读,还要自修。还有自己世间的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本来的利他心有了点变动,当我起烦恼时,我也会问自己下,我为什么要做义工,我想得到什么?我要修的是那颗心?不做事能不能修起来?这样自己问自己一遍后,似乎烦恼情绪会好一些或者说自己能想通了。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慈悲心不够,这就正是要通过义工行去培养和训练的。而我此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又让那个凡夫心占了上风,是不是修错了呢?更别提用无所得的心了,那是很有一段距离的,我做的我总保有让大家开心、认可我的,如果没有多少人反应我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等等。在深挖一点就是我是渴求别人的爱语的,这也是一种贪着啊。但是也正是现在做的不够好所以还有空间继续努力!让自己的心量打开,先与咱们班的大菩萨们为目标看齐。

我似乎就像师父所说的,对星座运势、卜卦之术比三宝还相信?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还记得我在结婚之初不知道嫁还是不嫁的时候,居然去请大师算命,想想自己将自己这一生的幸福交给其他人是不是更加的草率,那个大师说,我和先生的卦是坤乾卦,只要我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处事方法家庭关系的调整就是好的,但是如果我还和以前一样有着自己的性子来就是不好的。现在回想起来,人家这说了个模棱两可的话,而且随着对佛法学习的深入,不断检讨自我调整自我,家庭关系一定会随着我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师父早就告诉我的啊,这是佛陀几千年前就说过的啊。我却守着无漏的智慧去找智慧,是不是很愚蠢呢?说到底就是自己没有升起信心。为什么没有升起信心,更多的是因为那时候对佛法的学习还不深入,刚进入三级修学。没有至诚皈依三宝,不知道相信谁,是病急乱求医的状态。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正见!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我又怎能左右,可以改变的唯有自己的心行。

佛陀的事业功德是身语意三业无间饶益一切有情。无间断啊,导师说,我们现在要每天发愿,座上观修训练发起愿菩提心,座下尽力去做利他行。要达到任运,须从作意开始。对照我自己,每天定课这个发愿是不是很真切呢?细想一下我觉得不是很真切,因为愿菩提心的发起从观修上来说,从前正行加行是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观修程序,先依次第观修熟练以后,才能达到短时甚至瞬间就能生起。我自己现在连熟悉的谈不上,更别提任运了,最起码我现在要在定课中去做到整个程序的完整,让每一次定课有质量有意义,让这种持续续航能里不能丢。而师父慈悲的让我们在同修班开始就让我们在定课中不断强化这种菩提心,所以我们在一开始的发心就是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所以越学也越欢喜的,导师说:一个人就怕没有道,只要道有了,还愁吃穿吗?我想这条路上,会有很多困难,很多左右我现在发心的念头出现,会不断反复,但是我不能离开这条道。我想只要依止善知识,方向正确,路远不是问题,只要每天坚持往前走。

感恩师兄们!

顶礼三宝!

相关文章

  • 58课 为利益众生而修学

    道次第修学课---58分享 《菩提道次第略论》五十八(大悲为大乘根本) 进入上士道的修学,越来越多的出现菩提心...

  • 认识《菩提道次第略论》

    《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师,宗大师童真入教,25岁通达诸多经论及律藏、五明等,46岁的时候,著有《菩提道...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2课

    本论主要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止和观,无分别心、安住所缘为止,有分别心,如理思维调整心行为观,止观的目...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6课

    通过前一节暇满、义大、难得的学习我认识到要用足暇满人身,精进修学,实现暇满人生的巨大价值。我应该如何修学呢?本节课...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0课

    通过六加行的准备,为修法营造了良好的心灵环境。那么,正行环节该做什么?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让每个法有效落实到心行? ...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3课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死是一定的,死期是不定的。在我们死亡之后,还要断续受生,去轮回,随业力牵引而受生。通过...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8课

    上节课学的是发菩提心的前行,对下士道、中士道的修行生起意乐,发菩提心,本课学习发菩提心的正行:从发世俗菩提...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3课

    第一部分回顾 1.前面学了依止法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如法依止?以及依止法的观修。依止法为入道之根本,所有一切成就都离不...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18课

    本课是略示修行加行、正行、结行、修行别处中加行部分,加行中有洒扫住处、陈设供养、身具威仪至诚皈依、观想资粮田拥有皈...

  •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6课

    本期法义总结: 上一课学习了为什么要皈依和为什么选择三宝作为皈依对象。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三恶道及轮回之苦,深信唯有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rc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