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与佛学

心理学与佛学

作者: 玉溪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24-05-12 19:54 被阅读0次

实际上,心理学与佛学确实有共性。

有一种感觉,似乎所有的理论到最后,都逃不开玄学之圈。也许这个圈,从来就没有被打破过。

心理学侧重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解决大家遇到的问题;佛学侧重于进行自我的修行和悟道去排除问题。

说起共性,今天有幸听了一堂很实用的心理实操课,讨论了很多案例,以及很深刻的一些人生问题。

不过,讲课的老师不愿意自称为老师,觉得有骂人的赶脚。只是,当下这个时代,很多人都自称老师,只要是前辈,大家几乎都会叫老师。

但这个称呼,最早只属于教书的先生,还有德高望重的学者。如今,却被到处泛用,什么人都可以这样称呼。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一领域有研究成果的人可以尊称为老师,比自己厉害的人也可以叫老师。只不过,不能随便某个人都这样称呼。

到这里,似乎有些跑偏。

那么,到底讨论了什么内容呢?

“每个人的人生有自己的定义,每个人都要努力活出自我。”

“生活中的焦虑难以避免,关键要学会减压,不给自己赋予太多负面内容。”

“孩子对生死之事有过早的了解,算来也不是一件坏事,需要去了解,也需要去珍惜自己的生命。”

“共情是感受到别人的感受。你需要做出行动,哪怕递上纸巾,给她安慰。”

“真正的作弊是有智慧的。”

“觉察能力很重要。”

“担心是一道诅咒。”

“如果提醒三次都没有用,那就换个招。”

“相比较之下,灾难幸存者待在本地修复创伤的时间比在外地快。因为环境的塑造会对一个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适应能力。”

……

摘录了许多,感觉有些是有道理的,但有一些还需要考量。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不应该被固定的认知所束缚。

无论是心理学,还是佛学,都在探究我们的内在世界,用殊途同归可以形容,并且两者之间可以进行部分互补。简单点说,有区别在于佛学走唯心论,心理学走唯物论。

可是,他们到底还是走在两条平行线上,有时候会相互交集,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条轨迹。

轨迹那么长,感兴趣的人,或许会终身进行讨论。不管如何,能对自己的人生起到一定帮助,能够真正解答生活中遇到的疑惑,便是最好的。

相关文章

  • 一个把心理学应用在普通人群的成功范例

    学了心理学N年,以萨提亚为主,兼学各种流派,近年来也尝试着将心理学与哲学,甚至佛学结合起来去理解人与世界的...

  • 改变,三天已足够

    学了心理学N年,以萨提亚为主,兼学各种流派,近年来也尝试着将心理学与哲学,甚至佛学结合起来去理解人与世界的...

  • 佛学心理学

    读书笔记 学了心理学,慢慢的有机缘接触了佛学。前几年内观禅修在全国风靡一时,自己也在各种禅修班体验过几次,下面是一...

  • 心理学共情与佛学慈悲心的联系

    多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佛学对人痛苦的疏导功能在很多情况下比专业心理咨询效果好。或者说,很多心理学原理与佛学...

  • 一个心理学者眼中的佛学

    一个心理学者眼中的佛学 罗伯特·赖特,科学作者,进化心理学学者。 佛学的意义是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

  • 《洞见》读书心得

    书名的英文名字可以直译《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书中内容主要用现代科学论证佛学是真的。比如通过进化心理学,一些心理学...

  • 《洞见》:无我和自我

    无我(anatta)是佛学的重要概念,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洞见》如何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去解释“无我”这个佛学经典概念。...

  • 心理学与佛学都通向“罗马”

    “条条大道通罗马”对这句话我似乎有了新的认识,之前我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不管走什么路,做什么选择,最终都能引导走向成...

  • 【学习分享】色相与本质

    【书籍】洞见 【讲师】罗伯特·赖特 【学习分享】色相与本质 001佛学与心理学 这本书的英文名可以翻译为《为什么佛...

  •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笔记一 2019-01-08

    最近重温了一年前万维钢解读过的《为什么佛学是真的》。对佛学+进化心理学的认知又深刻了一层。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与佛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vu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