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佛学心理学学了心理学,慢慢的有机缘接触了佛学。前几年内观禅修在全国风靡一时,自己也在各种禅修班体验过几次,下面是一些自己的读书笔记
佛学心理学佛陀成道后在北印度最初的教学中,已经包含了心理学的部分。在《阿含经》中有记载:佛学与心理学结合,对心理现象作经验性观察的区分。
“五蕴”在人类的个体为:“色受想行识”。
“色”是物理现象。
“受想行识”为心理现象。
“五蕴”现象运转变化称之为:无常。
“业”在心理学里成为潜意识。
佛学心理学的理论并不是空洞的,它基于如何改善人类情绪、痛苦。佛学里说“苦”是比较多的。苦在佛学中具有逼迫空间缩小的存在焦虑的含义,佛学针对这种焦虑存在之苦进行设计,发展出焦虑性调整的策略,最早的有两种形式:
1.苦行:用自我虐待的祈祷方式获得神助。
2.禅修:通过各种技术培养心理专注,深度的专注入静可以转化为自我探索——内观禅修感悟获得成功。这种心理调整是协助一个人意识到各种自己身心以及呈现的自然规律是“无常”变化,他可以大幅度或彻底消除情绪性痛苦和存在性焦虑。佛陀也是因此获得解脱的。
同情心的理论和禅修结合得到大力发展,这是“慈悲禅”, 大乘佛学盛行,瑜伽,止禅、观禅发展的形式:大手印,拙火法,圆满二次第-无上瑜伽,这些系统的心理调整方式相比早期的禅修更多了一些对生理性影响的关注,有效地通过对人心理意向、呼吸、脉道、明点的控制和改变,来改善生理性约束以及生理对情绪的影响,最后达到调整情绪的目的。
当然也有对佛学应用心理学禅修最大的误解,往往来自于对佛学心理学调整策略目标的误解:认为仅仅是入静或是什么都不想。佛学心理学所需要达成的最核心目的通常是意识觉醒,佛就是觉悟者。通过禅修明晰的知道自己的存在,并由此发展出对生命无常的坦然和对生命的同情。
佛学心理学的研究和训练依此两项目标来开展,这些如今都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身心都有极大的帮助,有机会不妨找个禅修营去试试看。
佛学心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