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投于个人公众号【塔姐幸福说】
01 职场潜规则,无处不在
除了适应,就是学会适应!
对于招聘那点事,求职者渐渐成了训练有素的反侦察主义者。对于不落在纸面上,甚至与口头、书面口径不一致的言行,是常见的。
譬如:
未婚未育适婚女性,不要!
已婚未育育龄女性,不要!
已育无二孩女性,不要!
35岁以上中基层职位者,不要!
超过2个月以上空档闲置期者,不要!
有东北、河南、新疆血统者,不要!
形象气质不佳者,不要!
甚至有这样的奇葩事:B型血、狮子座、单亲家庭背景……统统不要。
这些人都招谁惹谁了?
很多时候,他们明明知道被戴有色眼镜扫视了,但却无从道出任何质疑。
因为,这些都是潜规则。在拒绝的背后,是企业的各种顾虑。
02 我没有不胜任,只因是北京人
前些天,哥们接到一个公司的电话面试。
这家公司是个发展比较稳定的大型企业,北京区域内员工总人数高达3000人。聊得还比较投机,准备约面试时间了。
HR问住在哪里,是否可以到公司附近租房?哥们说,就是北京人,不用搬出去住,单程不到1小时,可控。
HR后来说,领导可能最近要出差,面试时间再约!就这样等了两天,哥们联系HR询问进展,HR的回复让他气愤不已:我们公司刚出台的政策是“不要北京人”。
哥们气炸:北京人怎么了?我是北京人,我骄傲!
然后追问我:什么时候开始把北京人拉入黑名单,地域歧视了?
03 刨根问底
的确,有一些公司是有这样的顾虑:
1、认为北京人好吃懒做,除了贫就干不了什么。男的不上进,女的好骄奢,城市文化产物。
2、内心抵触,多来自于隐形的自卑。不承认也是事实。外地的都觉得北京人占尽好处,从小享受了许多他们享受不到的优越,大有点羡慕嫉妒恨的意思。
的确,当别人向往天安门的时候,人家天天能在长安街上走,未必看一眼天安门。全国都挨饿的时候,饿地方保中央。医疗教育文化资源样样比外地好。
好不容易有一次打击北京人优越性的机会,没有理由错过!
3、北京人不好管。本来就见多识广(没办法,基础的素质教育的确比很多地方强),没有特别的权威管不住他们。
而北京孩子最不怕的就是权威。你跟他吝哥们,他能特仗义。你跟他耍横,他绝不鸟你。所以一般不好降伏,不太听话。
4、北京人工作意愿度偏低,不易调动积极性。北京人多半或许差钱,但绝不差房。
这点住房压力稀释后,经济压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赚的都是自己的,跟银行还贷无关。这样看到的就是没有拼搏力的混吃等死。
爷不开心了,拍拍屁股走人,也不用担心吃不上下顿。
04 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
北京孩子和外地孩子到底哪个基因更利于职场发展呢?
其实,各有利弊。
北京孩子生活成本低,薪水不是首要要求,自然对工作的包容性相对没有那么高,比较任性。令企业对其敬业度堪忧。
外地孩子如果在北京没有固定住所,考虑薪酬的时候会把自己的生活成本附加上,所以眼前只有苟且,先别谈诗和远方。
不太安于现状,小有成就就会跳三跳。因为他们需要不断地人往高处走。令企业对其稳定性堪忧。
话说,事情没有绝对,对任何群体都有褒贬不一的言辞。
如果企业有这种具体针对性的歧视性条件,这种企业也不值得去。
即使你幸运地逃开了HR层层剥皮式的质疑,也未必有好的明天,不如不去。
焉知非福,说的就是这个。
思考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互动:
你是北京人,有过这样的求职遭拒吗?
你是外地人,有过其他的职场歧视吗?
如果你有生杀大权,怎么做?
工作在北京,你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
祝你今天有收获,幸福力满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