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

作者: 蚁民 | 来源:发表于2024-04-20 20:11 被阅读0次

    这段时间在院线新上映了两部香港电影,分别是《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记》,都是豆瓣评分比较高的口碑之作。并且两部电影的导演也是新人,尽管在拍摄手法上还不够成熟,但因为选题接地气,关注民生问题,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在叙事风格上,两部电影和片名一样简单朴实,既没有依靠炫技、玩梗和卖惨来增加市场关注度,也没有依靠那些让人一看就叫得出名字的大牌明星来撑一下场面。甚至有好几位在两部影片中都露了脸的演员,因为辨识度低,形象反差大,以致于我看第一眼的时候,楞没把他们认出来。

    在关注社会现实方面,《白日之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纪实为主,聚焦于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年少日记》倒是没有具体对应生活中的某个真人真事,但聚焦的问题复杂典型,涉及家庭矛盾、校园霸凌、心理成长等多个层面,这些都和当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虽然从故事题材和角色塑造来看,我更喜欢《白日之下》,针对性强,杀伤力大,演员的表演朴素自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但《年少日记》关注的原生家庭问题实在让人难以回避,毕竟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都能从影片中看到童年的成长阴影——被父母打骂,被老师罚站,被同学欺负。

    好在我皮糙肉厚又贪生怕死,才没有像片中的小朋友一样,走上绝路。不过身边确实有两个邻居家的孩子因为家庭问题自杀,一个卧轨,一个跳楼,他们的父亲都很强势,是家里的顶梁柱,母亲则是全职家庭主妇,没有什么话语权。

    其实和影片中相似的家庭并不在少数,有一定事业基础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强,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出路。但某些家长们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态度和行为,实在让人不寒而栗——威胁、辱骂孩子成了家常便饭,除了关心考试成绩,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闻不问。

    就像片中那位“粗心”的母亲,大儿子因为睡眠严重不足,精神压力太大,在考场上都发吐了,她还要求儿子第二天重考。大儿子主动要求看心理医生,她也不答应,还抛下他,和丈夫、小儿子出门旅游。

    在这种缺少温暖和关爱的家庭氛围中,孩子难免会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思想变得越来越消极,学习成绩自然越来越差。如果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那里也没得到什么正面反馈的话,TA的路只会越走越窄,直到做出自我了断之类的极端事情。

    记得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提到自己曾经参加报社组织的活动,给一些家长讲心理课。在课后聊天环节,他被家长的言谈惊到,感觉那些家庭就像疯人院——每个家长都在严重地伤害孩子,却丝毫没觉得自己有问题,反而认为孩子有问题。

    相信有过亲身经历或者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对武老师的话应该深有感触。他的话真的一点儿也不夸张,说不定有的家庭比疯人院还要糟糕。小时候,我经常被长辈们恐吓,说什么不听话的人会被送进精神病医院,反倒让我对精神病人和精神病医院充满了好奇,殊不知自己早已置身于“疯人院”中……

    就像影片中的大儿子,一直在“疯人院”中成长,虽然没有弟弟天赋高,经常被父亲打,被母亲忽视,但他并不怨恨父母,仍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喜欢自己。他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从来没觉得父母“有病”,只觉得自己不好。他选择从天台上跳下去的动机也很单纯,认为自己太笨,是家里的累赘,不想给父母和弟弟添麻烦。

    孤独沮丧的他在最需要情感支持的时候, 除了翻阅漫画,就是对着床上的玩偶自言自语。他的意外死亡,成了原生家庭解体的催化剂,也让和他一样活在父母期望中的弟弟重新审视自己,后悔没有及时理解和帮助哥哥。出于愧疚和补偿心理,弟弟大学毕业以后,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主动去帮助更多像哥哥一样迷茫无助的青少年。

    和《白日之下》一样,《年少日记》也采用了克制内敛的表达方式,不指责,不批判,注重情感刻画和细节描述,让观众对当事人的处境感同身受,从而更加重视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

    电影也从侧面提醒我们,不管是对学校还是对家庭来说,关爱和理解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他们迫切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真心希望这部电影作为典型案例,能够被更多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看到。也希望更多受伤的孩子像影片中的弟弟那样,从”疯人院”中解脱出来,为自己找到平静温暖的港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飞越“疯人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wpxjtx.html