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读书@IT·互联网
(161)孝惠帝崩吕氏权起——陈平将计就计

(161)孝惠帝崩吕氏权起——陈平将计就计

作者: 牧雪飞箫 | 来源:发表于2024-03-25 13:23 被阅读0次

孝惠帝在位七年,只做了一件有点影响的事,即扩建了长安城。他在位的第三年开始扩建,第四年建筑了东面,完成了整个工程的一半;第五年建筑了北面,第六年完成了整个工程。诸侯们前来朝贺,热闹一时。但转过年来,七年秋八月戊寅日,孝惠帝就驾崩了,时年二十三岁,在位仅仅七年。“发丧,太后哭,泣不下”。即说孝惠帝发丧时,吕太后只是干哭却不落泪。这或许是伤悲过度的缘故,她苦心培育、好不容易当上皇帝的儿子,就这样在大好时光中命赴黄泉,弃天下而去,她岂能不悲痛?或许是吕后过于刚强的缘故,她从不会轻易落泪,更不会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柔弱的一面,此时她需要展示的是刚毅果决一面,绝不给其他任何阴谋妄想者以机会。或许是她的目光已不在儿子的病故这里,而在如何使政权掌控在吕氏手里的大事上。

此时,有一个十五岁就担任侍中的少年看出了门道;他就是张良之子,名叫张辟疆。侍中通常就是入侍天子的人。他对静观其变的陈平说:“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即说吕太后只有孝惠帝这一个儿子,现在皇帝驾崩了,太后却是哭而不悲,您知道这其中的解数吗?也就是为什么吗?张辟疆不愧是张良的儿子,年龄虽小却能一眼就看出门道,能看出吕太后哭而不悲的重重心事。这大概与他常常在皇帝身边服侍、了解皇帝母子关系不那么和谐的因素有关,当然也与其父张良的耳濡目染有关。

陈平故作不知,也想试试张辟疆的智商,就请他说说看。这十五岁的少年说道:“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即说孝惠帝无成长为壮年的儿子,吕太后畏惧你们这些大臣和将军谋乱。您现在请求拜吕太后的侄子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使其带兵居于南军与北军之中,等到各位吕姓人都已入宫,占据有利位置并开始执掌大权,那么吕太后也就心理安定了,你们也就幸免于祸了。张辟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吕太后欲使吕家人掌权的欲望,同时看出了宫中内乱的风险暨陈平等将相面临的危险,并提出了顺水推舟之策。

其实深谋远虑的陈平对吕太后早已看得一清二楚,他故作胡涂,想通过张辟疆之言,得到新的信息或启发,也更好地保护自己;他认为这少年说得有理,于是将计就计而行。吕太后果然心里高兴,此时她的哭声里才真的显出中年妇人的悲哀来。吕氏家族掌握朝廷大权从此开始。九月辛丑日,孝惠帝下葬于安陵,占地六十亩,位于长安北三十五里,与刘邦下葬的长陵相距十里;太子即位。元年一始,号令皆出自吕太后。

陈平这样做既是自保也是为了汉朝政权的稳定,应是权宜之计。如果不这样,吕太后就可能情绪失控,以她的凶狠恶毒,不知会干出什么事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会给其他阴谋者提供闹事的机会。只有这样做才会使吕后首先稳定下来,不给其他谋乱者以机会。其实封那些吕家人做将军或安排入宫,他们也未必有这个能力和威望,因为那需要一个锻炼成长的历程,不是一天就能具备的;这反倒从另一方面暴露了吕太后的野心。好在孝惠帝还有一个小儿子即位,尽管他还小、也未必真是孝惠之子,但他仍是吕氏彻底替代刘氏执掌政权的一个障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61)孝惠帝崩吕氏权起——陈平将计就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wd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